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1日13:53 新浪财经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17北京年会”于8月19日举行,主题为“金融风险防范与财富管理市场发展”,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出席并发言。

  他认为目前一部分人对于新周期存在一些误解,例如认为新周期是需求的复苏,认为到2019年大家将会看到新一轮产能扩张;有观点认为这次产能出清是供给侧改革导致的。

  也有观点认为新周期一定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经济结构。任泽平表示这是不对的,“不要混淆了周期和转型,”任泽平认为,周期就是周期,它就是一轮从复苏、繁荣、衰退到萧条的循环,它并不意味着每次都有经济结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不要歧视传统行业。

  而且在2011年,2013年,市场上有很多著名的分析师预判新周期,结果都被证伪。“现在回过头来逻辑是非常清楚的,”任泽平表示, 因为在2011年我们处在上一轮产能扩张的尾声,所以那个时候喊新周期一定是错的,但是经济差了六年,在今天喊新周期是对的。“因为经济差了六七年了,新周期要来了。”

  也有观点认为新周期意味着改革任务完成了,任泽平认为这是一种误解,他指出,中国的改革其实还有很多,比如金融去杠杆,财政整顿,社保体系,放宽服务业等等。

  最后,他表示要看到供给出清是新周期的政策含义。“以前很多人认为我们老说中国经济要拐了,是在传递社会负能量,但是在现在来看,当时是中国经济很大的正能量。”如果你意识到中国经济增速要放缓,就不要刺激房地产,很遗憾,北京过去房地产市场上涨7—10倍。

  “政策一定是根据现实来的,如果你对经济运行把握错误,你的政策一定是失败的,而且可能会放大经济波动,它的政策含义就是市场已经靠自身的力量企稳出清,经济L型。”在这种情况下, 货币政策应该保持中性稳健,防止再次刺激房地产。任泽平认为,三去一降一补是新常态,大方向是对的,“对公共政策的批评我认为不应该有洁癖。”此外,这也表明中国不应该再回到过去粗放式发展的道路,也就是新周期也蕴含着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式发展新的发展道路。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任泽平:既然主题叫新形势,关于新周期的讨论,我们提出来以后,在市场上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我用15分钟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对新周期的理解。

  大家知道,经济是有周期波动的,在周期波动的背后,它不仅是一个技术过程,也是一个人性的轮回。它有很多的周期,库存周期,产能周期,创新周期,房地产周期,债务周期,杠杆周期,金融周期,跟我们投资影响最多的主要是库存周期和产能周期,一个是短周期,一个是中周期,一般来说,产能周期包含三个左右的库存周期,库存周期主要影响短期波动,产能周期影响中期的趋势。我们说大类资产配置,按照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不同的资产是有相对收益率的表现,那么投资始终背后核心是预判周期的阶段。

  今天我们讲的周期叫产能周期,它的维度大约在6—11年,一轮产能周期非常重要,一般它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经济繁荣的时候,企业家都很乐观,认为自己做出投资决策的能力高人一筹,所以这时候你会看到产能的扩张以及随后的产能过剩。进入到第二阶段,产能过剩以后,供求格局恶化,这时候进入漫长的通缩。中小企业退出,大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这时候出现供给出清,进入第三阶段,可以看到行业大幅度提升,这时候会看到胜者为王,供给需求重新平衡,修复资产负债表,也为新一轮产能扩张积蓄能量。随后进入第四阶段,企业盈利能力改善和资产负债表修复,最终还改变企业家预期,这时候会看到新一轮产能扩张,一开始带动需求,后面增加供给。其实主流经济学家对于产能周期影响非常多,当然还有一些放大因素,比如抵押信贷,包括人的情绪,一些货币因素,还有其他一些放大的因素。虽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经济周期波动性关联性正在越来越强,我曾经带着一个徒弟,他们发现全球处在新的设备扩张周期的启动,这将会对中国制造带来一些改善。同时我们看到欧洲经济复苏带动中国出口,去年中国出口增长-7,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长8%以上,我们重点看一下中国这轮产能周期,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大致经历了四轮产能周期。

  2017年前后,我们正站在第五轮产能周期的起点上。我们看到第三轮产能周期始于2011年前后,在2007年进入下滑期,08年金融危机本来是应该进行产能出清的,但是因为我们有一轮4万亿刺激,所以我们看到进一步堆积了产能过剩,产能出清被推迟了。随后2011年我们进入产能投放尾声,在2012年以后我们才步入漫长的产能出清。我们可以看到在2012年到2016年,由于产能过剩需求低迷,中国经济长达54个月的通缩,所以这时候会看到弱势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淘汰,市场在2012年以后已经自发的开始出清。在2016年,时间到了2015年12月19—21日,中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任务,“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放在首位,到了2017年可以看到这一轮产能出清是加速了,提前了,程度加大了。在2014年、2015年,全球产能出清和去库存来看,在2014年由于美元大幅走强,中国经济需求衰退,随后2016年周期品价格上涨,它是库存周期和产能周期的叠加,中国从2012年以后出清,经过四年的出清叠加了2016年以来的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的压力。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行业已经开始产能出清,进入到一个行业集中提升,胜者为王,强者更强,新5%比旧8%好。钢铁、有色建材、中游行业的投资也是大幅下滑,甚至负增长,下游化工、造纸投资也是大幅下滑,甚至负增长。

