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监管“大变脸”

2015年04月10日 13:52  《英才》 微博 收藏本文     

  这场等待了12年的改革,可以说是金融监管在经历多年市场急剧变化后的一次大的“革新”。

  文|袁元/插图|宋涵

  银监会大变脸。

  1月银监会宣布,在不新增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前提下,将机构和人员编制向前台监管部门倾斜。调整后内设22个部门中,监管部门由11个增加到17个,占部门总数的77.3%,监管部门处室由85个增至109个,占比77.9%。

  这场等待了12年的改革,可以说是金融监管在经历多年市场急剧变化后的一次大的“革新”。其中,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撤销培训中心、信息中心两个部门;原非银部分离出信托部,专司对信托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原银行二部中分离出城商行监管部,负责对城商行、城市信用社和民营银行的监管。

  更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显然非常“顺应”市场的变化,此番改革中专设普惠金融部,牵头推进银行业普惠金融工作,包括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服务和小贷、网贷、融担等非持牌机构监管协调方面的抓总职责。

  而伴随着银监会的变革,金融业内,“你归谁管?”成为了流行语,而“该怎么管?”成为了金融从业者集体的“期待”和“忐忑”。

  监管变脸

  这轮架构大调整,看似不过是业务管理范畴的“再分配”,但显然银监会的变化着实让人“大吃一惊”:17个监管业务部门分门别类地履行规制监管、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其他部门主要承担监管支持职责。如监管规则制定与执行的分开、现场检查与监管处罚的分开等,将压缩具体监管执行部门和人员对法规的诠释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收缩行政监管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加大监管被俘获的成本。

  显然,这样的安排,不仅使银监会在机构设置上引入内部制衡和纠错机制,降低了监管执行部门的执法随意性,而且可为被监管主体申请行政救济、行政复议乃至行政诉讼提供清晰的路径与空间。

  依照计划,此次改革方案将于1月25日前定稿,2月试运行,3月1日银监会将依照新机制运行。

  有媒体称,调整依照先定职能,再定机构,再划人员的计划进行。

  在人员调配上,人随业务走。现在只划分局级别以下人员,并未确定各部门主任,同时各省银监局局长未做调整。

  银监会表示,此次监管架构改革的核心是监管转型,转向加强现场检查和事中事后监管,法有授权必尽责;转向分类监管,以提高监管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的合力;同时进一步加强风险监管。

  喧哗过后

  从2003年银监会从央行[微博]分离出来至今,整个银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资产规模、业务形态、境内外机构、风险隐患等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复杂程度加剧,对监管提出了诸多挑战。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这次监管变革中信托行业重要性的提升。

  2014年,信托业以13万亿元左右的资产规模超过了保险行业,成为金融第二大行业。

  2014年末,信托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3.98万亿元,较2013年末同比增长28.14%;实现利润总额642.30亿元,相比2013年末同比增长12.96%。不过,创新高的背后却难掩增长乏力的尴尬。2014年信托业资产规模、经营业绩的增幅较2013年分别回落15%、17%;而2014年人均利润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显然,弱经济周期和强市场竞争对传统信托业务造成冲击,外部环境萎靡只是部分原因,核心在于信托公司2014年经历了太多变故,这其中虽然有业务转型升级尚未实现规模化导致量价齐降、高层动荡等。截至2014年末,有369笔项目存在风险隐患,涉及资金781亿元,占比0.56%,低于银行业不良水平,相比2014年二季度末风险项目金额917亿元、占比0.73%,余额和比例均有所下降,但监管政策趋严更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信托业而言,行业经历了5次治理整顿,直至2007年银监会开始分类监管、换发金融牌照,其后才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这次监管框架改革,银监会把对信托的监管职能从非银部中抽离,设立信托监管部。设立信托监管部而非信托投资公司监管部,隐含的意思是对信托业务进行监管。

  由于历史原因,信托公司作为机构的行业准入、处置等监管职责落在了银监会,但信托业务的本质是资管业务,不是银行业务。从资管角度看,信托公司从事的业务,多在证监部门监管范畴。因此,有市场人士就认为,银监会通过专门部门对信托业加强监管,但这需要与证监会[微博]有更大强度和更高水平的协调。这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这一新设部门将从原来繁琐的产品审批中抽身,精力将更多地放在如何规范信托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以一种更加超脱的方式履行监管职责,无疑也更有利于信托行业的发展创新。

  再比如此番改革中专设普惠金融部,牵头推进银行业普惠金融工作,包括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服务和小贷、网贷、融担等非持牌机构监管协调方面的抓总职责。很显然,在过去一年里,以互联网金融为依托的P2P借贷活动发展得十分迅猛,风险投资、大小银行、投资家们也纷纷入股P2P平台。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监管和明晰的政策指导,“跑路”现象时有发生,借款人纷纷出现贷款违约,而且愈演愈烈。

  目前小贷协会划归银监会,而央行又负责牵头制定相关法规,审批权仍在地方金融办,因此,对小贷公司的系统性监管还需加强部门之间、中央部委与地方金融办的协调。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小贷公司的贷款总余额是9420亿元,全国小贷公司数量8791家,从业人员11万,行业利润43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风险频发的经济下行期,近10%的小贷公司亏损。

  监管摇身一变,业内风浪骤起,大家彼此似乎都要适应一段时间了。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文章关键词: 财经新闻国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央发文要求企业保障职工涨工资休年假
  • 体育哈登:我应是MVP 若不能选自己会选库里
  • 娱乐《爸爸3》广告卖11.7亿 告别做饭旅游
  • 财经南航高薪养了“贪”:四落马高管全涨薪
  • 科技Apple Watch今起预约 现场试戴
  • 博客沈梦辰:为《我是歌手》失误道歉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用99朵玫瑰6层蛋糕表白遭质疑(图)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叶檀:现在投资创业板如刀口舔血
  • 管清友:通胀不是阻挡货币之风的墙
  • 易宪容:如何分享港股A股化成果
  • 郎咸平:老百姓该买股票 还是买房
  • 水皮:蓝思科技成为创业板的终结者
  • 徐斌:金融业最大、最先拿到改革红利
  • 钮文新:中国患上“资本饥渴症”
  • 齐俊杰:从巴菲特绝招看A股已疯牛
  • 水皮:创业板天量后天价 落袋为安吧
  • 凯恩斯:​当股市上升为国家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