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国学:中国式商道新外衣(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 12:24 中国经营报

  中国商道的指路灯?

  事实上,针对国学的复兴,从来不乏反对声音。

  曾出版《中国式管理》一书而蜚声内地港台的曾仕强就遇到了不少质疑。

  曾氏的中国式管理有“三大主轴”。

  “以人为主”主张因人设事,事在人为,唯有以人为主,才能把事情做好。在此意义上,中国式管理可谓人性化管理。

  “因道结合”认为制度化管理不如以理念来团结志同道合之士。达成共识,大家才容易同心协力,聚沙成塔。

  合理解决要靠“依理而变”,而非一定要“依法办理”,由此,中国式管理亦即合理化管理。

  对此,质疑者称,8小时工作、每周休息制、劳动保护等当今世界人性化的管理成果,皆是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成果。如这一切皆靠“儒家思想”指导的“中国式管理”来实现,《狂人日记》中几千年中国历史为何只能总结出“吃人”二字?还奢谈什么“人性化管理”?

  在因道结合和同心协力里,“道”仍是虚幻高调。而西方关于凝聚、激励人心的理论早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从人性的基本规律出发,无论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茨博格双因素理论,还是当今的企业愿景,都有具体实践模型以及实践检验和日趋成熟的修正。

  至于“依理而变”,归根结底是“合理”优于“合法”。事实上,无论美式还是日式管理,皆在追求“合理”。而且,合理的核心问题在于“理”该由谁、依何种标准、走何种流程判定。

  但《中国式管理》全书中找不到一个案例。

  对此,曾仕强在序言中承认,中国式管理原不过是中国式管理哲学,并没有发展出一套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管理的管理科学。

  已出版“三为”、“四治”和“八论”15本东方管理学著作的苏东水表示,从微观角度来看,我们的确需要把目光聚焦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要从现实出发,寻找中国企业的文化、管理和经营之道,总结出带有某种普遍性的中国式管理思想。而现在这一方面的总结还不够,还比较零散和表层。中国企业的管理之道与

传统文化的深切关联还没有得到真正确认,更缺乏深层解读。

  “不能先定性,应先定量。一桶米里浇了一杯水,米湿了一点;一桶水里倒了一杯米,水里有一点米。这是由定量而最后得出的准确定性。难道一桶水里有一杯米,就能说那是一桶米吗?或者一桶米里有一杯水,就能说那是一桶水吗?首先必须定量,由定量推出定性,才是科学。我国历代商业都受挤压,极不发达,形不成自己的体系,因此我国商业思想、伦理的构建和成体系,任重道远。”卓达集团总裁杨卓舒是坚决的借国学构建商道的反对者。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也认为,国学尤其是儒家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说得好听、做得远远不够。中国企业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价值观缺失,君子爱财,“取之无道”。

  那么,能否抛开中国商道的构建不谈,仅从国学中汲取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的理想,从无为和色即是空中获得心灵的平静?

  本期报道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王永强采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