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国学:中国式商道新外衣(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 12:24 中国经营报

  国学穿上了“新衣衫”

  如果说章太炎将佛学融入国学仍属学术范畴,是国学的第一次扩容,那么,现时将国学跟商道进行嫁接,并且像北大那样开出1000元/天授课高价的各类国学培训班,国学又是何时一改重士轻商传统,摇身一变,穿上了商道这件新衣衫?

  商人和商业社会地位的变迁,是引发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兴办的“强国”和“求富”企业,以及稍后秉持“实业救国”理念的民族资本发展,是商人和商业社会地位提升的开端。改革开放近30年来,创富则成了多数国人最为认可的人生追求。

  近30年来,企业大量需求的管理、营销、人力、法律等商务人才不断升温,而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却多呈门前冷落鞍马稀之态。

  苏东水解释说,当前的国学与商道热,可能有四个原因:受东方管理学派影响,有些人要自立门户;管理学很重要,向西方学习有必要,但不能完全走西化道路,应该不断创新;社会的需求以及利益驱动。

  作为

复旦首席教授,苏东水是世界管理协会联盟中国委员会主席,还是东方管理学派创始人。

  上世纪80年代初,苏开始探讨东方管理学。所谓东方管理学,包括中国管理、西方管理和华商管理三大部分:中国管理又包含古代、近代和现代三部分,其古代部分即是现今国学与商道中宣讲的《易经》阴阳、道家无为、儒家仁爱、佛家慈善、兵家用人、法家崇法等学说。

  至此,章太炎提出的“国学”正式和管理学发生交集。

  巧合的是,第一份国学刊物,由邓实任主编,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稿的《国粹学报》,1905年2月创刊时,即在上海。70多年以后,国学的再次发展依然脱不了和上海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多年的潜心研究中,苏东水逐步确立并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官讲清廉、生意重诚信、生活求和谐)、人为为人”的三为治世核心管理学理论。在将优秀

传统文化同商道和西方管理学教育融合后,苏东水逐步构建了自己的东方管理学体系。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由于战争、动乱和政治运动等原因,国学中断了近百年。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几代中国知识分子深受西学影响,无论教育体制,还是话语方式,都呈现相当的‘西化’特征。而考察国学(历代主要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兴衰更替的曲线规律,乱世时国学往往遭贬斥,而从文景之治到康乾盛世,凡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皆国学繁荣时候,其统治地位都很稳固。”

  梁枢接着分析:“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有了一定累积,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有了很大恢复,人们自然会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根。”

  苏东水也指出,“以德为先”一直是中国文化最为鲜明的表达,是中华文明在长期历史过程中能历经各种风云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如果说宗教是欧美社会最重要的整合机制和文化核心,那么,道德伦理在中国社会传统中扮演了同样重要的角色。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社会矛盾。这些矛盾累积的原因非常复杂,最主要的一条是没有实现社会、国家、集体和个人的齐头并进;没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身心之间的和谐。”

  梁、苏二人的观点再次跟章太炎不谋而合。

  一百多年前,章在初步接触西方文化之时,即明确意识到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彼此独立的显著区别:西方哲学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产生,中国则不然,儒家“温良恭俭让”的思想与西方的“自由博爱”完全不同。

  所以,一方面,“文革”将国人的道德感、信誉感打碎,国民的伦理道德观亟须重塑。另一方面,中国的一流企业已经开始跨出国门,迈出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步;而张瑞敏、柳传志、鲁冠球、尹明善、任正非等第一代一流企业家年事渐高。选育合格的接班人并不容易,留下独具创业者个性风采的企业文化和制度,无疑将在最大可能上延续他们的既有辉煌。而这些个性,显然不太可能向德鲁克取经。

  另外,企业高管们风光和高收入的背后也隐含着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他们迫切需要寻找精神的慰藉与出口。这恐怕也是“陈峰们”选择佛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