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5日13:30 新浪财经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圆桌论坛:协力共建金融业新版图圆桌论坛:协力共建金融业新版图

  新浪财经讯 10月15日消息 由新华社瞭望智库、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2016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于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第一圆桌论坛的主题为共建金融业新版图。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吴亮):刚才洪崎先生的分享让我感触很深,我觉得民生银行不仅在实践上走得最早,走在了前面,而且在理论的思考上也越来越给我们更多的启发,希望民生银行能继续在和新的金融形态的结合上走在前列,谢谢! 

  瞭望智库是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我们对外也称瞭望智库,它是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是我们中央确定的全国第一批的国家级的十佳高端智库之一。瞭望智库在金融、产业等领域正在做深度的研究布局,我们一方面把研究成果报送给决策部门,另一方面我们在每一个垂直领域的深度研究。瞭望智库的地位是做政策和产业的连接点,做部委的第三方,我们在定位上只做一点,就是政策与产业的连接点。 

  接下来进入讨论环节和第二个环节,金融业新版图。由请本环节的主持人,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李麟总经理。 

  主持人(李麟):感谢吴亮,今天是一场盛会,今天的盛会是在国家十七个部委联合发布《互联网金融整治办法》之后开的一场盛会。今天这个主题非常好,“新金融”,前面这些嘉宾也讲得非常给力,我们受益匪浅。我们这个论坛让前面的成果更加突出一些,在这个环节我们让嘉宾的发言更加激烈一些,让我们更加享受到这场视觉盛宴。 

  首先欢迎嘉宾上场,首先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院长、前海征信总经理邱寒女士。 

  按照这一次的研讨环节,大家也都放松一点,为了找一个更好的话题,我们的程序是首先由赵锡军老师为我们做一场主旨发言,之后各位嘉宾以主旨发言为背景。 

  力图解决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我们在全球处于领先的地位,第二方面,我们自身存在诸多的问题。我们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我们东荣行长和鄂生主席也都说了,不管是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还是主流金融与新金融的划分,我们如何让这两个板块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如何在这种规制与发展趋势当中洞察趋势,哪一种技术、哪一种模式将会胜出? 

  第三个问题,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几类技术是当前的热点,第一类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第二类技术是区块链技术,第三类技术是大数据技术。这些技术都是美好的传说,对于在座的各位,特别是对于我们一般的消费者来讲,这些技术都有情怀,但是这些技术正如传说的那么庞大吗?大数据就那么大吗?这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主旨嘉宾的演讲和嘉宾的辩论中告诉大家事实的真相。 

  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锡军老师做主旨演讲。 

  赵锡军:谢谢李总!如果荣幸有机会到这里来,跟大家就新金融这个主题做交流。 

  就我个人来讲,我更喜欢我们第一主题金融业新版图这个主题,因为前面几位金融界监管部门的领导对此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所以新和旧是不是一样,还是有联系,还是有差异等问题讨论起来比较费劲。而金融业新版图的问题我们讨论起来就可以休闲和放松一些,版图说起来比较直观一些,而不是说在理论上有新旧之分。 

  我想跟大家交流三点,第一点,我理解和观察的我们国家目前金融的整体变化,我用金融资产规模的变化来说一下。按照我看到的数据和材料,到去年年底为止,我们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大概是200万亿,其中84万亿属于表外业务,整体银行业的增长速度是15%,而表外业务增长大概在25%左右,24%多。证券业的资产如果只是说证券市场,到去年年底我们的股票市场的市值是53万亿,再加上证券行业其它的一些资产,比如说证券公司、资金公司、期货公司、私募等等大数加在一起是70万亿。债券市场按照去年的统计,托管的余额大概在40万亿。保险行业有10多万亿的资产。 

  但是从增长来看,证券和基金行业,特别是私募行业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证券行业总体增长速度在40%左右,但是私募增长达到180%左右,非常快!保险的增长在20%左右。 

  我看到互联网的数据,去年网贷到年底的余额是4千亿,但是它增长非常快,到今年6月份余额是6千亿。像众筹等方面规模相对小多了,增长也很快,50%左右的增长。 

  这是从资产方面来看整体的格局,我们说它是版图也好,200万亿、70万亿、40万亿、20万亿和6千亿,这是从资产的角度看版图,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当然,它们的发展速度各有不同。 

  第二个主题,我对新版图里新元素中新的部分的理解,因为互联网金融或者其它领域,我考察和观察了一下国内和其它的一些市场的共同点和差异,我发现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说得非常多,但是在国际上,特别是一些成熟国家里说得很少。比如说我们和西方的一些学者、金融机构交流的时候,他们谈到的更多的是所谓的“金融科技”,他们是用的Fin-tech这个词,说“互联网金融”的不多。 

  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是看看我们说这个新的部分、新的金融究竟是我们国家特有的,还是说是全球将来都会形成的这么一个新的东西?这需要大家判断。如果说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我们就要看看它为什么是我们国家特有的一种做法,或者特有的一种现象?是阶段性的还是趋势性的还是长期的?大家在判断好了以后,作为将来管理、业务发展就有了一个总的考量和判断。 

