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央行法规 > 正文
 

二○○五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 08:51 中国证券报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提要○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及组合,适时适度调控基础货币,有效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等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

  ○适当简化贷款的基准利率期限档次,推进长期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研究推出利率衍生产品;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建立适时动态调整再贴现率等中央银行利率形成机制

  ○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推动金融控股公司规范发展;密切关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发展状况,防范跨行业、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加快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

  ○拓宽资金流出入渠道,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金融运行平稳。货币信贷总量增长总体适度,信贷结构进一步改善,与

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基本适应。专栏1:正确认识金融机构“存差”现象

  存(贷)差是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与各项贷款的差额,存款大于贷款是存差,贷款大于存款是贷差。贷存比是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的比例,即贷存比=金融机构各项贷款/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978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贷存比呈稳步下降趋势。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出现存差,并且逐步扩大。2005年末金融机构存差达到9.2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存量的贷存比为68%,新增量的贷存比为53.6%;分地区看,目前全国各省份均出现存差。随着存差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各种关于存差的观念与认识,有的认为存差是储蓄增长相对过快、信贷增长相对过缓的表现,也有人提出存差是资金闲置和使用效率降低的反映,一些地方甚至还将存差相互比较,将其视为衡量金融对地区经济支持力度的标志。事实上,这些认识并未准确、客观和全面地揭示我国金融机构存差产生的真实原因。

  对总体上出现的存差现象,必须从宏观和整体银行体系全局的角度入手,才能揭示存差产生的一般机制,并进一步理解地区存差的成因。如果从单个或局部银行的角度去观察或分析这一现象,难免会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在信用货币的银行体系中,一国包括存款和现金在内的所有货币都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购买债券等方式创造出来并被企业、个人等社会经济主体所持有的,如果从银行体系整体来看,是先有贷款等资产、后有存款等负债,而不是相反。从资产负债表的变化看,当银行发放一笔贷款时,其资产方贷款和负债方存款将同时等量增加,从而实现借贷相等。发放贷款的过程也就是创造存款的过程。1995年之前,我国金融机构一直呈现“贷差”,这主要是由于银行体系资产结构单一造成的。当时银行体系基本只有贷款这一种资金运用方式,贷款创造出的货币主要由存款与现金发行构成,因此出现“贷差”。流通中现金越多,贷差就会越大。

  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从贷差转为存差。此后,存差不断扩大,贷存比逐步下降,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持有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总量不断增长。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金融产品,而商业银行受风险管理意识增强、资本充足率约束等因素影响也改变了过度依赖存贷款利差收入的单一盈利模式,努力提高债券等低风险权重的资产占比,银行资产多元化程度不断提高。1995年,我国商业银行有价

证券及投资占资金运用比例仅为5.7%,但到2005年已达26.1%。从货币创造原理看,银行购买债券与发放贷款具有相同效果,都会派生出等量存款,存差因此加大,贷存比下降。二是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剥离与核销力度加大。不良贷款的剥离与核销会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调整,贷款余额下降,转换成等额的信誉好的有担保的优质资产或等额核销所有者权益,但并不影响负债方存款余额,因此存贷差额会相应扩大。截至2005年末,至少有数万亿的贷款被剥离、核销或实行债转股。三是金融体系外汇资产增长较快。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呈现双顺差,企业、居民将获得的大量外汇转换为人民币存款,这体现在银行概览上就是资产方的外汇资产增加、负债方的人民币存款增加。由于是以非贷款的形式向居民和企业部门提供资金,因此存差扩大,贷存比下降。四是现金需求增长趋缓。现金投放是抵消存差的因素。随着电子货币和支付手段的发展,我国现金需求增长趋于下降,M0占M2的比重逐年下降,已经从1990年的17.3%下降到2005年的8%。流通中现金对存差扩大的抑制作用不断减弱,这也构成存差较快增长的原因。

  上述分析显示,我国金融机构存差的扩大是银行体系资产多元化的必然反映,符合我国金融发展和市场化的总体进程,也与特定阶段金融管理与银行改革措施有关。银行体系非贷款类资产增长相当于通过非贷款方式向社会经济主体提供资金,这一过程虽然会在形式上引起存差扩大,但并不是资金闲置、使用效率降低和金融对经济支持力度削弱的表现。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占存款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影响一个地区存差或贷存比的因素更加多样和复杂。一方面,地区存差与整体金融体系存差受相同影响因素的支配,另一方面,地区存差又受到存款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的影响。不能简单将地区存差成因归结为某一类因素的作用,更不能简单利用存差来判断金融对地区经济的支持状况。如北京、广东等地区的贷存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广东的情况看,2005年广东省结售汇差额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明显超过上海、江苏、浙江等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外汇占款多是广东省存差占比大的重要原因。北京市是外汇收支逆差地区,但北京存量贷存比几乎是最低的,这主要是由于全国性企业和机构总部多集中于此,大量分支机构资金集中存在北京所形成的。依据存差和贷存比来判断金融对地区的经济支持力度是不全面的,甚至可能得到相反或错误的结论。

  总之,存差并不等于银行资金闲置,存差与金融机构流动性之间也不存在必然联系,通过多发放贷款和引导居民增加消费的方式并不会减少存差。当前,“存差”这一概念已缺乏明确的内涵和政策指向,因此不宜过分强调。“存差”与“贷差”概念出现在计划经济“大一统”的一级银行体制下,当时银行资产方只有贷款这一类项目,负债方仅包括存款与现金发行。在这样的体制下,“存差”与“贷差”在分析资金配置和流动规律时是有一定意义的。但随着我国转入二级银行体制,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存差的形成机制和内涵更加复杂,“存差”概念已失去其存在和作用的条件,很难清晰反映银行资金使用状况,也无法准确衡量金融对经济的影响,不仅容易引起歧义,还容易派生出其他谬误。地方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的根本途径是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而不是试图通过其他方式人为调控存差和贷存比。

  表1:2005年第四季度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单位:%

  上浮水平

  合计[0.9,1.0)1.0

  小计(1.0,1.3](1.3,1.5](1.5,2.0]2.0以上

  合计10024.2926.4749.2426.878.2711.372.73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0030.6228.2941.0934.615.271.140.07

  股份制商业银行10033.4431.4935.0733.551.070.110.34

  区域性商业银行10027.0521.0151.9436.458.695.361.44

  城乡信用社1003.135.2891.6014.5622.4044.0710.57

  注:城乡信用社浮动区间为(2,2.3)

  数据来源: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备案表

  表2:2005年大额美元存款与美元贷款平均利率表

  单位:%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一、大额存款:

  3个月以内1.79641.55612.31592.47762.97172.39562.63042.87043.13643.32923.21974.0510

  3—6个月2.11022.24902.53532.93512.78003.37013.56423.54273.86024.18464.18624.5035

  6—12个月2.44502.24192.65273.30832.39603.49143.40383.03013.53903.95263.99244.5472

  一年2.30392.36943.30222.74713.50353.73723.91093.85784.13574.50444.07163.9522

  二、贷款:

  一年(固定)3.53663.77204.23934.06644.53674.56644.65444.89045.16655.13895.42525.4437

  一年(按月浮动)3.33153.67713.74624.07244.15754.24774.48534.67444.88725.06515.26725.5167

  数据来源:商业银行外币利率备案表

  第二部分货币政策操作

  200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总量调控,优化信贷结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和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金融企业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改进外汇管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金融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