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6中国智慧城市年度论坛”于7月2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郑爱民出席并演讲。他表示,智慧城市是要靠技术和政策、体制机制,两个轮子来进行驱动的城市。技术除了认知计算这个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之外,其它的技术基本成熟。但是政策、体制机制还差得很远。
以下为会议实录:
郑爱民:第一是很感谢大家,来一块分享中国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的一些理念。
第一个,关于新型智慧城市的认识。
我们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具系统,它牵扯到人、家庭、社区、企业,以及城市,甚至还有城市群,以及国家,到地球。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圈。那么智慧城市,我们的观点是单一城市的智慧不是智慧城市,它一定是要和周边的城市发生联系,甚至要和全国其他的城市产生联系,这样的话我们认为才能够达到智慧城市。这是一个我们的观点。
第二个,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在未来建设中它是一个网络空间,那么在这个里面,我想我们这个里面有很多的智慧树,其中政府这个板块它掌握了我们从出生到离世,中间我们所有的一些信息。那么政府所有的办证,一些其他的要惠民的这些事情,都在这个空间里面得到体现。
第三个,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一个数据的总和,这涉及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来我们的物体,我们的人都会有一个标识,当这个标识和人的行为,和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融合的时候,它会产生巨大的效应,那也就是大家谈的数据,大数据,实际上我们不要忘了,我们现在注重大数据的时候,我们过去传统的结构化的,比如说小数据,精确的数据我们也得用。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间我们要进行统筹,我们要按照习主席的要进行整合,开发城市管理数据库的理念,建设城市的数据,这是三个观点。
最后还有一个观点,新型智慧城市不像过去的智慧城市,是一个靠技术推动,甚至应用引领的一个城市。那么它是要靠技术和政策、体制机制,两个轮子来进行驱动的城市。实际上在我们现在技术,除了我们的认知计算这个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之外,其他的这些技术基本成熟。但是我们的政策,我们的体制机制和之相比还差得很远,我们没有数据的保护机制,没有数据的交易机制,也就是说所谓的保护,哪些是该政府保护的,哪些该企业保护的,这些我们都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因此我们都是在不断地摸索和前进之中。这是我们对新型智慧城市的一个认识。
第二个我讲讲新型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我们在现实社会中间,我们的各个企业都有它的基础架构,都有它的平台。我们的政府过去各个委办局建立了很多信息系统,它们的资源之和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在很多城市已经能满足当前或者后面一段时间的要求,但是这一块的资源整合,我们做得不是特别好,都是各自为政,建设一系列的系统烟囱、技术烟囱、信息烟囱,这样我们的业务,我们日常的工作便捷性做得不是特别好。我们未来在系统架构方面,我们认为应该有三层的架构,这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第一个,它有一套完整的或者统一的、共享的信息基础设施。这里面涵盖了互联网、物联网,那么在互联网里面有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内网,这些网络能够在政府的指导下,然后进行建设。这就是智慧城市的网络问题。
第二个,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它的资源平台,也就是计算成熟这一块的平台要进行统建共享,不能像过去那种分散建设的模式。
第三个,政府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中间的,现在称之为PaaP平台,我们称之为通用功能平台。优化整合,打通信息壁垒,实现业务流程的重组,提高效率。
第二个政府平台还应该承担对接企业,对接市民,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民生服务,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对企业交易数据,使得企业获得开放数据带来的优惠。同时能将企业的数据为政府所用。
第三层开放应用,像新加坡的同志说的,我们要做成一个货架提供给城市的使用者。最后,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们有多种模式。由过去主导的模式逐渐向PPP模式转换,这样的话各个企业在这里面承担不同的角色,共同携手促进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