  从全球的角度来讲,大家关注更多的是所谓的Fin-tech,刚才李麟总讲到的是智慧方面的考虑,可能我们的研究重点跟现在的这种模式相比是不是要发生变化?你的研发力量、将来资源投入的导向是不是要有新的考虑?我觉得可能这个问题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深思,至少前两天公布的国务院批复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整治实施方案,表明了我们在监管方面的姿态,它可能会引发我们的业务方面或者将来的发展方面对这个领域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规划。这是我讲的第二个主题,没有结论。 

  第三个主题,我想讲讲金融业或者金融界怎么样来对待数据这个问题。现在我们都讲大数据,应该说大数据是从海量的数据中寻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但是金融业是一个很严谨的行业,它对每一个数据都是非常严谨的,比如说客户的帐户的数据,客户的信息的数据。如果说你不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个数据,而是笼而统之地大考虑,这个问题可能会存在差异。因为如果你不能处理好每一个数据,那么对于你整个行业来讲,可能一个客户,可能一个消费者,可能一个投资者会受到影响,可能不会产生行业性的影响,但是对于直接因为数据出现问题的消费者、投资者来讲,可能是灾难性的遭遇。 

  所以怎么样更好地进行数据的管理,我们是不是完全忽略了数据的个体性,而一味强调数据的广泛性和总体性?金融业不是一个完全的统计行业。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如果作为金融业来讲,既要考虑数据的总体性、广泛性,考虑它的大,但是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严谨地把握每一个客户、每一个金融数据的个体的谨慎的考虑。 

  我就先说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李麟):我们这个专题责任重大,第一是因为这是第一个主题。第二,这是非常切合这次会议主题的,新金融、新版图。我们经常说一句话,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我们的未来一定会到来。从什么角度看待我们的未来?特别是我们的新金融的未来的格局? 

  接下来进入到嘉宾的答题环节,为了更好地说明“未来”这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先要看我们国家的新金融的发展,在全球里面处于什么样的格局。 

  近期我们会发现几个背景性的事件,我提供给各位嘉宾和大家一起观察和分析: 

  第一,在G20的会议上,我们国家首先提出数字普惠的概念,这是相当有底气的一个模式的输出,而且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充分的响应,背后的支柱第一是我们的ICT技术处于全世界的领先行列,我们的ICT技术有大家周知的华为,我们有全世界闻名的BAT,我们有国内风起云涌的互联网,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第二,对于我们在座的以董院长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来讲,以前大家不服气,是因为我们的传统金融在全球没占有一席之地,近期我们传统金融或者董总讲的主流金融,在全球屡屡得奖,前十名我们稳占前四名。对银行业的贡献方面,我们传统金融受益于互联网的冲击和颠覆,我们的支付结算效率处于全球银行业的领先地位! 

  以前我们大家总觉得中国的银行问题相当地多,最近大家可以看YouTube和外国人的一些评价,中国的银行不排队,中国的银行当天汇款当天到,中国的银行跨帐、支付、理财一帐通,这些都是这个领域的新贡献。 

  第三,我们在世界输出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同时,我们这个单位在接受美国的哈佛、耶鲁考察的时候,他们经常来朝拜互联网金融的发源地。但是我们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家都能观察到和感觉到的,我们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是骗子最多的一个领域,我们接触到的信息里面,被动接触的信息50%以上全是骗子信息。像这些问题,我们于外是一个互联网金融的大国,我们于内有消费者在享受金融便利的同时,也有切肤之痛。我们第一个洞察的问题是我们三位嘉宾还有各位在座的参与听众共同思考,未来我们的互联网金融要作为仅次于高铁之后的中国名片,我们还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进行规制和规范?像这一次十七部委发布的联合整治方案,我们使它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级名片。 

  女士优先,我们首先请邱总先说,每个人说一个突出的问题,提出自己改进的方向。谢谢! 

  邱寒:感谢各位! 

  我今天参会以后反复听到了几个关键词,其中第一个关键词叫做大数据,第二个关键词叫做金融科技,很巧合,我的第一份工作就在从事大数据,其实那时候还不叫大数据,其实“大数据”这个词是近几年才有的,在过往十几年前二十年前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当时我们叫做“数据挖掘”Data mining,以至于很多朋友认为我不做金融,而做矿业了。一不小心二十年前做到了今天的风口上。 

  今天刚才有一个问题说大数据是不是够大,以我过往的历史来看,其实现在这个数据大家都一直以为够大了,当年我们一开始做数据挖掘的时候,是从信用卡行业开始的,大家都知道信用卡每一笔刷卡的交易级别的记录都会在那里,如果查得更细一点,还可以到SKU的级别,就是你付了100块钱,这100块钱当中有20块钱买了什么,80块钱买了什么。如果这样来看,这在当年已经是非常巨大的数据了。 

  我们曾经为了跑几个GB的数据,有的时候要跑得复杂一点的可能会跑两天。这在今天大家听起来是一个笑话,今天我们的大数据已经涵盖了除了交易之外,大家也知道日常的行为,每天上网的行为,手机的行为,都被记录了。很多人都说现在数据太大了,有一点可怕。可是这样的一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我相信在未来的这些日子当中,如果我们五年以后再回头来看,你会发现今天的数据其实还不够大。数据大了以后就存在着怎么用的问题,怎么去用好这个数据其实对于我们今后的新金融格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 

