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8日08:04 第一财经日报

  李静瑕 张菲菲

  [此次下发的银行理财新规版本被业界评论为“史上最严”,对银行理财实行分类管理,设定银行理财限制性投资,禁止发行分级产品,不做期限错配等,都被认为相较于2014年版本更加严厉]

  酝酿了一年多的银行理财业务管理办法再以新的版本流出,再成为股市的“深水炸弹”。

  7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从银行内部获得《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银行理财新规”)最新版本,目前已经下发至银行征求意见。

  此次下发的银行理财新规版本被业界评论为“史上最严”,对银行理财实行分类管理,设定银行理财限制性投资,禁止发行分级产品,不做期限错配等,都被认为相较于2014年版本更加严厉。

  “这是国家严格资金要流向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的要求,整体也是为了钱能流向实体经济。”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银行理财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全面梳理,也被认为将会促进银行理财回归本质。

  如新规按照目前征求意见稿的内容,短期内对小银行冲规模有所压力,不过长期而言利于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防控,封堵通道业务加强去杠杆。另外,多家机构分析,新规将使委外业务受益。

  分类管理:挤压“非标”或上万亿

  近年来,“非标”在银行理财圈成为了绝对的话题中心。从“银信合作”兴起,到将“非标”纳入银行理财业务范围,“非标”因其影子银行属性,其风险银监会也极为关注,并进行“疏堵”。

  在银行理财新规中,对银行理财投资范围进行分类管理,将理财业务分为基础类理财业务和综合类理财业务。两者的区别在于,综合类理财可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权益类资产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基础类则不能。

  哪些银行可以开展综合类理财业务?新规也给出了硬性的门槛,资本净额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并且近3年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因内部管理问题导致的重大案件等。

  这意味着资本净额低于50亿元的银行将被挡在投资“非标”的门外。

  “对银行理财进行分类管理,原因在于不同类型的银行业务能力差异不同,不能让理财能力较差的银行,涉足相对复杂的并有高风险的业务。总体是风险控制的想法。”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称。

  监管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23.50万亿元,同比增长56.46%,并且有15.88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67.09%,同比增幅48.27%。

  对于银行理财分类管理,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部测算,假定16家上市银行理财属于综合类,其规模占比整体约73%,2015年底非标准化债权占比15.73%,权益类投资占比7.84%,影响权益和非标资产规模分别为5000亿和1万亿左右。某券商也预计这对“非标”规模影响在万亿左右。

  银行理财新规对“非标”另外一条规定也引人注意,“银行理财业务所投资的特定目的载体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符合银监会关于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相关监管规定的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投资计划除外”。

  这一条与市场分析的银行理财非标只对接信托计划,不能对接资管计划的分析相符合。对此曾刚分析称,银行对接“非标”通道很多,很多通道不在银行和监管的范围之内,很难对非标投向进行穿透管理。而信托与银行属同一监管主体,很容易得到总量上的控制,监管对非标也能够全面掌握。

  “目前大部分银行都是转向信托渠道,信托同归银监会监管,也会审慎操作。”文章开头提及的股份制银行理财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

  从严监管并非坏事

  一位南方券商资管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7月下旬以来,从“资管八条”表明证监会去杠杆的态度,到银监会银行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的下发,一系列重磅政策均是监管层收紧杠杆的思路延续。

  例如新规里面银行理财分类管理中,基础类不能做权益类投资。招商证券金融分析师马鲲鹏认为,由于近大半年来理财资金配置权益类资产最活跃的都是大量小银行,大中型银行相对审慎且风控严格,小银行理财资金配置权益资产受限后,对入市资金边际变化上的预期将产生较大影响。

  同时,银行理财新规还明令禁止银行发行分级产品,禁止期限错配。并设定银行理财限制性投资: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除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之外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境内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权,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

  尽管限制性投资方面对私人银行客户、高资产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打开口子,这些规定被认为也是监管在加大去杠杆的力度。

  一位上海地区券商资管执行总经理则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对分级产品的监管新规有利于遏制劣后级投资者套利。在分级产品设计上,散户购买优先级产品,机构则认购劣后级产品进行投资,这种产品设计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散户利益。

  不过,在马鲲鹏看来,分级理财产品(受限)不等于配资等结构化产品(不受限):优先劣后配资等是在理财资产端分级,不受限制,分级理财产品是在理财负债端分级,被新规禁止,这类产品目前只有部分小银行有,体量极小。

  马鲲鹏分析,目前并未直接限制权益类资产占理财比重,对股市直接冲击有限,但对预期影响较大:理财投权益类资产主要包括定增、打新、配资、产业基金、两融受益权等,权益类资产占理财总规模(23万亿左右)预计在10%以内,其中大头是定增和打新。这次的新规把大量中小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拒之于权益类资产门外,从风险防范的审慎性角度是正确选择。

  “这并不是坏事。”上述南方券商资管人士表示,尽管监管政策收紧势必造成机构业务萎缩,但长远看去杠杆本身是对机构稳健发展的保护。自去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火热,借助银行理财结构化产品大量信贷资金涌入股市,风险不断积聚,现阶段监管对资金入市渠道进行限制和收缩,进入股市不能放杠杆,市场信心受影响。

  2015年银行资金入市规模约为1.6万亿,其中理财产品投资权益类市场的规模1.3万亿元,股权质押规模3000亿元。

  “很多业务不能做,以前我们券商做定增杠杆比例1:3,以后杠杆只能1:1,后期股市行情短线波动,甚至下挫。”该南方券商资管负责人感慨。

责任编辑:邹枫 SF168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政治局会议如何抑制资产泡沫?

我们认为抑制资产泡沫可能重点指的是局部楼市价格的明显上涨,预计下半年不排除出台地方针对性的抑制局部泡沫的措施。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可能是针对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的现状,而降低宏观税负可能是要降低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重点可能是进一步降低社保等方面的负担...

下半年楼市调控政策会分化

预计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会分化,对三四线继续去库存,对一二线房价大涨城市收紧房贷政策,比如深圳、上海、北京、合肥、厦门等,同时加强对国企拼地王现象的监管,土地市场有望降温。

A股玩儿啥都要有游戏规则

现在很多人想上市又不想排队,那就玩儿借壳游戏,想借壳又不想严审,投行诸葛亮们就想出各种花招搞重组,跟监管玩儿捉迷藏背后,都有一颗圈钱的野心。

换一个视角看民间投资下滑

原本高速增长的民间投资存在太多的泡沫。其泡沫的存在,不仅不限于以往对煤炭、钢铁及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的追捧,也不限于对房地产的拥趸,还包括借实体平台投向股市、楼市及资本市场的“脱实向虚”行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