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ret为什么会关门大吉?

2015年05月15日 15:40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这款快速爆红的匿名社交应用最终也以同样的速度倒掉了。

  文|董晓常

  也许很多人已经对那些突然火爆的手机应用习以为常,通常这些应用火过一阵子就没有人继续关注了。但匿名社交应用Secret的关闭还真是个让人惊讶的事情。

  4月底,Secret创始人David Byttow宣布公司关门大吉。在2014年2月上线后,Secret很快就冲到美国区App Store社交应用排行榜的第6位,在App Store总榜单上的排名达到61位。但App Annie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下旬开始,Secret的排名暴跌到了1500名开外,新增用户数和活跃用户数也在持续下滑。

  和那些昙花一现的手机应用不同,匿名社交实际上是那种有一定黏性和前景的应用。Secret也先后从Google Venture和KPCB等大牌投资者手中拿到了3500万美元的融资,公司的估值也一度达到了一亿美元。而另一个匿名社交应用Whisper也累计拿到了6000万美元的融资。

  Whisper同期发布的数据也表明了这个市场的前景:Whisper目前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每小时的应用开启数量已经超过100万。

  那么到底是什么毁了Secret呢?

  定位 Secret是基于熟人的匿名社交,用户在注册时需要提供邮箱和手机号码,然后就可以看到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分享的信息。也就是说Secret虽然是匿名社交,实际上却是真实的朋友之间的信息互动。这虽然迎合了一定范围的需求,但显然不是持续的需求,而且也限制了Secret的扩张性。相较而言,Whisper就不需要导入通讯录,完全向陌生人匿名分享私密。

  信息质量 Secret被人诟病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负面信息太多,比如色情、虚假爆料和攻击性的信息等。相比负面信息,Secret更大的问题是信息质量迅速下滑。无论是爆料还是色情,都需要有质量,用户才会重复访问。Secret在信息过滤和维护上做得很少,而Whisper和Yik Yak这样的匿名社交实际上投入了很大精力来维护信息。

  不聚焦 凭借熟人匿名社交这个差异性的定位,Secret在早期获得了很高的人气和传播效果,随后Secret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全球性的扩张中,比如巴西、以色列和中国等市场。但Secret其实是一款很不完善的产品,比如很长时间内Secret甚至都没有一对一的消息沟通功能。产品本身的缺陷使得Secret缺少黏性,虽然此后模仿Yik Yak等产品做了一些改进,但Secret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

  当然,一个公司表现不佳的最终原因都会体现在创始人身上。作为联合创始人,David Byttow和Chrys Bader去年曾以600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手里的部分公司股份,David Byttow用一部分套现的资金买了一辆法拉利[微博]

  在那样一个时期卖掉股份,这显示出两个创始人对于Secret缺少最基本的信心,而且这两个人显然也缺少那种成就大事的雄心壮志。

  David Byttow在博客中称,Secret依然有一大笔资金,不过他和董事会已经决定将这些钱还给投资者,而不是用来尝试“战略转移”。看起来这是个很理性的人,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投资者会喜欢这样的创始人。David Byttow给人的感觉是自己已经毫无斗志,完全认输。

  由于更低成本的技术、资金和渠道,创业者有时候很容易会获得莫名其妙的成功(创业者自己都无法解释产品的爆红),然后我们就会将这些昙花一现的产品视为正常—产品周期本来就短、用户热度容易消失。但在每一个昙花一现的手机应用背后,都会有一个令人失望的创始人—市场给了他一个更进一步的机会,他却束手无措。

  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投对人,产品和商业模式其实是次要一些的东西。一个好的创始人可以在挫折中发现机会,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很多成功都是熬出来的,商业就是这样。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文章关键词: 财经新闻国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庆安枪案调查结果:民警开枪属正当履职
  • 体育NBA-火箭惊天逆转进抢七 骑士挺进东决
  • 娱乐举报何炅吃空饷者斥校方差别对待:不公平
  • 财经福彩黑幕:中彩在线高管涉数十亿利益输送
  • 科技传优土联姻爱奇艺 爱奇艺CEO否认
  • 博客爆料人:关于何炅“吃空饷”的回应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孪生学霸兄弟同入名校:考试是小儿科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钮文新:央行这回是真降息?
  • 叶檀:地方债置换是央行与财政部苦心
  • 刘光宇:房地产究竟算不算支柱产业?
  • 慕容小散:创业板诸神的黄昏?
  • 徐斌:别指望还会有房地产泡沫啦
  • 易宪容:当前石油价格战没有结束
  • 叶檀:美新硬件教主马斯克为什么成功
  • 杨红旭:只有房价上涨才能救经济
  • 齐俊杰:每次大牛市背后都有国家战略
  • 慕容小散:约在两点半 一起去砸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