  刚才李总提到新金融下,我们一则看起来很美,因为大家也知道,我们互联网金融在全球也处于领先的水平,我有幸在去年和今年都参加了G20的一些会议,跟其它国家的金融业界的同行以及监管层有过沟通,我发现中国的大数据和金融科技方面的确有很多方面处于领先水平,我们拥有的很多技术,比如说我们的远程人脸识别、身份核实、反欺诈技术,我们的美国同行都听得两眼放光,这些东西在他们那里都没有用上。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一方面发展得很好,看起来很美,同样刚才也提到我们的底线不断受到挑战,我们的金融反欺诈工作事实上是非常严峻的。 

  所以说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互联网金融或者说我们今后的新金融其实就是两件事: 

  一则是怎么样解决好更多的用户更方便地使用金融产品,给他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让金融更具有温度。二则是守住底线,怎么样利用好技术去防住这些不应发生的欺诈的行为,帮助我们的金融机构去做好风控。因为风控做不到,所有的业务模式都是无本之木。现在大家不一定特别了解,我们看到的金融黑市,在中国进行专业性欺诈的团伙也是非常猖獗的,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专业团队天天混迹在中国网上的各种数据黑市,去监控他们的各种行为。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行业性的问题,需要所有的金融机构,需要所有的不同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也需要我们这些第三方机构共同努力,去打击这样的行为。 

  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一定需要一个更加公开、更加高效的环境,失去了这种环境,如果我们空谈金融,新金融其实是很难成功的。 

  主持人(李麟):这个内容很有意义,我们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是大数据,优点是数据大,缺点是数据太大,标准是什么?对处理数据的这个专业的人来说,他觉得数据还是小。对于非专业的一般消费者来讲,他觉得这个数据太大,大到大家没办法辨真伪,大到大家没有很专业的技能去处理。方向是什么?邱总也提得很明确了,就是反欺诈。 

  现在我们全民掀起了一个反欺诈的浪潮,大家发现没有?现在电信公司的每一条信息都让大家确认,让大家发起全民的运动,要把骗子揭发出来。这是我们非专业对专业的一个有效的举措,这个问题确实要提请大家关注。 

  我是非专业的,对邱总的专业演讲总结得不一定好。 

  接下来有请董院长,请董院长从主流金融的角度看一看当前我们互联网金融发展应该关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董希淼:现在这个事情,类似的现象还在持续,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觉得我们的确从认识上这两年整个互联网金融、新金融发展是过热了,是有泡沫了,我们是一边倒的在发展,我觉得认识上有一些偏差,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无原则的为一些行业、为个别的企业站台,恰恰这些企业他并不具有金融发展的一些能力,从制度上我们可能缺乏一些保障,对金融发展的约束、监管的规范可能都有待于加强。第三个,从金融消费者自身的意识跟能力都还有待于加强。我们整个金融市场是在一个变成熟的过程,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我们大家对于风险的认识、识别都有待提升。比如说我做银行的,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客户,他对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很难区分是银行自身的、还是代理的,往往就盯住高收益,收益成了识别银行理财产品几乎是惟一的标准,这个其实就会有很大的问题。第四个,我觉得我们的舆论可能还有一些问题。前两年可以看,我们几乎所有媒体对互联网金融的报道很难得见到一些反思,一路的唱赞歌,包括我们一些权威的媒体,不客气的说,登了一些广告。当然我们可能很高兴的看到,整个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正在开展,这个专项整治也并非前两天才开始的,去年年底就开始着手,我们制度上不断在完善,去年7月18日《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出台,一系列监管细则出台,我们认识上也在加强,我们也认识到新金融、互联网金融也有很大的副外部性,我们的舆论现在开始更加理性,我们一些互联网金融的广告也在严格管理,下一步我觉得还要更加畅通金融消费者投诉、权益保护的一些渠道,让大家碰到问题有地方可以申诉、可以得到解决。 

  我觉得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这是金融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觉得整个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也好,整个新金融发展也好,都要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作为最终的落脚点,这点上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包括我们合格投资者门槛的设立,这些制度的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主持人(李麟):这个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说的,这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质上在运动行业的发展,有运动员,还要有裁判员,我们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董院长的观点非常突出,在一个非对称性游戏的过程中间,在一个非对称的信息分布过程中间,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我们这两个嘉宾的问题还有点内在的联系性。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数据多是特点,缺点是数据太多。普通的消费者在这个数据的海洋中间如何充分保护自己的权益,一方面,自己要足够的聪明,就是有智慧,像院长说的,要教育。二要监管,为什么呢?再聪明的消费者也聪明不过金融服务的提供者,监管的作用非常的突出,这是一个大家的呼唤。我们会发现,在操作的过程中间就像互金领域的一个笑话一样,就是说当一个消费者面对一个互金公司,就像面对一个我们软件授权的协议,读了很多遍,但是你最后是忽视了所有的东西,最后我同意。这个过程中间,第一方面,我们消费者的权益,处理信息没有保证,第二方面,我们监管的条例,可能在新形领域对消费者缺少一定的保护。比如我们在消费者领域里面倡导群体诉讼的制度安排,群体诉讼的制度安排是什么样的一个设计理念呢?就是说当一个互金机构在充分的大海洋数据的背景下,99%的消费者看不懂,但是一旦万分之一的消费者看得懂的话,可以代替其他9999个消费者和这一家金融公司打官司,打完之后这个利益归大家共享,其实这就是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我看董院长还要补充,您再补充一句。 

