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谋文化之道(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3日 18:21  《企业文明》

  通过动车理论,来看待建立什么样的文化。只有这样一列联动的火车才能前行。企业的属性,也应该是这样,永远往前不能倒退。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保证前进,不倒退。这样,企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

  动车跑起来了,企业文化的任务就完成了吗?没有。企业文化的任务永远不会完成,永无止境。因为还要有一个继承和创新的问题。继承和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企业文化要不停地创新,才有生命力。

  《禅者与蝎子》的民间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做事情不能死心眼儿、一成不变、一条道跑到黑。要与时俱进,改变方式方法,达到最佳境界。

  创新思维

  在谈到善于改变方式方法和创新时,我想强调一点就是改变方法难,难就难在行为习惯上。当一个错误的行为习惯成为自然的时候,改起来就很难。所以创新的障碍或者叫最大的困惑,就在于我们不能否定自己,对自己过去的事情永远认为是对的。这是一种习惯势力,这种势力要从文化的角度、用文化的力量来改变,决不是人能强制得了的。只能用文化的力量改变不正常的或者叫不当的行为。在改变不正当行为里面,又存在着一个对与错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在管理当中有很多管理方法是多年以前形成的,至今为止还不能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因为过去搞计划经济时间太长,一步一步走过来虽然逐渐在改,但它的基因还没有完全得到改变,改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敢不敢再改一次,敢不敢推翻我们自己的决定,否定自己一次再改一次,往往是在这个时候遇到问题了,需要文化的自觉与力量去改变。所以,我们说企业文化建设,要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习惯非常重要。改本身就是创新。《三国演义》里有句名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是改革,合是改革,再分再合还是改革,只能是改一次比一次好。这就叫与时俱进。一个模式固定下来,在一个时期是对的,过上几年不适应了,就需要改,或者是换一种方式,这叫创新。这种创新靠文化氛围,靠文化的力量。

  文化的创新要有特色,要有个性。有特色、有个性的文化,才是生命力最顽强的文化。比如说,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这些节日,多少年了一直延续着,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国家列为法定节日。是什么原因,这是文化的传承,被固化下来,被法律所承认,有个性。企业文化也需要个性。

  谋文化之道。谋什么?概括来说,就是谋君子之道;谋企业发展;谋职工福祉;谋社会和谐。中心意思就是发展企业就要发展自己的文化,用文化大智慧来融合企业、健康企业,使企业长青!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