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摆布的方法

2015年05月15日 15:37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正在逐渐减少对一线城市、政府部门、国企和外企的崇拜感。与之相应,年轻人对生活质量和个人兴趣看重度的提高,对好工作和所谓成功的标准更主观和更多元,正在成为新的择业出发点。

  李洋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人如何不受摆布。这是个你难以避免的话题—职场上可能受到老板or前老板摆布,择业时受到生活压力和世俗摆布,还有看似很远实则影响很深的政客的摆布。这一切不过是ta抓住了你的弱点,仅此而已。那么,你要做的只是让自己变得坚韧不拔。

  强大的内心世界,正是我在这一届毕业生身上看到的意外惊喜,这与往年都不同。在操作本期封面故事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线索:原本是史上最难的就业季—等待就业的高校毕业人数高达749万人,比去年还多了22万,社会总体招聘岗位需求却与去年相差不大—毕业生从机构和公司感受到的情况却没那么糟糕。

  新一代毕业生,不再像他们的父辈及前辈一样,目光只局限于传统标准:一线城市、政府部门、国企和外企、大公司,而是放开了视野。这一代人更倾向于先问“我喜欢做什么”,而不是陷入固定的思维定式。

  他们能够摆脱世俗的择业标准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就像格拉德威尔提到的,就连所谓的天才实际上也会受年龄代际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新一代毕业生拥有天然的资本:他们的父母60后一代并不像前几代父母那么一穷二白,其积累的财富及人脉资源正在发挥效用,他们从小获得的优秀培养及视野的拓宽,都有助于他们在择业时变得更冷静和富有判断力。与此同时,从去年延续至今的创业热潮也为这种多元的选择提供了土壤。

  年轻人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和接受力也为之赢得了机会。就像91金融副总裁施健提到的,创业公司之所以愿意启用和青睐毕业生,也是因为“需要大量有更新更好idea的年轻人来打破原来的常规”。它们自身的快速扩张也需要补充一些值得培养的人才。

  当你变得无所顾忌只专注于内心,就没有人能打败你。这说到底也是一种权利。

  Uber的司机发现自己正处于两股力量的摆布之中。你在本期快公司专题中能看到相关的报道和思考。

  Uber当前的融资规模已超越当年的Facebook,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也在颠覆公司和劳动力的关系。你称它为共享经济也好,按需经济(On demand economy)也罢,一群类似Uber模式的公司已经出现在各个领域。这一新模式对劳资关系提出了挑战。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法律还来不及反应—事实上法律法规总是滞后的。一堆围绕Uber这样的公司而建立的创业公司走入了我们的视线,在法律完善之前,它们尝试用技术和数据去“保护”Uber司机这样的角色不受摆布。比如,Uber在数据方面对司机并不透明,刚成立的SherpaShare则能够帮助司机用智能手机来追踪商业行驶里程。

  这是整件事中最有趣的点。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组织的社会。

  不管是毕业生的变化还是围绕Uber创业的这群技术公司,它们提示我们又重新回归了一个小企业社会。垄断一切的大企业是过去数十年中全球社会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小企业及其自然形成的生态及“监管”系统,开始发挥作用。对新事物随意施加粗暴管理的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此汗颜。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文章关键词: 财经新闻国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庆安枪案调查结果:民警开枪属正当履职
  • 体育NBA-火箭惊天逆转进抢七 骑士挺进东决
  • 娱乐举报何炅吃空饷者斥校方差别对待:不公平
  • 财经福彩黑幕:中彩在线高管涉数十亿利益输送
  • 科技传优土联姻爱奇艺 爱奇艺CEO否认
  • 博客爆料人:关于何炅“吃空饷”的回应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孪生学霸兄弟同入名校:考试是小儿科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钮文新:央行这回是真降息?
  • 叶檀:地方债置换是央行与财政部苦心
  • 刘光宇:房地产究竟算不算支柱产业?
  • 慕容小散:创业板诸神的黄昏?
  • 徐斌:别指望还会有房地产泡沫啦
  • 易宪容:当前石油价格战没有结束
  • 叶檀:美新硬件教主马斯克为什么成功
  • 杨红旭:只有房价上涨才能救经济
  • 齐俊杰:每次大牛市背后都有国家战略
  • 慕容小散:约在两点半 一起去砸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