  董希淼:我再补充一句,我觉得现在大家对普惠金融认识也有偏差,我前几天在一个群里讨论,以前都批评我们的传统银行,好像门槛很高,理财产品5万元起步,现在都觉得好像1元钱门槛很低,非常好,觉得这就是普惠金融。我觉得这里边有一个误区,其实我们很多理财产品也好、很多投资有门槛,这个门槛是必须的,就是说我们要一个合格投资者的理念,我们比如说买信托,就要100万起步,因为信托这个风险相对比较高,太低门槛任何人都能买,这样可能并不利于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我觉得现在大家自己自身风险识别能力并不是特别强的时候,李总说,在海量信息数据里边很难识别,非对称的,设定一定的门槛其实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风险承受能力相对比较低的这些普通的金融消费者。所以我觉得在座因为媒体朋友很多,我想呼吁一下,我们不要把所谓的无原则的低门槛当作普惠金融的特征,其实这恰恰是不利于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一些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可能对收益要求更高,但是适应风险能力更强的投资者,设定了相对较高的门槛,恰恰是为了更好的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这点我觉得要有一个更理性、更客观的认识。 

  主持人(李麟):我们请赵锡军教授发言。 

  赵锡军:其实我刚才在讲的时候讲了一些对互联网金融在我们国家特殊现象不太深刻的认识,因为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复杂,比如说从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对客户、对投资者、对消费者的金融服务的供应来讲,我们确实有很多地方是满足不了、供应不了,特别是在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个人消费者,而不是机构、不是法人,他们有这种投资的需求,有这种理财的需求,有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需求的时候,我们原来的金融体系,面向法人的,面向企业的,面向机构的,这个供应的体系就难以满足,或者说成本过高,或者说资源配置有欠缺,出现这些问题。现在新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进行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等等,能够有机会、有这个能力来向原来提供原来不了的消费者提供新的服务,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能够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高金融服务德克得性,也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好事情。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怎么样能够把这个好事情办得更好,而不是说超越了公平交易的范畴、超越了最普遍的商业道德的范畴,去利用这种技术、利用这些机遇、利用这些普通的消费者、普通的投资者他风险认知,对预期的判断,不是特别专业的这种缺陷,来为自己牟利。如果是做到这一步的话,我想这个行业、这个行当他的发展可能就没有太多的前途了。当然,消费者,特别是个人消费者、个人投资者,他怎么样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提高自己的风险认知能力,怎么样管理好自己的资产、管理好自己的财富,这是一个方面,是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在当下,在那么复杂的技术情况下,那么复杂的金融产品的情况下,你如果说仅仅靠个人自己去努力,可能还实现不了,达不到,短期内没有可能把自己对风险的认知提高到能够认识到一个复杂的理财产品、认识到一个结构性的产品这种风险的时候,核心的就是你作为管理部门和作为服务的供应商要承担这个责任了。作为服务的供应商,向不同类型的客户来提供服务的时候,就要有对等性的原则,或者要满足投资者适当性的原则,要把你自己所有的信息,尤其是关于风险的信息,理财产品也好,别的产品也好,要给投资者、给消费者说清楚,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作为管理部门,在监管的时候也要有相应的采取的措施进行考虑,包括事先的、包括事中的、包括事后的监管措施,当然由于我们目前互联网金融是市场先发展起来了、业务先做起来了,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已经有大量的沉淀成本在里头了,现在发现了问题,你在治理的时候可能会比一开始直接规范好要花的时间、花的代价可能会更大一些,治理它或者规范它这是一个必然的方向。 

  刚才李麟总提到了在海外、在别的国家采取的做法,投资者的诉讼制度这个安排,我想这也是可以考虑的。但是无论怎么样来做,必须得建立起投资者、金融消费者对他们的一种制度的保障、制度的安排,而不是说放任自流,我个人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方向。 

  作为服务的供应商来讲,既然是依赖于这些技术、依赖于这些数据来设计你的产品、设计你的服务,向消费者来提供,你就有义务、有责任把这个技术和数据方面可能存在的缺陷、可能存在的风险能够消除掉、能够化解掉或者有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而不能说反过来利用这个技术、利用这个数据方面你自己的一些优势来向消费者、向投资者谋求更多的不对等的利益,我想这是不应该的。 

  主持人(李麟):也是说到了大家的心声,大家的掌声就说明你这个表明了一切,我们一个规矩就是,越说到心声掌声越激烈。刚才大家没给邱总掌声,邱总要补充一下,大家准备好。 

