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关注农行改革 > 正文
 

农行股改分拆版方案的逻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 04:30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徐以升 发自北京

  在建行成功上市,中行、工行冲刺上市之时,农行的股改也要摆到桌面上了。虽然农行内部极力主张整体改制,但上周末却传出了由央行操刀的“分拆版股改方案”——取消现设于北京的农行总行,以省为单位设立总行,将农行地方化。实际上这一传闻并非空穴来风,日前也曾有农行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粗略表述过央行这一版本的改革思路,但正如
大多数关注农村金融改革的人士一样,这一大胆的“方案”还是冲击了很多人的思维。

  这一最新版本的“分拆方案”传出之后,在农行内部也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士质疑称,农行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其全国性的系统、品牌、经营、业务和资源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优势。如果撤销总行,按省拆分,农行将失去多少无形资产、技术优势及总部优势?没有了这些优势会失去多少客户资源,这如何跟其他行竞争呢?不能唯成本论

  “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改革后果的思考程度。”一位农村金融领域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简单地从计算成本的角度来考虑农行改革问题只是第一步,要充分想象到分拆以后这30多家中等银行的发展。支持分拆方案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改革的成本,通过将农行地方化来调动地方对农行改革的积极性,并和中央一起分担改革成本。这位专家更为担心的是,当前地方政府已经深度参与了农信社改革与城市商业

银行改革,并且地方政府与农信社和城商行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再深度参与农业银行的改革,这或许会带来另外的问题。

  “地方政府与银行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金融问题,而是一个更泛意义上的宏观经济问题,可以说国有银行改革的一个核心思路就是摆脱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银行的影响问题,这一可以减少坏账,二也可以避免给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带来过大的波动。而在这时候让省政府参与农行改革,并在改革以后的银行拥有发言权,与这个思路也是不符的。”他说。定位问题是关键

  前述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决策层真决定推出分拆版改革方案,那么这些问题都会认真讨论,而分拆与整体改革另一个核心问题则是如何定位改革以后的农业银行。

  “农行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较为核心的部分,但不可否认当前农行在业务上已经很大程度脱离了‘三农’。我觉得如果是分拆方案,决策层考虑的问题或许是让农行回归农村金融市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但需要考虑的是这种转变的意义与可操作性。”他说。

  持农行分拆观点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其他三家国有银行主要定位于城市业务,而农行强调其服务于“三农”的宗旨,因此应将经营管理重心下移,分拆为若干个相对较小的经营单元,以便更好地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发挥作用。

  然而,前述专家表示,虽然名字叫农业银行,但当前农行的业务已经比较脱离“三农”,基本上县支行已经是最底层的管理末端,而在当前农信社、

邮政储蓄却能更往乡镇一级渗透,从改革方向上也是去努力承担农村金融职能。

  “当前农行服务‘三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是一个全国性网络,这一点农信社不及,而

邮政储蓄功能并不完善,农发行不仅网点覆盖不够也更多是政策性领域,简单的全国性资金汇兑功能就已经是农村金融的重要服务项目,分拆农行对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并非上策。”他指出。撤掉农总行?

  此外针对流传的改革方案“撤掉农总行”的内容,郭田勇表示,分拆之后的省级农行还是要进行注资、改革,但改革主体却增加到30多个,如果完全通过汇金公司注资,每一家派驻董事,操作中会有难度。因此他建议将农总行改革为一个国有出资人机构,作为汇金的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履行国家出资人职能。其次,农行的全国性网络是巨大的优势,现在农总行有大量非管理性职能,比如资金清算、基金托管、信用卡等等,这些业务将成为分拆以后30家银行的公共共享性资源,可以暂时放在投资公司之中。最后是即便分拆全国来讲也还要保留农行的品牌,不能说未来很多省行都改名换号,完全地方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