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6日16:3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由财新传媒主办的“第八届财新峰会”于2017年11月15日-1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改革再出发”,中国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出席并演讲。

  于学军表示,近年来,围绕我国金融业“脱实向虚”的话题很多,资金不愿意到实体企业中去,产生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现象,“问题年年讲,年年解决,年年解决的效果有限”。

  他认为是两个因素造成的,第一,我国传统制造业投资环境已悄然发生重大变化,比较成本优势显著下降,不仅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在技术及产品质量上的竞争压力,而且也出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竞争,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背腹受敌。使得人们曾经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中国制造”、“世界工厂”、“中国价格”等词汇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际经济长期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下,为了应对危机,我国出台了两轮政策,第一是2009到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第二轮是2015到2016年最为突出,两轮刺激政策的特点是货币信用大规模扩张,形成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这一点,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便可见一斑,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2009年比重是25.6%,到2015年已突破8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的问题是货币信用过多过快膨胀,容易形成资产泡沫并使债务率水平持续上升,积累金融风险,并有可能越来越大,这种状况反过来对经济增长构成新的矛盾和风险。

  而在此时,人们普遍发现制造业的投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先中国制造很赚钱,民营企业热衷于实业投资,争先恐后的进行技术更新改造,不遗余力的扩大产能,现在全难乎其难,不仅国内面临饱和的问题,而且出口不易,国际市场对中国的需求“胃口不大”。同时,中国制造已变得利润单薄,不少企业面临亏损,大中企业中就逐渐产生所谓的“僵尸企业”现象。

  于学军分析称,在这种情况下,众多实体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利润丰厚的房地产开发和金融业等领域,热衷于投机和“挣热钱”,出现了“脱实向虚”的现象。

  “如果金融的发展离开经济这个基础,金融便会成为无源之水,这是一个常识,所以我认为简单地说金融业脱离开实体经济脱实向虚根本不能成立”,他补充道,“如果资金仅在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拆借、融通,那金融业便无利可图,资金只有进入实体经济才有利润来源,事实也如此,如果不是资金未进入实体经济,我认为不是虚拟经济不愿意进入实体经济,而是不愿进入制造业企业,他们都投入到了房地产平台等,否则遍地开花的房地产又从何而来呢?”

  当前,传统制造业无论是面向生产制造的投资类产品,还是面向大众的一般消费品,均出现了产能过剩、市场饱和现象。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强烈冲击着传统制造业,出现了淘汰升级、整合、迭代等现象和说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不断创造出来,出现了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所谓五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制造产业。然而,“所有新的技术、产业产品等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空间巨大,想象力无限,但是同时却面临着明显的不确定性,收益与风险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于学军表示。

  他分析称,一方面是传统制造业产生的大量的不良信贷,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另一方面就是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前景、效益、风险等难以准确判断、度量,这对银行业的业务发展和风险管控等都增加了新的难度。

  在谈到宏观经济时,于学军表示,宏观经济政策结构出现重大调整。在货币政策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由于人民币长期面临持续的升值压力,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依靠外汇占款,吸收外汇的同时存储相对应的人民币,2008年之后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我国原先稳定的基础货币投放模式开始变得动荡起来,尤其是2014年之后,由于人民币出现贬值趋势,我国基础货币发生了重大变化,补充抵押贷款、逆回购成为重要的工具,其投放货币的规模越来越大。

  “由收购外汇资金和大量使用新型货币政策性工具投放出去的信贷资金表面看并无二致,但是实际上大不相同。外汇资金主要来源于市场主体,其所投放的信贷资金自然主要回归于市场,多属于实体企业。而新型政策性工具投放的信贷资金,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进行操作,大多在金融机构之间进行流转、流通,最终投向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市场开发等“,他表示。

  在财政政策方面,除了中央财政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以及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之外,重要的是推出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和重点建设基金的阶段性政策。重点建设基金的目的在于解决地方投资项目的资本金不足问题,大部分由地方政府担保或者回购,也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负担。

  “这三方面的政策相互联系配套,直接效果是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释放出来的资金大部分进入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并由其组织社会投资活动,但是背后却引发信用货币的扩张,形成房地产热潮,导致资产出现泡沫化现象”,于学军认为。

  我国货币信贷虽然大量投放,但是很少能够进入实体企业,大部分流入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房地产,结果导致中国的货币信贷结构裂变,货币的真实购买力下降,人民币出现贬值压力,出现资本外逃和转移资产的现象。并且这样的效果还会使货币产生一个稀释效应,导致众多实体企业的自有资金变相贬值,使其资金流动更加捉襟见肘,从而出现大多数实体企业补充速度赶不上资金贬的速度。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