  邱寒:补充几句。因为刚才几位都讲到对于消费者的保护,我们是做实物的,其实有很多数据,我们现在服务于2000家不同的金融机构,除了银行之外,我们服务很多家互联网金融机构,我们自己也分析过,不同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服务给不同的客户,他给客户提供的产品到底是怎样的,出于好奇我们也分析过。我们服务的主要是贷款类产品,不是理财类产品,这个贷款产品就更加复杂,因为这个里面怎么样去跟各位用户去收费,怎么收,当你逾期的时候会不会出现罚息,这个罚息怎么计?其实这里面存在非常多的坑。我们的确发现,互联网金融这个产品很多时候非常不规范,尤其大家现在都在手机上去申请,手机小小的屏幕,不管现在6Plus做的有多大,也就是巴掌大的地方,大家可能点开所有的协议去看一看,恨不得用最小的字号写着最小的字,用着一堆你也看不懂的术语,大家基本上发现你不点“同意”都没法进到下一步,这就是现在的现状。所以说到底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空谈说我们要保护消费者,消费者,一方面,我们看到非常强烈的需求,因为即使是在这么不规范的产品情况下,看到我们自己产品的用量,一般来说是某一个消费者要去贷款,互联网金融公司可能到我们这边查一下相应的数据,我们看这个查询量也能够反映出需求,这个增长非常之迅猛,从年初到现在,我们的查询量增长了10倍,这个是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所以说一方面的需求非常迅猛,另一方面里面真的是良莠不齐。我觉得一则,各位还是在使用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时候看一看里面的小字,哪怕这个字很小,还是看一看。另外一方面,金融产品的服务方从来都不应该是一个没门槛的,我们说这个产品可以低一点门槛,可是这个提供方是应该有门槛的,因为你如果没有门槛,当你出了事的时候,即使你有非常好的意愿给客户以补偿,你也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在市场初期的确存在一定乱象,解决这个乱象可能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另外一方面,我们这些更为规范的机构,包括咱们的银行,在提供更为低门槛、用户更为需求的产品上面也应该多花一点力气,只有更规范的这些供应方的时候,客户才有选择,当他需要产品没得选的时候只能去选那些不规范的产品,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双向的。同时,各位同学们大家自己回想一下,因为自己都在用手机,如果你在不同的网站上只用了一套密码,请大家立刻改一改,因为现在信息泄漏极其的严重,如果作为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一个小小的礼物的话,就是告诉大家一个小下的贴士,如果你只用一套账户名、一套密码尽快修改,另外我建议至少两套密码、两套用户名,就是跟钱没有关系的地方一定不要跟钱有关系的地方用一套密码,咱们作为消费者也应该有点自我保护的意识。 

  主持人(李麟):说猛烈一点,这么猛烈。从大家掌声可以听出第一个单元的回答大家还是充分的满意的,掌声还是比较雷动。第一个环节在格局中间我们是肯定了成绩、发现了问题,我们有一句话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为了更留住大家的心,我们马上快速转入第二个话题,我的意见是,我们前面说是四个话题,时间紧张,我们抓紧把要点、干货告诉给我们的听众。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消费者如何判断哪一些机构是有前途的、哪一些机构是没有前途的,从我们在座的嘉宾里面有传统金融的、有侧重于新兴金融的,还有我们客观的第三方教授,大家待会儿都可以谈谈自己的观点,这个问题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跟在座的各位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从自己的业务关系上来讲,你买理财产品,买的不好的单位,可能就血本无归,你把钱存在不好的银行,利率市场化了,存款制度出来了,你可能也会遭受损失。从技术上来讲,我们消费者,特别是中国的消费者,非常的任性,我说一点大家不爱听的话,特喜欢便利,特喜欢免费,天下到底有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个负责任的消费机构应该怎么样去爱护我们的消费者,其实在互金领域我们有一个产品设计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往往互金领域都忽视的,银行是专注的,但是银行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所以大家前一阵非常来气,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银行的门槛要一降再降,银行对大家设置的安全保密措施,像我们邱总说的,安全和便利是一对突出的矛盾,越便利越不安全,你整天门都不上锁,非常便利,但是你家就非常的不安全。我们有一句话说“银行不改革,我们就改变银行”,但是银行改变了我们就要改变互联网,这是一个内在的必然的逻辑,我们的消费者就是谁最爱我们、谁最对我们提供无差异的便利的金融服务我就选择谁,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辩证的看。 

  比如我刚才提到,我们说善意的惩罚机制,现在有一些消费者,我这儿也告诉大家实情,都是“月月光”,他光的程度就是说,他负债过度的杠杆超过了在座各位的想象,最近校园还有18岁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最近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为什么?他的资产负债的概念超乎了我们大家的想象,作为负责任的机构就不应该给这一类的个人或者机构提供过度的融资,要善意的提醒他,你会破产的。其实在美国有一个统计,美国现在43%的人是负债超过了他的财富,这就是他过度消费理念产生的,但是在我们国家是一个储蓄率非常高的国家,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改变了大家的思维、改变了大家的消费习惯,现在过度消费在18岁左右甚至更低的年龄超乎了大家的想象,因为我们的服务太过于便捷。 

  我说的这一段话是提醒我们在座的各位准备更加热烈的掌声,我们要首先看看哪一类机构能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二,我们要考察哪一类的技术会更加符合我们消费者的习惯,特别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如果说有这两个基本的选择,我们打开网银的时候就不像董院长说的,打开网银的时候先看理财产品谁的利率高,利率高的不见得是好东西。互联网领域最高的利率可以达到97%,大家想一想P2P,我看到的,97%是什么概念?你想一想哪一个行业有97%的利润可以让你年收益把本都赚回来,天下到底有没有免费的午餐,现在两个特殊的情况希望大家关注,第一个,我们在所谓的高收益的领域会发现,全国是5000家互联网金融综合类的平台,有2000家现在已经出现问题,用我们金融行业来说,PD违约率达到40%,我们在P2P借贷领域,我们大概有4000家平台,1700家已经出现问题,违约率也是40%几,42%、43%,这么高的违约率是不是对大家消费行为的一个校正,是不是对大家喜欢免费、喜欢高收益、喜欢一点免费的流量、喜欢点开一些不能点开的东西,就是说好奇心和占便宜这种心态,是不是我们在金融产品设计中间要加一些惩罚性的机制,就是要延缓你的这种方式。我当然提这些东西只是提示的要点,作为大家一个相对成熟的消费者怎么判断、怎么跟我们加以进行互动。大家也给我一点掌声(掌声),我要的掌声不是说我讲的有多好,主要是我们听众首先要有士气我们讲的人才会有激情。 

