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11:18 新浪财经
改进咨询联合创始人、首席顾问顾立民 改进咨询联合创始人、首席顾问顾立民

  新浪财经讯 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26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于2017年11月15-17日在北京举行。改进咨询联合创始人、首席顾问顾立民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对话实录:

  姚凤鹏:我跟顾老师认识时间特别长,他是我们咨询业的前辈,顾老师在美国生活工作了很多年,我今天问您这个问题,因为咱关系比较熟,稍微苛刻一点,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由需求改变所推动的,今天我们既然谈中国式管理,就意味着可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觉得西方的管理不太有用了,西方的管理走到末路了。顾老师在美国工作生活这么多年,研究美国很多管理思想理论,到底西方这套东西是不是真的没招儿了?我们在今天还能向西方在管理层面上获得怎样的吸收和借鉴?我们也请顾老师给我们做一个分享。

  顾立民:感谢,姚老师这个问题确实挺尖锐的。今年我们改革开放四十年了,我们学习西方的很多先进管理理论,改革开放很好,企业发展很快,我们也受益很多。但是到了现在这个历史节点上,作为我们这代人又要重新思考,上辈人肩负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我们这代人是不是还要再重复他们的老路?就是无限制地引进,这是我们面对的挑战,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因为我们这代人要承担起这代人的责任,再传给下一代。我们这代人承担的责任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一个感恩过去,立足现在,开创未来的历史使命。

  西方的管理理论学了那么多年,也不能下一个定论,因为给一个绝对的回答,我觉得也比较武断。任何的企业在不同的行业,有它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它自身的历史,有它自己的产品,所服务的对象,还有所处的地域文化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思考,这代人要思考中国式管理到底是什么样子?台上几个人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你们每个人在你自己个人的心中,你对中国式管理的定义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答案。这个答案是我们每个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对领导负责、员工负责,上有领导,下有员工,前有合作伙伴,后有供应商,我们要对所有人负责,这是这代人每个人都要想清楚的责任。

  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进行很多思考,我们认为中国式管理肯定有它的特点,我是从美国移民回来的,我回来也有十三年时间了,我真是移民回来的,我可以不回来,但是我非常爱国,一定要回来。十二年前多移民回来以后,这个比较诙谐的说法,确实也是这样的。我一直在探索中国式的话题,中国式企业管理之道,我们究竟从西方借鉴什么,又可以在中国发展什么。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研究,我们从西方需要学到的东西太多了,到今天为止大家也知道,对于外企来讲好像是鹤立鸡群的一群人,跟我们不搭嘎,今天有多少是外企来的,大部分是民企来的,为什么外企跟中国不一样?也都是中国人,管理,管理的机制和背后的管理逻辑。为什么西方的企业能够有那么多的百年企业呢?而中国企业却很少。西方很多小的企业,小行业,但是有大企业,为什么他们可以传代呢?我们也希望,每个企业拥有者都希望企业能够长治久安,所以我们发现一定要找到那个管理的底盘的逻辑。

  在这个底盘的逻辑上,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好的企业都是做事情的科学性和做人的哲学性的结合,做人的哲学性包括领导力、人才发展等等,发挥人性的东西。但是发挥人性的东西是有基础条件的,管理的逻辑,我们新出这本书就叫《管理的逻辑》,现在已经加印好几次了。管理底盘的,做事情的,这件事情不靠张总、李总哪个关系者,而是这件事情本来应该怎么去做的那个管理逻辑,我们有没有搞清楚,只有那个东西才是传代的,才是可以保证企业能够长治久安的去可持续发展。

  不然的话,由于我们过去看过很多西方企业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我们现在是在补课,补过去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经济规律的课,由于我们的底盘逻辑没有打准,或者基础没有打好,后来就会发散,我们会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补足底盘设计上的漏洞或者是缺陷。叫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就是这个道理。世间万物都是有规律的,经济的运行也是有规律的,我们一直讲法治不能讲人治,那么法到底是什么呢?规律,就是不以个人的喜好为转移的,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它都存在,只不过我们做不做是我们个人选择的问题。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