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6日14:30 新浪财经

  针对现金贷业务引发的巨大争议,新浪财经正式启动“现金贷,撒旦还是天使”征文活动,欢迎专家学家、业内人士就现金贷的现象及问题,展开深入的剖析和探讨。新浪财经将根据文章观点和质量选择刊登。

  文/李虹含

  一、现金贷说:我最初的梦想是普惠金融?你信吗?

  普惠金融是啥?

  ——通俗的说是让一般享受不到金融服务的人可以享受金融服务。

  那金融服务又是啥?

  ——没钱的时候借钱,有钱的时候理财。

  没钱的时候要花钱,咋整?

  ——刷信用卡呀!

  没有信用卡咋整?

  ——借现金贷呀!

  现金贷不是高利贷吗?

  ——错误,现金贷是普惠金融的一部分。

  中国十三亿人口,只有三亿多人拥有正规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信用卡,这些人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

  而除去老幼的十亿人,他们是农民、厂妹、进城务工人员、快递员、售货员、保洁员、大学生、技校生……

  他们没有五险一金,没有固定住所,他们没有的东西太多,在申请信用卡时连寄卡地址都没有。

  通常他们申请贷款和信用卡时第一关都会被无情拒绝:

  对不起,没有社保、没有医保、没有担保……您没有收卡邮寄地址……

  他们是长期被正规金融机构忽视的人群。

  银行严苛的风控体系将他们拒之门外。

  但,人有三急,谁没个缺钱的时候?

  人活一世,情谊二字。

  快递小哥要在情人节送女友玫瑰与烛光晚宴;

  厂妹要给老家的小弟弟交一笔学费;

  售货员想给自己买一部可以玩王者荣耀的手机;

  辍学进城打工小芳要给得病的爸爸救命钱……

  这是他们活着的意义。

  谁没在“钱“这件事情上犯过难呢?

  但你跟谁借:借的是钱,欠的是情。

  钱易还,人情债难偿。

  而且,钱这种东西别人借给你是仁义,不借你是情理。

  拥有一款随时可以借钱花的APP,借钱——救急——还本——付息,天经地义,多么普惠。

  这是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带给长期被忽视的厂妹们的福利,在保有借款尊严的前提下,获得救急资金。

  这也是金融科技的意义,就像许多一直以普惠金融为初心的P2P网贷平台:陆金所、爱钱进、钱站等等,他们给了许多人救命钱,或者是要面子的钱。

  作为互联网金融信息撮合中介:他们的利息不高,要求也不多,他们想做的是帮助更多的人理财投资,也帮助更多的人获得资金,只要你按时还本付息。

  但是,能借给你钱的并不都是呼保义宋江,也有可能是周扒皮黄世仁。

  现金贷行业的崩塌始于魔鬼的诞生:就像一个老鼠坏一锅汤。

  现金贷是个好产品,他说:我最初的梦想是普惠金融?

  现在一定会被人怼回去:放屁!现金贷就是吸血鬼!

  现金贷很委屈,这是因为太多李鬼在做李逵的事情,冒名顶替,乔装打扮。

  在暴利面前,一把切菜的刀被用成了一把杀人刀。

  现金贷是普惠金融的菜刀,是嗜血逐利者的砍刀。

  二、现金贷行业乱象:鱼龙混杂的小贷、网络小贷、P2P平台玷污了现金贷的清誉

  目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公司鱼龙混杂,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主要由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小贷公司、P2P网贷机构等组成。

  从数量规模上看,中国消费金融总规模达万亿元,当前银监会批复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有23家,237张已获批网络小贷牌照,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5923家(2485家正常运营),全国共有8000余家地方小贷公司。

  这些地方经营的小贷公司正在饱受不良困扰,陷入亏损的泥潭,网贷平台随着网贷新规的贯彻,数量急速减少。

  网络小贷、网贷、小贷公司三种听上去、看上去都很像的机构,其本质经营却有天壤之别。

  相同的是他们可能都有所谓的现金贷款业务,不同的是他们的资金来源、催收方式、风控标准、经营模式、经营地域均有差异。

  例如,近日新华网报道的APP STORE 上的“钱站信贷”,该平台借贷年化利率高达391%,滞纳金也令人咋舌,逾期14天后还将额外收取每天20元的逾期费和每天5元的滞纳金。该平台页面上不仅有‘身份证贷款’,还赫然列有银监会如今已明文禁止的‘大学生贷款’字样。

  但该平台的“钱站”APP并网贷平台凡普金科旗下“钱站”品牌,凡普金科旗下“钱站”也并非现金贷平台,也没有文中提到“大学生贷款”等违规产品,以及“14天期”的短期产品。

  “钱站信贷”APP的Logo、商标与知名互金公司“钱站”类似,且违规使用‘大学生贷款’字样。

  正儿巴经做普惠金融,帮弱势群体融资、投资经营的“钱站”,因为相似命名的“钱站信贷”网络小贷平台而被误伤了。

  由于现金贷缺乏行业标准,导致鱼龙混杂,行业负面新闻较多,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使小贷公司很多时候与网贷平台(P2P)合作,获取资金。

  消费者难于区别“钱站”与“钱站信贷”,其混淆点在于一个是网络小贷、一个是金融信息服务公司(网贷平台)。

  二者有根本区别:

  通俗的说,网络小贷使用自有资金为客户提供贷款,网贷平台只提供摄合交易。

  而且,

  各类现金贷平台因其产品借款期限、借款金额、借款利息等不同,覆盖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暂时无法覆盖的借款群体,解决了他们的融资难问题。现金贷也不能仅关注利息,一棒打死。

  两个都是做互联网金融的的平台、长得又那么相似,难怪金融消费者傻傻分不清。

  所以,每一个魔鬼其实都是被污名化的天使,现金贷就是普惠金融的翅膀被换成爪牙的天使。

  本来可以用作为大众作普惠的产品被用于牟取暴利。

  那么,

  怎样去甄别好的现金贷平台与差的现金贷平台呢?