  首先从邱总那边,锡军教授还是作为评判,我觉得上一轮非常突出,基本的互联网存在的三个问题我觉得非常的高度浓缩,我们这次互金整治是六大领域,其实根子上就是三个根源,真是抓的非常准。第一个,互金的基础是大数据,但是大数据为基础的盈利模式的构建它会导致不同的金融机构对科技Fintech的选择,一些Fintech是平台式,平台式就是让你先免费后收钱,最后滴滴一些平台要收钱了,你们怎么想。另外一个模式是点对点分布式,它是通过提高效率和效能来降低单位服务的成本。这两种技术各有利弊,但是导致了不同的选择,最后一类技术还是智能技术,最近是三大类技术,是一个焦点,待会儿我建议邱总和董院长帮我们分析一下,帮我们消费者理一理。第三类技术就是智能技术,就是如何让消费者更偷懒,消费者可以以更傻瓜的方式享受金融服务,不是说你要吃饭,你的手表就告诉你吃不起一顿麦当劳,为什么?你的账户余额只有5块钱了,你想吃怎么办呢?有一个应急带,这个应急带有什么风险,他的利率是多少,会提示你,这种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和平台技术是现在三个方向。哪一类机构去采取这样的技术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待会儿前两位嘉宾会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剖析。 

  锡军院长要从一个制度安排,他刚刚讲了市场有效性,供需和制度安排这方面,我们如何给技术戴脚镣,技术是好技术,但是技术不一定有好结果,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克隆是个好技术,但是克隆一定要戴脚镣,就是它必须有底线,它的底线是什么呢?就是说它不能克隆人。像前面这种技术的发展都有它的便利的好处,但是都必须给它戴上制度的脚铐,这样才能在制度中间更好的服务我们消费者,这就是教授最后的评判。最终的评判是我们在座的掌声,大家掌声响亮就是他们说的好,我把压力马上转移到我们惟一的女士邱总。

  邱寒:的确是压力山大,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刚才李总谈的几点是偏理财端,我的专长在信贷端。平台式的、点对点式的,听起来更像是现在理财做的事情,一则是先把大家的钱拿过来,然后集中起来再去投,一则是需求一一对应可能能印证到普惠金融,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就不随便乱发评论说哪一种更好。

  我自己也是消费者,就说说消费者的观点。我自己不仅有投资理财的需求,同时我爸爸妈妈也有投资理财的需求,前一段时间我爸爸找到我说有一笔存款到期了,想投一点理财,然后他就开始了漫长的搜索过程:先去家门口的几家银行转了一圈,把各家银行的理财利率都抄在他的小本上,比较了一通以后就准备去买其中的一个理财,银行对他说得挺好,看起来也不错。我说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好歹还是金融专业人士,我说你拿一张产品的专业介绍单给我看一下。我看到刚才提到的一个问题,其实不是银行理财,是一个代销产品,单子背后用着很小的字写着本金和收益不能保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我就把小字圈出来,让我爸爸戴上老花眼镜看了半天,他就不投了。

  之后我们就进行了第二轮搜索,到网上理财搜索了不同的平台,最终我帮爸爸找到了合适的产品并进行了收买。

  我想说明的是这种需求是存在的,刚才我们讲到底什么是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金融产品?其实中国消费者当中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需求,比如说像我爸爸这种老年人的需求很简单,他说不需要特别高的收益,但是他需要安全,至少本金是要安全的,在这事情上他需要得到保证。但是当他表达了这个需求去寻求产品的时候,可能没有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应的最准确的信息。他接着又花了很大的力气,做了这样的搜索。我自己是技术出身的,我一致认为技术本没有好坏,就像一把刀既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所以工具本身并没有好坏,关键是谁在使用这个工具,这个工具用于什么样的目的。

  刚才我们在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有未来,或者什么样的机构才符合中国未来的需求。我觉得结论非常简单,像刚才李行长说的话,要有意愿去好好做的正规的机构,其次还得有能力好好去做的一个正规的机构。这些机构可能现在已经很有能力了,业务都做得很好,也有可能比如说便利性或者某一个方面做得不好,这没问题,技术总会提高的,可以找更会做的技术人员把它弥补起来。

  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是讨论这个平台不管是平台还是点对点式的,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看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是否给我们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满足他需求的理财产品,最终在保证他自己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得到了他想要的收益。我觉得作为用户来讲,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包括我自己在理财的时候,需求也很简单。

