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07日10:21 新浪财经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

  新浪财经讯 “2017杜克国际论坛”于4月7日在昆山杜克大学举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出席并演讲。

  按照现行的二氧化碳排放速度预测,2060年前后,地球会出现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严重干旱,很多物种将会灭绝。若要避免此种现象的出现,则现行经济发展结构必须转变。具体到我国的情况,第一,重工业占比相当高,而重工业单位产出导致的空气污染是服务业的九倍。第二,常规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例为67%,清洁能源占比只有13%,燃煤产生的空气污染是清洁能源的十倍,第三,交通运输结构中,地铁出行仅占到7%,而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纽约、新加坡等等地铁出行的比例达到70%,“这个结论很明显,要改变污染性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二氧化碳排放过多的状况”,马骏表示。

  “改变污染型的投资结构”是马骏关注的问题,在他看来,污染型的投资结构事实上是由对污染投资的激励机制所造成的,“过去污染性的产业、交通运输模式、资源可能太赚钱,所以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而清洁、绿色的产业、交通运输模式和能源项目不太赚钱,吸引不了足够的资金”,“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引导更多的资金进入到绿色产业,包括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等,这些都是在我们绿色信贷的目录里所重点强调的绿色产业”。

  在阐述绿色金融体系的达成目标时,马骏归纳为三个,第一,要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与融资可获得性。第二,降低污染性项目的投资回报与融资可获得性。第三,强化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偏好。“事实上我们可以构成一种环境,使得企业和消费者都来共同补贴绿色产业的发展,而不需要完全依赖于政府”。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5年9月提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此后2016年8月包括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改委、环保部等在内的七部委共同发布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包括: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用财政贴息支持绿色信贷;建立绿色担保机制;再贷款支持绿色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压力测试;发展绿色债券市场;建立绿色股票指数;发展绿色保险制度;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

  在国际合作方面,马骏表示,去年的G20杭州峰会,在中国的倡议下把绿色金融纳入了议题,而且发起成立了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提出了在七个方面共同推动全球的绿色金融发展,并写入G20峰会报告,形成了全球的共识。此外,还在“一带一路”的绿色化,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到境外,尤其到伦敦发起绿色债券,在中法合作中推动环境信息披露,建立中美绿色投资基金等等都有所作为。“这些领域的国际合作会为金融机构带来机遇”,马骏表示。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