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环球企业家》2005 > 正文
 

环球企业家:新一代民族汽车旗帜奇瑞的新大陆(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12:02 《环球企业家》杂志

  张开五指还是握紧拳头

  尹同耀不能容忍再有2003年6月东方之子仓促推出时的情况发生。奇瑞本来是想表现自己不是只能制造低档次的车,但是最后却给外界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远看几十万,近看十几万,打开一看好几万”。

  2004年4月升任奇瑞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尹同耀发誓:“以后产品只要准备不充分,就绝不推向市场。”同时给质量部长下了一个“死命令”,以最快的速度把车的内饰提升一个档次。当时冷清的汽车市场给了奇瑞改善的时间。

  今年3月推出的2005款东方之子是原有内饰的精细版,而新内饰的东方之子将至少在今年下半年匹配上奇瑞自己研发的发动机后上市。 “这个事情让大家重新认识到了造汽车的精细感觉,对质量的概念有很深的提高,不再是以前认为的车子开了不坏就行。” 奇瑞的一位高层说,“同时觉得质量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你认真地对待它,把你的心用到了,还是可以做好的。”

  但是仅仅认识到此,对于奇瑞的未来是不够的。尹同耀曾经这样解释仓促推出东方之子的理由:“奇瑞的情况就像家里有一个孩子还打不过人家,需要更多的孩子去跟人家打,所以我们后面的两个孩子没有长大就放出去了。”

  多多益善?奇瑞一年之内推出5款新车,车型已经从低档往比较高的档次上走。表面上无限风光,但是骨子里却是分散自己有限的资源。奇瑞对大排气量发动机的研究计划还透露出一个这样的信息,3~6年后,奇瑞的整车平台几乎肯定会延伸到中、高级轿车系列上。汽车从来都是一个需要巨大的资源和资金投入的行业,走得越远越危险。

  罗兰贝格中国区总裁朱伟对奇瑞的做法深感不解:“即便你有很多很多车,你也不可能什么领域都赚钱,真正能赚钱的就那几款车。如果战线拉得太宽的话,这也跟它斗那也跟它斗,越做越多,做出像奔驰那样的车来的话,我觉得恰恰是做到人家手底下去了。”

  而另外一位当年并不看好奇瑞的汽车分析师对尹同耀的忠告是:“坦率地说,以它的实力和技术能力不要说做高档车,就是做中档车也很难讲。我觉得奇瑞更应该考虑自己的实际,在目前阶段,抓住自己比较专注的或者比较强的最能和其他竞争对手竞争的一个基本市场,然后把它做好。”

  事实上,如果一个公司一下子放出来这么多产品的话,由于每个车型所采购的零部件就很杂,那么它的采购就很难不凌乱,质量要求就很难达到,由于规模不大造成成本难以控制。现实中,韩国现代占领美国市场,产品策略主攻售价在1万美元左右的小型车并大获成功——Excel、伊兰特(Elantra)和Accent这样的入门级车占到其出口的六成。

  倔强的尹同耀不信邪。他一方面把汽车粗糙归咎于“员工的总体素质还没有跟上去”,另一方面坚持认为,“欧洲企业喜欢把单一产品做得比较大,但是日本企业则是采用多品种战略。我们这样的企业走的就是日韩企业的道路,从多品种产品中寻找自己的拳头产品。”

  现在什么是奇瑞的拳头产品?奇瑞的创始人詹夏来当年提出“中国人能够造出最好最便宜的家庭轿车”。朱伟觉得奇瑞一下子受到市场追捧的QQ就体现了这个理念,非常成功,即使像今天韩、日汽车的成本结构还做不到它这款的程度。韩日现在还在打中国市场,它们现在做的是10万元左右的车,今后可能还会往下走,但是还有一些空隙让奇瑞去做。

  “这里还有两三年的时间。这要看看奇瑞怎么去把握这个机会,能够覆盖好这个低端市场,使别人也进不来。” 朱伟说,“如果奇瑞兵力更为集中,如同韩、日企业一样,在模仿欧美汽车的同时,在工艺和性能上升级,有更多时间和资源推出成熟、低成本的产品,同时再注重去迎合当地客户的需求,奇瑞就能成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奇瑞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