  当然,因为现在市场上有一点乱象,造成大家想要满足这一点简单的需求不那么简单,我觉得这个时候这反而是我们的技术应该解决的问题。

  董希淼:我觉得应该选什么样的机构给我们普通的金融消费者这个问题很难判断,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机构不靠谱。很简单的一个结论,特别是投资理财领域,如果哪一家机构告诉你它的理财产品是保本保收益的,这家机构一定是不靠谱的,很简单,没有什么更多好说的。现在除了极少数银行有发行极少数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之外,其它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如果产品承诺是保本的,肯定是违规的。包括有一些新金融机构说哪里哪里提供的担保、保证、抵押,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很多是存在问题的。比如有一些平台量很大,有几百亿,它找一家担保公司,能担保多少亿?除了银行少数机构,印出来是保本保收益的,肯定是骗你的。

  李总布置我们要讲一讲什么样的机构是好机构。李总刚才讲的一句话非常好,原来有人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现在银行改变了,我们要改变互联网。

  我觉得银行跟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竞争合作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竞争关系,前两年大家都说得非常多,大家都说传统正规金融机构的饭碗被新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抢过去了,从第三方支付到P2P,再到在线理财,这些类金融机构、新金融机构的兴起,确确实实对银行产生了一些影响,双方之间是存在一些竞争关系的。我们有一些机构也提出要颠覆银行、颠覆传统金融机构,甚至有人提出来银行是21世纪的恐龙。这些说法我并不赞同,现在大家也提得很少了,但是客观地说第一阶段大家确实存在竞争的关系。

  第二阶段是竞合关系,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什么颠覆,什么谁吃掉谁的这种零合博弈的思想现在大家都不太认可,第二阶段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竞争是个单词,合作是个单词,这两个单词竟然造出了一个新词——竞合,所以双方进入竞合关系。

  邱总刚才讲大数据,银行有很多大数据,但是银行的很多数据都是结构化的数据。互联网平台、电商平台也有很多大数据,更多的是非结构化的数据,大家可以合作,将两部分的数据优势结合起来,这就非常完整,这才是真正的大数据。

  所以第二个阶段,包括现在更多的是竞合。

  第三阶段也是更高的阶段,即融合阶段。我觉得到了这个阶段就非常和谐了,就像刚才民生银行洪崎董事长提出的,“金融业是有金融功能的信息产业”,很多银行包括我们银行都提出,我们未来要做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现在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手段,在不断地向信息产业、互联网产业转型,而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借助金融能力,它的金融功能和属性不断地增强,大家最后到一起就不分彼此也很难分出彼此了,那是一个高度融合的阶段,也很难分出谁是新金融、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大家说金融发展到最后就没有互联网金融,这是最高境界。按照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来讲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如果要我讲什么样的机构是好的机构,是有前途的机构,我们中国未来的金融业的版图会出现什么样的改变,我觉得就是金融跟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高度融合的企业会是一个好的企业,会是一个有前途的企业。即传统金融和新金融高度整合,“天人合一”,我期望我们可以很快看到这样的场景,谢谢!

  赵锡军:刚才几位都说得非常好!

  李总给我的任务是从制度建设和监管角度表述。

  我觉得市场的发展,有需求,有供给,有了我们目前很多的消费者、投资者个人金融服务、投资理财、支付等等各种需求,这是市场发展的动力。当然,有了供给,无论是传统的商业银行、传统的金融机构,还是这些新的互联网机构、科技公司等,他们通过自己的资源整合形成自己的产品、服务的供应,满足需求,形成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动力是在座的各位消费者、投资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的供求双方。

  在这个过程中,也要看双方哪方有优势,哪方有不足,哪方处在主导地位,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个主导地位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平等交易。实际上在制度安排上要保证的是交易的公平性,要在事先、事中和事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保证交易的公平性,要建立相应的监管要求,对服务供应商来讲,他处在主导地位,具有优势,需要在保证交易双方公平的时候,他就承担主导责任保证双方的公平,他在自己的服务的供应、产品的设计、对客户风险把握等方面是有主导责任的。

  现在我们的管理也是按照这样的理念设计的,特别是传统的金融机构更是如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对商业银行有各种各样的管理的要求、监管的要求,他们要符合这些管理的要求和监管的要求,它是第一道关,这个制度的建设落在这些机构的头上。

  但是现在来看,对于互联网行业或者对于新金融领域里面,好象主导的责任没有完全落到实处,这些新机构在以各种各样的手段规避逃避自己的责任,可能这是目前需要更好地进行规范和制度安排的地方,这是制度安排的主体。

  另外对于需求者(消费者)来讲,也有相应的要求,你怎么样形成自己的判断风险、认知风险的能力要求,你怎么样通过签合同点开互联网网页的时候,怎么样有相应的能力,这是投资者适当性的制度安排,你不要一味地强调我不愿意有消费的门槛,我不愿意有任何的成本,这是肯定有问题的。

  所以第二方面,对于金融服务消费者的层面讲,他们需要有门槛,需要有一定的成本,这是第二个制度方面的建设。

  归根到底,在这两方不能达到平衡和公平交易的时候,就需要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监管和规范,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是要做的第三方面的工作,包括一旦因为不公平交易、欺诈、服务的供应方过失给某一方带来损害的时候的追诉,包括刚才提到的消费者诉讼,交易过程中我承担了损失,这种损失是由于这种不公平交易带来的,我怎么样弥补和追溯回来这些损失,这方面的制度是必要的,这是我个人觉得目前需要做的工作。

