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0月15日消息 由新华社瞭望智库、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2016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于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综合政策研究室主任雷曜表示,要避免数字鸿沟,创新数字化的普惠金融。
以下为嘉宾发言文字实录:
雷曜:谢谢主持人,谢谢新华社瞭望智库的邀请!
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以中央人民银行一名研究人员的身份向大家汇报我们在普惠金融方面的一点政策研究的心得,为什么要强调中央人民银行研究员的身份呢?主要还是受刚才陶司长的非常精彩的演讲的启发。
大家都知道,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应该说是现代中央银行中这么一家领先的机构,它在100年前第一次进行货币调控时,调控的就是农业,调控的就是美国的“三农”。换句话说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现在中央银行执行它的宏观调控的职能,应该是从农村金融开始的,这是我过去做研究的一点心得。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普惠金融,我想刚才主持人也介绍了,我们对普惠金融有一个定义,我个人认为这个定义的精髓是追求人人都有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而不是简单地追求人人都能得到贷款。这个问题怎么理解呢?
我有三个体会跟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个体会,结合经济社会的主流需要,发展赋能型的普惠金融。大家知道前不久在杭州闭幕的G20领导人峰会上通过了普惠金融的数字普惠原则,里面强调了普惠金融赋能性,就是要强调通过发展普惠金融,驱动更多的资源和资本流向农村,激发我们农村中小企业的创造力、生产力,从宏观上讲,我们要结合中国城镇化的加快,结合我们的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结合我们的农业现代化,使我们的整个经济体系能够得到普惠金融的支持。
从微观上我们也希望我们每一个金融机构,不仅仅是资金的提供者,而是资金和技能、能力的共同的综合提供者。
实际上在过去若干年当中,中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在这方面有非常好的案例,比如说我们有的农信社不仅提供信贷资金,还提供农村技术上门服务,提供农村技术员的培训。
第二个体会,要建立与支持政策激励相融的市场化的普惠金融体系。刚才司长也讲了,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和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相融合的普惠金融体系,这也是我们各个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的一个努力目标。
我个人的最核心的一条体会是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把市场作为一个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机制来建设。在我们的普惠金融领域里同样有这样的要求,我个人的理解,金融资源在普惠领域的分配。
首先也要以市场技术为基础,内容主要有两条,第一条是我们要有合格的市场主体,过去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刚才司长的PPT里面也提到了,我们的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去年是1.5万亿,但是正规金融机构仅仅提供了683亿,过去我们也研究了,农田水利设施非常需要金融的支持。但是客观上讲,第二条内容,这方面得到的支持还是非常少的,为什么?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建设主体作为合格的市场主体,目前还比较滞后,我们的银行面对这样的需求,找不到合格的承贷人,找不到合格的资金的使用者,这也是我们下一步以市场化为导向,建设我们普惠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三个体会,要避免数字鸿沟,创新数字化的普惠金融。
今天上午的各位嘉宾都知道,数字化技术为我们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新技术条件和商业模式,在中国也有很好的实践,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但是我个人认为,数字化或者数字技术并不天然等于普惠金融,它在几个方面可能还会对普惠金融的体系建设,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需要我们特别加以注意:
第一个方面是存在的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监管盲点,我们需要避免这样的创新的商业模式给我们带来新的风险。
第二个方面是我们知道我们的农村、中低收入人群,他们往往又是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群体,他们对数字化产品的接受能力往往又比较低,这就容易形成在普惠金融领域的一个数字鸿沟,这也需要我们加以避免。
第三个方面是我想继续重复强调,数字技术不改变金融本质,但是它会改变风险出现的形态。比如说在国外一些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三跌、暴跌,由社交媒体引起的一些三跌的市场状态,在传统市场领域里面,在数字应用得不是那么广泛的市场领域里面不那么明显。
第四个方面是国际社会上存在着去风险化的趋势,就是由于新的风险形式,使金融机构、市场主体避免使用更多的数字技术,或者说数字普惠金融,也带来新的安全问题。这样的趋势我们也要注意避免。
以上是我简要地汇报我个人在普惠金融发展当中的三点心得,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王琛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