  我们可以看到在化工、造纸、玻璃、水泥、有色、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在过去六年当中,大量中小企业退出,落后产能淘汰,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去产能接近尾声的时代。我们在很多行业都看到了这种微观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再也不能对它视而不见。我们看到龙头企业正在通过规模效应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节省成本,设备更新,研发投入,提高环保标准等建立壁垒和护城河,建筑、房地产、造纸、商贸零售甚至包括互联网,包括家电我们都看到了行业集中度的大幅提升。龙头企业资产负债表在修复,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一轮的产能出清,从去年到今年企业盈利持续改善,大家新产能放不出来,为什么?因为银行对两高一剩行业限贷、环保普查,我们甚至看到了这几年少有的供求缺口,因为每年需求有10%增长,但是供给在不断下滑。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8%,出口增长8%,消费增长10%,基建投资增长16%,但是产能投资只增长5.5%,所以供求缺口所带来的压力一定是价格的上涨、企业盈利改善以及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我怀疑到2019年前后,如果我们政策不调整,2019年前后大家将会看到部分原材料短缺。2004年我们出现过电荒,也是跟当时背景相关的。

  所以对于新周期目前市场存在一些误解,在我们喊新周期的时候,大家看到今年周期品波浪壮阔的上涨是非常震撼的。我总结为八大误解:

  第一,有人认为新周期是需求的复苏,我们强调的是供给出清新周期。我怀疑到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大家将会看到新一轮产能扩张。

  第二,有观点认为这次产能出清是供给侧改革导致的,我再次强调,新周期是供给侧改革和市场自发出清的叠加。另一个可以佐证的证据,我们看到供给侧改革主要是钢铁、化工、煤炭,但是在玻璃、造纸等行业也可以看到行业格局积极改变,我们也看到了它们进入了胜者为王、广义周期上涨、企业盈利改善和资产负债表修复的阶段,而且靠市场自发出清,它的行业格局是不可逆的,也就以为这个行业资产负债表修复持续性比较强的。

  第三,认为新周期一定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经济结构,我认为不要混淆了周期和转型,周期就是周期,它就是一轮从复苏、繁荣、衰退到萧条的循环,它并不意味着每次都有经济结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不要歧视传统行业。

  第四,有人认为新周期是产能的扩张,我强调的是我们处在第三阶段,大家还没有看到产能扩张,而这个格局对现有企业是最好的,因为他们在收割这个市场。

  第五,在2011年,2013年,市场上有很多著名的分析师预判新周期,结果都被证伪。现在回过头来逻辑是非常清楚的,因为在2011年我们处在上一轮产能扩张的尾声,所以那个时候喊新周期一定是错的,但是经济差了六年,在今天喊新周期是对的。我曾经在市场上参与过三轮论战,第一轮是2016年,我们当时提出增速放缓,当时PK对象是未来中国还可以高增长。然后是2014年我下海,当时我们提出5000点不是梦,当时也是引起了广泛争议和论战,和今天一样,我是少数派,但是我仍然旗帜鲜明,当时很多人跟我PK的观点说,任博士,熊市已经五年了,哪来的牛市,我就告诉他,正是因为熊市五年了,牛市要来了。今天同样的观点也是,很多人认为经济已经差了六七年,哪有新周期,今天我正式说的是,正是因为经济差了六七年了,新周期要来了。打个比方,就好像一个人经常失恋,当真爱来敲门的时候,不相信爱情,这就是这轮新周期的情况。

  第六,有观点认为,市场自发供给出清和供给侧改革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对下游挤出,提升了成本,我觉得过去行业亏这么多年,人家赚一两年钱很正常。

  第七,有观点认为新周期意味着改革任务完成了,这是一种误解,中国的改革其实还有很多,比如金融去杠杆,财政整顿,社保体系,放宽服务业等等。

  第八,供给出清是新周期的政策含义。以前很多人认为我们老说中国经济要拐了,是在传递社会负能量,但是在现在来看,当时是中国经济很大的正能量,如果你意识到中国经济增速要放缓,就不要刺激房地产,很遗憾,北京过去房地产市场上涨7—10倍,所以政策一定是根据现实来的,如果你对经济运行把握错误,你的政策一定是失败的,而且可能会放大经济波动,它的政策含义就是市场已经靠自身的力量企稳出清,经济L型。所以货币政策应该保持中性稳健,防止再次刺激房地产。二、市场自主出清证明了市场的伟大,三、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是新常态,大方向是对的,对公共政策的批评我认为不应该有洁癖。中国不应该再回到过去粗放式发展的道路,也就是新周期也蕴含着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式发展,新的发展道路。

  最后未来更多依靠市场化和法制化方向推进供给侧改革,同时在去产能过程中,公平对待国企和民企。这是今天给大家报告的主要内容,结论就是四句话,供给出清新周期是产能周期第三个阶段,它描述的是供给出清进入尾声,行业进入胜者为王,企业盈利改善,资产负债表修复,为新一轮产能扩张积蓄能量的状况。经过过去六年多的去产能、通缩和资产负债表调整,我从事17年宏观经济研究,从来没有像今天深信,我们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我们在2010年提出增速换挡,2015年提出经济L型,2016年预判中国经济见顶,2017年提出新周期,这几个判断是一以贯之的。第三,近期关于新周期讨论出现行业研究员普遍反对、行业研究员普遍举证的现象,宏观研究应该多做调研,少闭门造车。期望这场新周期避免中国式辩论,以掌握绝对真理自居,人身攻击,上纲上线,娱乐化,情绪化。我们一起推动研究的进步,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