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当心老字号成为城市改造牺牲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5日 12:27 北京现代商报

  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老字号掌门人近日会聚杭州,举办了“中国百年品牌高峰论坛”并达成一个共识:面对现代商业的激烈竞争,老字号不能躺在祖宗留下的金字招牌上倚老卖老,而必须与时俱进融入现代商业文明,否则就会成为城市改造的牺牲品。

  放眼当今社会,老字号整体上都在惨淡经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尚留有上万家老字号,到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只剩下1600多家。如今这些
企业中,经营效益比较好的仅占10%,有70%的企业只能勉强维持,另外20%的企业则长期亏损,面临着生死考验。一些老字号在城市拆迁改造的热潮中被迫迁出繁华街区,无奈地远离了消费者的视野,随着城市改造运动而消失。

  一个商业品牌进入市场需要三个成本:第一个是进入市场、让消费者认知的“导入成本”;第二个是保持在市场中的地位、维护消费者对该品牌印象的“维护成本”:第三个是提升在市场中地位的“提升成本”。老字号虽然知名度高,不需要支付第一个成本,但后两个成本却是现代商业竞争必不可少的。

  创立于1927年的“恒源祥”,原来只是上海市南京路上一家卖绒线的老字号商店,到了20世纪80年代,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光,全部资产不过50万元。新任掌门人刘瑞旗把“恒源祥”三个字由店名注册成商标名,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一系列以广告为核心的品牌重塑活动,又以“恒源祥”品牌吸引全国毛线加工厂加盟,形成了一个恒源祥战略联盟体。如今,“恒源祥”旗下已聚集了70多个加盟工厂、5000多家加盟店,产品也从单纯的手工毛线延伸到针织、家纺、服装、床上用品等70多个门类,年销售额达30亿元。

  “恒源祥”的例子说明,老字号固然有许多历史沉淀的弱点,例如体制僵化、机制不活、产品滞后、设备落后、人员老化、负债严重等,但只要继承人能像先辈们开创品牌时那样坚韧不拔、诚信重义、不断创新、开拓进取,便会在现代商业竞争中返老还童,再造辉煌。

  张建松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老字号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