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12:43 新浪财经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

  新浪财经讯 2017金融时报年会暨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颁奖盛典于2017年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开启新时代金融改革发展新征程,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出席并演讲。

  其表示当前技术驱动金融发展已经不再像以往一样持续缓慢,而是变得愈加剧烈和快速,从而催生更高阶的新兴业态模式。狄刚指出了以下几点转变:

  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升了金融技术的能力,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和大数据的提高,数据快速积累和智能芯片发展,深度识别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领域领域取得巨大突破,掀起新一轮AI浪潮。相信未来人工智能在金融场景结合上会越来越有更多的案例,通过人工智能降低金融的可获得性和使用门槛,使之成为融入生活场景的一种服务。

  二,移动金融技术变革扩展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金融机构延伸到台外,手机等移动终端技术迅猛发展使金融服务变成了随身,从而早就了金融的无缝场景化,依靠现代科技手段,移动金融服务范围已经远超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服务边界。

  三,云计算进步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与准入门槛,云计算对金融机构而言具有低费用高灵活性可全局收放高效率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优点,云设施的成熟使得中小机构更加专注于产品服务,有效降低服务成本与准入门槛,金融普惠最后一公里得以打通。

  四,区块链技术创新业务流程实现监管可穿透性。狄刚表示,传统金融中由于多种原因系统间缺乏联通,信息碎片化形成很多孤岛,此外还带来信息寡头问题,需要由中心权威机构制定市场规则,但是容易引发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监管压力。而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特点可以消除市场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性,建立参与方的互信机制,穿透式监管机制。除了助力监管科技以外,由于区块链可以实现信任与价值传递,商业应用优势明显,利用其分布式记帐不可篡改,多方协作机制,在票据领域,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场景。

  五,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成熟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在政府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金融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是支付体系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除二带支付系统以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银联网联平台建设以及近年来商业银行非银支付机构也积极参与到移动支付建设。二是金融科技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日趋完善。三是互联网科技企业兴起带来了丰富的人才和技术。四是多层次资本环境助力金融科技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

  狄刚还指出,需求侧拉动下的金融科技创新,新时代的金融只有服务实体经济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当前80后,90后等新生代正逐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线上用户逐步成为GDP主要贡献者,数字化科技化的手段更契合新生代需求。“因此从需求侧来看数字经济时代,现代科技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金融科技也是实体经济的刚性需求。”

  一,数字经济时代提质增效的需求,狄刚表示,全球经济正从工业经济迈入数字经济时代,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再生产具有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特征,从而为传统金融服务和功能提出新的要求。移动支付,网络融资,智能投顾等金融科技传统金融服务在科技支撑下,当前金融科技在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助力经济体制增效,例如央行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生产系统,实现票据价值传递的去中介化,从而消除票据市场中介乱象,为企业票据管理和交易提供更有效率更节约成本更安全的模式。

  二,共享经济时代金融普惠的需求,长期以来农村偏远地区一直是难以得到现代金融服务,如何成功跨越各类金融鸿沟,让广大消费者享受高效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成为新时代金融发展的重大命题。应用金融科技一是可以重塑金融服务流程,二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防控风险,三是最大限度延伸金融机构服务边境,促进普惠与公平,互联网公司的不懈投入,人口逐步的老龄,以及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科技快速革新带来的技术亲民,普及,应用和可获得性能够很好的打破二八法则,服务长稳。

  三,企业经济时代消费升级的需求。当前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追求消费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消费者更注重体验式消费,更强调商品和消费需求的满足度,金融科技发展为提升金融消费者体验创造了有力条件,一是为消费者提供投资和消费体验,二是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智能的理财服务。

  四,绿色经济时代产业转型的需求,十九大报告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传统金融依靠人力物力网点消费模式,消耗资源较多成本较高,数字货币有效减少纸币运输存放环境成本,数据经济时代到来催生了货币形态再一次革命,将从功能效率成本等方面有效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刚性需求。

  五,开放经济时代全面竞争的需求,根据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我国将扩大金融对外开放,面对即将到来的全面开放竞争金融业制度上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破除机制障碍,在业务上则需加快创新转型和能力建设,培育核心竞争力,为此金融科技是重要的实现手段,在迎进来方面金融科技有效促生我国传统模式变革,在走出去方面金融科技有助于我国金融机构重组,创新金融产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方位综合服务体系,做好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服务工作。

  谈到金融机构如何面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机遇与挑战,狄刚认为,一是要积极拥抱主动作为,金融科技是金融行业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利器,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到这不是零散断点的,积极拥抱科技金融革命,提高金融产品水平与服务能力。

  二是要循序渐进防控风险,对于新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金融机构应循序渐进,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头脑发热盲目跟风,尤为要注意披着技术外衣的伪金融。金融科技带来的不是说风险更低了,而是风险更高了。混业跨界套利带来的模糊性难以穿透,非法收集不恰当使用数据带来的客户隐私保护问题以及数据被窃取泄露的安全风险,为此金融机构应该及时预警处置风险,金融科技的风险免疫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要理顺机制,加强投入。狄刚表示,金融科技的应用是一个大投入大产出的过程,因此金融机构要理顺机制加强投入一是顺应金融科技发展特点,推动组织架构扁平化打破传统上的机制约束,实现战略组织流程方面的变革,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做好技术人才文化的相互融合。二是树立金融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根据金融科技发展情况结合自身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适合的金融产品,三是做好不断投入的长效机制,做好能力建设和资源储备。

  四是夯实基础理性务实,狄刚称,金融科技目前尚未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主导优势,无法改变金融基本功能,“专业性和复杂性并不会因为金融科技出现而改变,不能为了金融科技而科技。”他指出,任何金融科技创新若要成功需要满足两个前提,一是有明确需求应用场景,二是解决方案比现有的成本更低廉更应用,因此金融机构不能赶技术时髦,而是应该夯实基础理性务实,让金融科技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

  五,开放协作合力共赢,一是学会借力开门合作共同营造生态,一方面金融科技处于快速迭代过程中,与科技公司相比传统金融公司不具备比较优势,借用外力往往能够事半功倍,通过优势互补可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率,二是加强能力建设依靠但不依赖,尤其核心业务方面,以及涉及到数据资源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敏感领域要做到自主可控。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