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银行业创新的动力直接源于竞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 04:25 第一财经日报

  王春霞

  全国政协委员董文标在去年完成了从中国民生银行行长到董事长的角色转变。昨日,董文标就银行业改革的一系列问题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采访。

  《第一财经日报》:去年年底,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你如何看待与外资银行的竞争?

  董文标: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是提升银行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外资银行的进入,将来肯定会在经营管理和产品服务等方面对中资银行形成压力,这是个时间问题。但是也应该看到,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监管环境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在产品、服务、经营创新上也不断取得突破,人民币及外汇理财产品日益丰富,银证、银保合作不断加强。创新的动力正是直接源于竞争。

  《第一财经日报》: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创新体现在哪些具体的方面?

  董文标:现在国内银行业的创新可以说是从人才到流程、从产品到服务“多点开花”。从去年开始,国内的商业银行就开发了与利率、汇率、股指挂钩的多币种、多期限个人理财产品以及投资于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的境外代客理财产品,推出了外汇远期、互换、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的自营和代客业务,推广了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开展了资产证券化试点,设立了银行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等等。说到底,竞争最终得实惠的还是老百姓。

  《第一财经日报》:通过一系列的产品创新和流程改造,商业银行自身出现的新变化有何体现?

  董文标:银行业创新能力的增强及创新产品的应用,不但大大改善了银行的收入结构、客户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而且促进了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支持小企业融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管理,有效地提高了银行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比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银监会提出的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的要求,大力开展小企业贷款,成为去年金融创新方面的一个亮点。

  《第一财经日报》:你对于银行业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是怎么认识的?

  董文标:银行是经营管理风险的行业,所以风险控制自然是重中之重。近几年,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实现了历史性好转,不良贷款持续实现“双降”,不良贷款率有效地控制在个位数,与这两年银监会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也分不开。目前,各类银行机构案件数量呈全面下降态势,尤其是百万(元)以上大案要案下降明显是有目共睹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