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非银机构风险总体可控 不良资产略有上升

2015年05月15日 13:25  中国银行业  收藏本文     

  ——《2015年非银行金融机构第一季度运行情况》发布

  文/中国银监会非银部

  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六类非银机构管理的资产总额8.76万亿元,所有者权益9992.91亿元,实现净利润387.57亿元。不同非银机构,具体情况如下: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团合并资产19043.75亿元,实现合并净利润155.45亿元,合并所有者权益3064.25亿元;金融租赁公司资产1.34万亿元,全行业实现净利润43.22亿元,所有者权益1605.63亿元;财务公司表内外资产5.13万亿元,实现净利润167.77亿元,所有者权益4760.77亿元;汽车金融公司资产3507.24亿元,实现净利润18.54亿元,所有者权益506.08亿元,贷款余额(含融资租赁)3316.82亿元;货币经纪公司资产6.76亿元,实现净利润0.35亿元, 所有者权益5.09亿元,本年累计人民币经纪业务20.26万亿元人民币,外汇经纪业务1.72万亿美元;消费金融公司资产295.51亿元,实现净利润2.24亿元,所有者权益51.09亿元,一季度累计发放贷款94.41亿元,累计客户约70.92万人。总体来看,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非银机构资产保持了持续增长,不良贷款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风险整体可控,流动性风险管理成为未来监管重点。

  非银机构不良贷款出现反弹

  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有所上升,但总体可控。金融租赁公司第一季度末不良融资租赁资产为96.90亿元,比年初增加12.74亿元,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为0.84%,比年初上升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49.02%,比年初下降20.9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全行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但由于行业整体资本充足率和拨备水平较高,且建立了股东流动性支持和资本补充制度,因此具备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总体风险可控。下一步银监会将密切关注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和分析,及早发现风险苗头并果断采取措施,严守风险底线。

  财务公司资产质量优良、拨备充足,抵御风险能力较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全行业不良资产达20.53亿元,不良资产率0.08%,比年初减少0.03个百分点,远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下一步银监会将要求财务公司进一步加强信贷风险把控,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做好贷前尽职调查和业务审查,充分揭示和防范信用风险。

  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和货币经纪公司整体运营正常,资产质量相对稳定,拨备计提和资本充足,抗风险能力较强。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风险相对分散可控;货币经纪公司无自营业务,风险较低。在信用风险方面,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汽车金融公司行业整体不良贷款余额16.09亿元,较年初增加21.16%,不良贷款率0.49%,较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消费金融公司行业不良贷款余额5.01亿元,较年初增加41.53%,不良贷款率1.7%,较年初上升0.01个百分点。下一步银监会将继续督促汽车金融公司加强易受经济变化影响的经销商贷款和商用车、工程机械贷款等领域的风险防范;督促消费金融公司适应业务快速发展需要,做好贷款“三查”和用途管理,加强合作商户管理,有效防范信用和操作风险。

  持续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广拓融资渠道

  监管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向商业银行借款、发行金融债券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近年来试点开展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向保险公司融资等新业务,融资渠道逐步拓宽。银监会一直注重引导和督促资产管理公司切实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一是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严格按照监管部门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求,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流程和风险防范预案;二是加强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境外子公司发债、资产证券化及保险公司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融资方式的研究,加强监管指导;三是加强监管规制建设,近年来银监会相继出台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试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试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办法》等政策,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监管要求,督促其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监测,今年监管机构还将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办法,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审慎经营,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严守风险底线。

  积极拓宽金融租赁公司融资渠道。金融租赁公司的租赁业务多以中长期项目为主,但资金来源却多以一年内的短期负债为主,其主要依靠银行借款、同业拆借等批发性融资渠道,从而导致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对金融市场波动敏感,从而影响公司经营。由于长期缺乏低成本的外汇资金来源,对金融租赁公司业务拓展和流动性管理带来较大压力。银监会一直积极推动拓宽金融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降低金融债发行门槛,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开展租赁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促进公司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

  提高财务公司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水平。财务公司整体流动性状况良好,但部分资金紧缺型财务公司仍面临流动性风险。一方面,财务公司资产业务需求上升较快,但存款只来源于少数成员单位,波动性较大;资产增速与吸收存款规模增长和稳定性不匹配,从而形成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导致个别财务公司流动性比例不达标。另一方面,财务公司主动负债渠道有限,部分财务公司对集团外负债形成刚性需求,大量运用拆入资金满足资金头寸需求,缓解流动性紧张。但目前财务公司同业拆入最长期限仅为7天,不能很好地解决财务公司资金短缺、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近年来,银监会一直注重引导和督促财务公司切实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要求财务公司继续提高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水平,合理安排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密切监测流动性指标,改善流动性紧张状况,防范流动性风险。

  优化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负债结构。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行业整体流动性水平良好,但主要资金来源仍为同业借款,易受同业融资市场变化影响。下一步,银监会将继续支持有需求、有能力的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中长期融资的积极作用,逐步增强行业多元化融资能力,提升流动性管理水平。

  非银机构发展重点明确 银监会加大监管引领

  持续推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改革转型。近年来,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稳步推进商业化改革转型,公司治理水平有效提升,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下一步,银监会将继续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转型,引导其转变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立足不良资产主业,综合运用投资投行等经营手段和全牌照经营优势,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积极发挥金融租赁功能优势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金融租赁服务覆盖面遍及电力、制造、交通运输、采矿、水利业等国民经济主要传统行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厂商租赁等方式积极开展小微租赁业务,第一季度末小微企业租赁业务余额达1377.60亿元,比年初增长6.59%。下一步银监会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充分发挥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双重优势,将融资和融物有机结合,深入实体经济产业链,推动企业加快先进设备技术升级,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优质富余产能转移,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

  不断提升财务公司集团资金归集水平。财务公司坚持“立足集团、依托集团、服务主业”的基本功能定位,为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开辟了加快资金融通,节约资金成本,实施集约管理的重要途径。在监管工作中,银监会要求财务公司,进一步加强与集团协调沟通的同时,引导集团和成员单位正确认识财务公司职能,争取集团和成员单位对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提高资金归集水平,为成员单位提供更多、更具特色的金融产品。

  促进汽车金融公司加强风险管控,大力拓展消费金融业务渠道。下一步将继续督促汽车金融公司面对汽车产业转型调整以及限行限购、反垄断等外部治理政策变化带来的潜在影响,主动调整业务计划,加强风险管控;引导消费金融公司加大在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方面金融服务力度,紧贴市场需求,大力拓展业务渠道,积极推动消费升级。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4期。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文章关键词: 非银机构投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庆安枪案调查结果:民警开枪属正当履职
  • 体育亚冠最佳阵容:中超3人 申花开德比罚单
  • 娱乐举报何炅吃空饷者斥校方差别对待:不公平
  • 财经福彩黑幕:中彩在线高管涉数十亿利益输送
  • 科技传优土联姻爱奇艺 爱奇艺CEO否认
  • 博客湖南姑娘真的是被父亲下毒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孪生学霸兄弟同入名校:考试是小儿科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叶檀:地方债置换是央行与财政部苦心
  • 刘光宇:房地产究竟算不算支柱产业?
  • 慕容小散:创业板诸神的黄昏?
  • 徐斌:别指望还会有房地产泡沫啦
  • 易宪容:当前石油价格战没有结束
  • 叶檀:美新硬件教主马斯克为什么成功
  • 杨红旭:只有房价上涨才能救经济
  • 齐俊杰:每次大牛市背后都有国家战略
  • 慕容小散:约在两点半 一起去砸盘?
  • 易宪容:新的经济刺激政策是否已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