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6日10:43 新浪财经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图为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张正华图为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张正华

  新浪财经讯 9月24消息 由《中国银行家》杂志主办的2016中国银行家论坛于9月24日举行。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张正华参与主题论坛讨论。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目前从银监会公布的数字来看,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接近2%,外资银行对我们的评价说是接近两位数,或者是达到了两位数,这其中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哪一个更接近真实的水平,此外市场普遍下行,在座的各位怎么样看?

  张正华: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参加中国银行家论坛,这是银行界一个交流的平台,也是一年一度的盛事。今天王乃祥董事长做主持,对不良资产的管控和形势与各位专家做探讨,感到非常荣幸。

  刚才提到的这个问题,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在经济转型期,中国经济已经进入L型的发展阶段,银行在不良资产管控上一直在持续承压,至于说个别国际机构有一些自己的判断和看法,我认为由于其信息来源不同,基于不同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未必是全面和准确的。

  就我个人对国内的商业银行包括以四大家银行为代表来看,总的来说资产质量是可控的,资产质量近年来承受很大的压力,工商银行在上半年报公布不良率是1.55%,这个数据确实经过全行的艰苦努力,即包括防止劣变,也包括加速不良资产的处置,来之不易。但我们达到了基本的预期目标,风险是可控的。从外资机构的评价来看,我个人认为,一些国外的商业银行各有特点,有国别的特点,有每一家银行经营的特点,有资产结构的特点,有客户结构的特点,各有不同。有的西方银行不良率控制很好,也有一些控制的不好,还有一些原来做得不错的银行,在这个时期,全球经济的下行,自身的客户结构、资产结构如果稍有管控不善可能会引起更大资产不良率出现,会有多种主客观因素导致不良问题。

  但是从中国目前的上市银行不良率来看,我们经过了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的严格审计,自身有内在的要求来管控质量。当然资产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既包括按国际标准分类的不良贷款,也有一些逾期,也有一些潜在风险的贷款,总的来说是不同的风险层级分类。随着改革深入,将来的信贷资产还会有劣变加剧的压力,我个人觉得,我们银行同仁通过有效管控是可以控制在监管控制线2%以内的,做得好的可以更低些。

  主持人:现实情况中商业银行的不良风险呈现出哪些特征,有哪些新的变化,请您来给我们讲一下。

  张正华:今天涉及的题目都是难题,不太好总结,但还是可以做一些小结。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感觉到经济下行期,新常态、三期叠加、三去一降一补、央企的“瘦身健体”改革,去僵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等,我觉得这些都是必然和必须的,但同样也会给银行经营管理带来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不良资产特征呈现上,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不良资产在一些区域和行业集聚,甚至是蔓延,有一些资源性省份,有一些行业有自身的周期特点,比如说煤炭、钢铁,我们就可以看到风险的集聚,甚至在蔓延。

  二是原来小微企业不良问题突显一些,快一点,慢慢也在向大中型企业转移。

  三是一些业务产品,原来我们认为相对低风险的,也发现了一些突显的风险情况,比如说贸易融资,比如说在近几年推出的一些创新产品。

  四是一些不良资产呈现交叉违约的特点,有一些区域尤其是在担保圈比较多的地方,可能会因为一家企业出现不良影响到一个圈、一个群、上下游、产业链,牵一发而动全身。诸如此类,这些年演化出的不良资产,有其时代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在逆周期,都会有各自的管控办法,同时国家各个职能部门也非常重视和支持银行加强风险的管控,加快质量的改善,包括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对这些特点及变化情况我觉得银行有能力来适应这种变化,也可以把资产质量管控做好。

  主持人:关于债转股的问题,专家还有什么高见。

  张正华:其实谈到债转股,这个话题应该说是已经破题,但没有落地,我们是这样看的。一是对债转股本身作为一个重要的不良资产的处置手段,不良资产的处置办法,是欢迎的,觉得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政策上、法律上、操作上,以及将来如何做到真正的落地上,还是需要各个方面更多的共同努力,简单的说,一个企业是不是适合于债转股,我们认为这些企业应该是暂时性的困难,将来会有发展前景,要有这么一个判断。

  为什么目前可能落地在一些国有企业的范畴,因为它更能够在各个方面达到一致意见。二是作为银行要将企业债务一部分留债,一部分转股,如果银行作为企业直接投资人,这在法律上目前有障碍。需要第三方机构承接,那么承接也应有价值的判断、定价,第三方以及银行自身需要评定股权的价值,同步的也会涉及到债转股利益各方之间,还有如何有效退出的问题,是长期持有还是有退出安排。同样,银行面对大批量债转股的情况,它的资本占用很高,消耗很大,对资本充足率影响大,也会对银行当前和未来的利益形成影响。最终谁来买单,还要防止借机逃废债发生,如何做一个合理安排,都需要后续做好政策设计和落地。

  我也看到最近各个方面都在推出一些政策措施,包括监管,财政等,都有利于推进变化,至于怎么样真正落地,需要一些时间。总的来说,怎么样真正实现市场化和法制化,这两个化是本轮债转股做好的关键。

  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就这个话题来要各位专家来描述。下面我想请每一位专家用一两句话,在你们行,对于不良资产突围,创新方式也好,有什么样的措施。

  张正华:工行主要是在做好传承与创新两方面工作,同时把不良资产作为一种特殊资产来经营好,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在此,呼吁大家关注和支持,面对当前不良资产供过于求的短暂市场时期,银行不良资产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现在银行不良资产是最具投资价值的潜力市场,希望大家踊跃参与。

责任编辑:张彦如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牟其中还能东山再起吗

1940年出生的牟其中今年已经76岁了,按牟其中“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商业体系”的构想,届时牟其中已是80几岁的老人了。这已经是人生的晚年了,一切不再是一个80几岁的老人说了算的时候了。届时,留给牟其中的恐怕只能是“壮志未酬”了。

土地垄断是房价上涨根本原因

面对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调控政策宜疏不宜堵。短期内,通过稳增长政策带动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分流地产市场资金是上策。在土地的垄断供应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房价长期下降既不可能,也更不应该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

分享经济的产生有四个先决条件

来自人类互助合作天性的分享,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从小圈子熟人范围内的临时替补性活动,发展成大规模改变生活、商业方式的“分享经济”。关键的一点是,有没有切实可靠的供给,让大规模分享真正变成现实。

经济成功前提就是政府因势利导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所用的各种基础设施也必须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安排也必须不断完善,而一个企业家没有能力来推动基础设施以及法律、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这些必须由政府协调不同的企业家,或是政府自己来提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