  在挑选贷款平台时,要关注如下几点:

  第一,要看你从哪儿得到的现金贷的广告信息。

  如今地铁里、公交上、小区门口电线杆、地上、门缝……到处都是“急用钱、只要身份证、五秒放款,快快联系我,马上让你走上人生巅峰”,这样的广告。您要是真联系了,真借钱了,就离疯狂不远了。

  第二,要看经营现金贷的机构背景。

  多数正规现金贷平台都是以“金融信息服务“为注册经营范围的,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也可以参与现金贷业务,这类平台都是相对安全的。

  第三,要看贷款资质审核的严格程度、贷款时长。

  趋短期现金贷平台安全度一般较低,主要通过线上吸引客户,特别是手机客户端。借款人只需要提交身份证、住址、手机通讯录等简单的资料即可以获得额度。

  第四,要看催收方式是否正常。

  通常会出现暴力催收的现金贷平台会求你上传手机通讯录、淘宝、蚂蚁花呗、芝麻信用来进行风控。也就是你欠钱不还的时候,他会挨个骚扰你的通讯录好友。

  三、正本清源:为了更好的金融世界,现金贷还是要回归普惠金融

  第一,从现金贷的产品形式上讲。

  现金贷的获客、申请、审核、放款、还款、风控、催收等流程全部通过线上完成。就连最典型的互联网金融P2P行业也无法完全做到这一点,许多风控措施还是需要人工实地勘察。从这个层面看,现金贷是最纯粹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科技的力量让金融变得更加有效和美好。

  第二,让现金贷回归普惠金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对现金贷的监管更加市场化。

  例如,参照国外的经验,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所有的现金贷产品均判定贷款方超过一定利率之后,借债方便不用承担偿付责任。一夜之间,所有的小贷公司全部消失;美国则严格小贷监管,将现金贷纳入到正规监管体系之下,严格控制消费贷付首付;澳大利亚等国也从不允许小贷利率过高,或以消费贷款支付房贷首付。特别是美国经历了次贷危机之后,对金融监管更趋严格,已少有消费贷款与小贷业务出现。

  第三,征信来源、客户数据应用更加科技化、市场化。

  传统金融机构在服务弱势金融群体的劣势在于无法掌握其全部有效的信用信息。

  目前消费者的消费与现金流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征信方法已经跳出了传统的静态数据,任何人浏览网页、线上购买商品等行为均会留下痕迹,银行与消费金融公司是否可以考虑接入这些长期被忽视的数据,分析出有用信息,服务那些长期被正规金融忽视的人群。

  例如:通过接入芝麻信用、腾讯征信、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调用个人征信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第四,正规金融机构进场开展现金贷与普惠金融。

  中国目前的消费信贷市场大部分投入是房贷和汽车贷款,剩下的小部分,如教育、旅游等,一般商业银行也会提供服务,比如银行发放的具有分期付款功能信用卡等。

  弱势金融群体尚无法享受到正规金融服务。

  因此,在市场潜力无限大,普惠金融还需完善的大背景下,银行可以丰富产品线及业务模式,利用银行自身的优势,将信用卡、个人信贷类产品的门槛放低,补充普惠金融体系,也扩大自身收入来源。

  第五,与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开展现金贷业务。

  诸多金融科技公司,在释放金融科技正能量的道路上,正在做出越来越多的积极尝试。例如,凡普金科旗下凡普信与全球领先心理测试风险建模公司,为凡普信的线下借款用户在贷前从心理学的角度就还款意愿进行风险衡量,加强了网贷平台、互联网金融客户整个风控体系的全面性与多样性。

  诸多资金雄厚、意欲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可以借助上述新型金融科技机构的大数据,了解客户整体金融行为,对用户的行为、偏好、习惯进行刻画,对用户的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通过模型的方式进行科学的计量。

  提前建立反欺诈、信用风险评估、智能风控引擎、外部数据整合、风控管理制度五维一体互联网科技驱动的风控体系,实现贷前审批、账户管理、客户实时跟踪、资金监控、贷后催收全周期覆盖的监控程序。

  回眸历史,每一个金融产品的出现都伴随着进步与疯狂,无论是期货、期权,还是次债、ETF,他们造福社会也创造了金融危机。

  人类创造了金融工具,并将之应用于社会。但究竟金融是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还是更疯狂?

  取决于你、我、他,取决于社会道德水准,更取决于社会的规则。当道德不足以规范现金贷,当规则缺失于现金贷,当李鬼冒充李逵,当逐利大于普惠。

  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我们是否用好了金融工具?金融有没有变成社会的福音,而不是噩梦?

  (作者信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杨群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