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民视角的远大前程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 11:43 《当代经理人》
平民视角的远大前程 从一个畸形产业的昂贵路线说起 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在中国各大城市中,31.8%的房贷一族已成“房奴”——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他们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时,生活质量却大为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担心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另一项针对广大白领的调查则昭示,79.1%的人认为现在应该拒绝买房,不做房奴。 实际上,目前在中国的房地产商和普通购房者之间,一条由偏见和愤怒搭筑起来的鸿沟已经产生。 房地产商们说造房当然只会考虑有钱人。这种“实话实说”的商业逻辑如果只是作为一个单独命题来看,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称得上“百分百正确”。但问题在于,这种逻辑只是对少数人“正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除了愤怒已经别无选择。 据统计,美国一套30万美元左右的普通公寓或者其他商品房,一般是其中产家庭年收入的4~5倍,而在中国,同等类型的住宅价格则是一个中产家庭年收入的8~10倍。 这就是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条失衡的生态链:一个原本属于大众阶层的消费品市场,被无情地归纳成为一个“准奢侈品”市场。 更让人感到心凉的是,几乎所有房地产商都乐此不疲地醉心于在这个市场中寻找那充满快感的暴利,而没有人愿意去享受细水长流的“平价利润”。 这种“生态失衡”的报应就是来自消费者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及让中国房地产商不断“肝颤”的一波又一波的宏观调控。 我们拿来与这种失衡和畸形相比的是D. R. Horton公司——美国顶尖的房地产开发商,全美售房冠军公司,自从1978年成立以来,连续28年保持每季增长。 有评论指出,因为它(Horton)的存在,几乎培育了一个市场。在公司创始人霍顿看来,“尽可能地提供低廉价格的住房”是Horton基业常青的关键。事实上这种坚持走“平民路线”的商业价值观,历来不缺市场。 为什么是“福特”们? Horton并不是平民主义的首创者,这种理念最早的践行比很多中国企业发展历史的几倍还要久远。 得追溯到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这个平民出身的资本家那儿。 亨利·福特对他最大崇拜者之一列宁曾经提出过一句著名的口号印象非常深刻: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加电气化”! 而在福特自己看来,福特主义就是“大规模生产加低价格”。当看到城市化进程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风潮的时候,福特率先考虑的是如何生产这些“城里人”都能买得起的汽车。 而在他那款著名的T型车诞生之前,汽车的消费群体基本上都集中在几类人手里,比如说慈禧、洛克菲勒。即使再平民化一些,价格也要在1000美元以上,这对于当时普通人的购买力来说,相当于现在买一架私人飞机的价格。 那时的汽车是身份与身价的双重隐喻,汽车消费似乎是不属于“人间”的一种商业行为。 而到了1908年,随着福特T型车的横空出世,“这个市场(汽车消费)或许已经开始跨入共产主义社会”:汽车单价迅速降到300美元左右。 从1908~1927年的19年间,福特T型车一共生产了1500万辆,创造了辉煌的世界纪录,“它几乎使所有的美国人都学会了驾驶,并使美国的公路遍布全国”。 多少年之后,还有不少商业史学家仍在苦苦追问:为什么是福特?为什么是T型车? 答案基本上千篇一律:管理变革与技术创新。但很少有人会继续追问下去:为什么这种管理变革和技术创新单单就发生在了福特汽车公司身上而与其他大公司绝缘? 福特之所以成为始祖,不在于“大规模生产”与“低价格”的简单相加,因为这些变量因素的相加或相乘都无法逃脱某种恒定常量的控制。在福特这里,这种恒定常量就是“生产大多数人买得起的汽车”的商业平民主义的价值观。 只有在这种商业价值观之下,瞄准T型车的管理变革与技术创新才有可能被纳入议事议程并付诸实施。 不是世界观,是方法论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生产“大多数人都买得起的产品”?这也正是商业平民主义的思考起点。 对于这个问题,鼓捣出PC机的乔布斯显然有自己的理由:因为我买不起那些堆放在实验室里的大家伙。正是这种遭受鄙视的心灵,才敢于和善于把电脑这种“价值连城”的工业电器变为家用电器;而后来的大学生迈克·戴尔,则把PC这种昂贵的家用电器变成了真正的草根电器,他的创业理由也很简单:为什么每个学生的床前不应该都有一台电脑呢? 从福特到乔布斯再到戴尔,他们在创业伊始可能并不是怀着商业平民主义这个高尚的道德标签,他们的想法其实很朴素:以一种平民视角去实现自己的商业抱负。但他们没有想到,在创造了滚滚财源的同时,也让很多人的生活变得便利、便宜。 但是,正如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一样,商业平民主义也绝不是慈善主义。世界上没有一个企业家只甘愿做“善财童子”,与其说商业平民主义是一种世界观,不如说它是一种方法论。 这种方法论不仅打碎了一个旧世界,而且也建立了一个新世界:以闯入者的姿态降低原有市场消费层次的同时把更多的消费者引入其中。 从这个角度讲,商业平民主义是最好的市场培育手段,它让这个市场更趋多元化、平民化,而闯入者在对这个市场进行“平价”的过程中,也占据了市场、攫取了更多更大的利润。 与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短视不同,我们在商业史上见到的那些以商业平民主义为号角的市场闯入者对于利润的攫取野心更大,但也更富有远见。 幸运的是,这类闯入者已经在中国市场开始出现,它们对于商业平民主义的方法论意义显然都有着自己的独到解释。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