  主持人(李麟):由于时间关系,本来还想留一些时间给台上和台下互动。我建议,第一,大家会后跟台上嘉宾互动,第二,我归纳一下,如果有进一步的问题,我们可以将“炮火”留到会后,与嘉宾进行激烈的沟通。

  今天上午的两部分研讨,一部分是背景,我们提出的问题是“新金融 新格局”,第二部分是我们如何从问题导向完善我们的新金融。通过这两个模块的互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突出的结论: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我们的未来一定会到来。

  体现在三个方面,主要是这三个嘉宾的贡献。

  第一个方面,从全球的发展和全球的ICT治理的角度讲,互联网金融改革的核心就是互联互通。国际上从两个方面进行互联互通。一方面是从制度安排上,我们要像锡军院长说的那样,我们要打通监管的篱笆,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规范的要求、更有效的措施来建立我们互联网金融体系的监管体系。这一次十七部委的整治方案基本都是明年上半年完成,这只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为我们建立国际模式和范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方面,我们要打通技术方面的联通,第一点是我们要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我们国内平台式技术是有前瞻性的,第二点是点对点技术方面,我们在国际视野中是不分伯仲、略微列后的。通过这两个方面和全球的对接,我们将会构筑一个全新的互联网金融的生态,这个生态可以使在座的各位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改革红利——金融深化的红利和技术发展的红利。因为我们的市场是有别于全球其它地区的,我们的消费者是对智能手机高度依赖的一个消费群体,我们的人可以离开家庭、离开自己的朋友,但是就是离不开自己的手机,这是我们的消费者的致命硬伤。大家到国外去看,现在四类技术同步:一些消费者是不用ICT技术,直接到网点的,第二类是用模拟技术,第三类是用数字技术,第四类是用平台+高端技术、智能技术,这四类技术是并行的,但是中国是一刀切的,速度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这些问题说明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到来,这是制度的安排,我们在“补短板”。

  第二方面,我们当前的重点是我们的董院长已经很敏锐观察到的,当前已经不是以技术为导向了,不是以盈利模式为导向了,是以消费者为导向,消费者主权是我们这一轮金融产品开发的重点,我们的开发目标是供需两列,化繁为简。意思是客户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我们要把渣子和泡沫挤出去,发到我们手机上的信息,不敢百分之百说是正确信息,但是可以说百分之八十都是有用的信息。我们的客户体验就是我们管制和各制度、技术、金融机构共同努力的方向,各位消费者喜欢数字体验,我们就让我们的消费者享受全球第一流的数字体验。

  第三方面,我们的未来不是梦体现在我们的技术上,尽管我说的内容是发散的,平台技术、非平台,归根结底是智能技术,有两个方式处理,对称信息的决策和非对称信息的决策,对称信息的决策第一是数据大,第二是数据大且可靠,第三是对称信息的决策。现在消费者不满意的是你知道我不知道,你金融机构知道的信息我不知道。我们第一步做到对称,就是你知道我也知道,你必须让我知道。第二步是非对称决策,消费者非常厌烦了,数字太多了,我不想知道,为什么?大家给我的都是准确的、正确的,我知道的信息超乎我的想象,都是海量的,我没时间去管这住数据,就像我们最近看科幻片,OS1,男主人公最后跟OS1,跟他的电脑谈起了恋爱,为什么?就是充分的信任,他全交给电脑处理了,他爱上它了。

  最后的终极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消费者爱上了我们新金融,但是我们新金融不排他,我们要做到大象无形,无处不在,你喜欢我的时候我就来了,你不喜欢我的时候,你想看不见我的时候,你就看不见我,这就是我们未来的目标。我们未来的目标是“三流合一”,只要你有信息列、应验流,我就可以给你配资金流。第二是你有物流,我就给你配资金流,你的冰箱里的东西从菜市场移动到冰箱,资金就会配套,一旦你的冰箱里没有鸡蛋,我的资金流就会提出建议。第三是我们的金融门槛要一降再降,降到C发端,就是大家可以开银行。

  非常感谢大家牺牲吃饭时间分享我们嘉宾的盛宴,再次感谢大家。

责任编辑:王琛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限购之后房贷还会不会快速增长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一方面可以积极借助个人住房贷款更快地实现买房梦,更好地改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要科学使用贷款等手段,将个人和家庭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一般而言,每月还款本息总和不宜超过月收入的50%,最好控制在三分之一以内。

IMF为何调高中国GDP预测

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的耸人听闻的报道,和IMF所作的“美国经济将强劲增长,中国经济将严重放缓”的预测两相呼应,导致这样的判断在西方大行其道。然而,10月初IMF自己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却无可置疑地证明,IMF年初的这些预测是完全错误的。

港股市场将迎来持续投资机会

随着深港通的推出,沪港深三地统一大市场即将建立,机构投资者将迎来极佳的投资机遇。在国内流动性充裕、资产荒进一步加剧和人民币贬值预期强化的背景下,内地大量资金将加速南下,港股市场短中期将迎来持续的投资机会。

用债转股国企混改可一箭三雕

债转股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契机。以债转股的形式实现国企混改是一箭三雕的举措,既推动了国企改革,又降低了经济的杠杆率,而且还为民间资金提供了一个投资机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