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9日09:42 新浪财经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张望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张望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联盟主办的“2016中国智慧城市年度论坛”于7月29日在北京举行,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张望出席并演讲。他表示,建设智慧城市要以人为本,围绕老百姓的需求,立足服务市民生活,企业经营和政府管理,构建面向百姓的全程、全时的在线服务场景,在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以下为会议实录:

  张望:尊敬的李铁主任,李维森副局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二届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和2016年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局向博览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长期支持网信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

  近日中央刚刚印发了国家信息化战略纲要,纲要要求践行新的发展理念,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希望能让信息化造福社会,造成人民。在战略纲要里面不仅明确了十年未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同时对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应该说为了更好的统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我们网信办、发改委联合有关部门建立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部际协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国标委、发改委、网信办联合印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也是希望解决现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缺分类指导、缺标准规范、确评价指标等问题。同时在国际的标准化工作方面,有关单位申报的ICT参考框架和指标,也获得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联通过,这也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影响不断提升。

  大家注意到今年4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这也为我们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我感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智慧城市首先围绕老百姓的需求,立足服务市民生活,企业经营和政府管理,推动网络富民、信息惠民、服务便民,发展互联网的一体化服务,推动服务向单一、单向、分散化,向一体化互动式、综合服务的转变,构建面向百姓的全程、全时的在线服务场景,在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第二,坚持技术和机制双轮驱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一手抓新技术应用,一手抓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利用新型信息技术发挥互联网+的动力引擎作用,把应用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打破信息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减少治理孤地,切实提高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坚持分级、分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是从零开始,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不能简单的推倒重来,更不能盲目复制,千城一面。要根据城市功能、地理区位、因地制宜推进。推动各地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第四,坚持安全发展,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把安全建设贯穿信息建设始终,以安全促发展,以发展保安全。

  下一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纲要,努力把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此次智慧城市博览会汇聚了很多地方的最佳实践,有助于推动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借此机会祝博览会圆满成功,祝智慧城市年度论坛取得丰硕成果。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香港证监会“夺权”港交所?

不论哪一个监管机构主导上市审批,提升港股市场素质最终仍需落实到企业管治的改善和规范中来。改革上市架构,在推动改革的漫漫长路中,只是第一步的尝试,未来无论法律条例的修改,监管和执法的加强,还是投资者教育的改进,无处不关键,也无处不艰难。

商务部为何棒打“美年大健康”

假如商务部这一大棒狠狠砸下来,不是打蔫了“美年大健康”,而是窒息了中国医疗市场健康发展的活化因子、消解了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市嘲供给侧”改革能量,中断了医疗服务市场多层次需求与多层次供给的有效循环。

华润才是结束万科宫斗的钥匙

很久以来,华润并没有太多的声音,可能是囿于央企的身份吧。但王石主动敲门来了,华润该如何表示呢?一扇门关上,另一扇门快要打开了!

日元为何能成为避险货币?

半年来,日元对人民币的涨幅已接近30%,促进了人民币在没有对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有序释放了对一篮子货币的贬值压力,并通过改善贸易条件推动了中国出口的企稳。在日元币值趋稳之后,一旦美联储加息预期重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可能再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