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为期两天的2006年首场大型人才招聘会昨天在农展馆举行。与历届招聘会不同,本次招聘会专门为大学生量身定制了多达8000多个岗位的“大学生派遣”名额。据负责此次派遣的业务经理胡爽雨介绍,这种派遣就业的方法是,人才机构将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条件,帮助他们设计个人职业规划,并与用人单位签订派遣协议,让大学生作为派遣雇员到用人单位工作。大学生的工资、三险、档案、评职称等都由人才机构全权负责。如果用人单位解除派遣协议,人才机构会将大学生继续派遣到其他公司工作。
★专家解读
派遣就业使求职得到合法保障
东方慧博员工派遣有限公司胡经理介绍,北京目前的派遣机构大约600家左右。目前社会求职人员对派遣的认识很少,大部分求职者不清楚什么是劳动派遣,一小部分求职者是由于中介机构推荐或是原就接触过劳务派遣。大学生派遣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大学生的工作派遣。由于现代企业转变了用人观念,更多的选择通过员工派遣的方式招聘使用大学生。第二种是大学生的实习派遣。派遣的基本流程是,根据用人单位的职位需求,选择适和的人才,推荐面试,面试合格后,作为派遣员工上岗工作。
目前,采用劳务派遣型工作安排的行业主要是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如电信、银行、饭店、医院、邮政、家政、电力、铁路运输等服务性行业,以及建筑业和制造业的一些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告诉记者,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以及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自主地位日益确立,派遣就业的出现是传统就业方式的变化,它增加了就业的灵活性,在江苏、上海尤为普遍。而大学生加入派遣就业的行列也是近两三年的事情。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税收政策,对派遣就业组织如何征税,国家没有明确定义。劳动合同法正在就立法问题做相应的调整。
★优势互补
派遣就业的三大优势
增加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就业渠道。劳务派遣机构实际上是一个就业信息集聚中心,它集聚了大量的人才资源信息和用人单位信息,因此,劳务派遣机构为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渠道。劳务派遣给派遣员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机会,让人才在流动的派遣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工作方式,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
积累了工作经验,降低了择业风险。通过劳务派遣,一方面可以在工作有保障的前提下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为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对被派遣单位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而后决定是否继续被“派遣”或接受单位的正式调入,或在没有失业风险的前提下重新寻找更合适的工作岗位。
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通过劳务派遣的模式,派遣员工可以通过劳务派遣机构督促用人单位切实保障职业安全、按时缴纳社会保险、按时发放工资,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用人单位观点PK
赞成方
NEC通讯HR总监 曹来京
我们公司的保安、保洁、前台、 IT 项目人员、促销人员等一些非核心部门人员都是通过劳务派遣方式进入公司。它对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来说是最合理、最好的方式。
就像演员拍完一部戏就解散一样,企业一个项目完成,大家就解散了。当今就业的观念也需要改变,“就职”更为准确,对一个职位感兴趣一直做下去。国外饭店停车的人都有专门培训过的人来做,这些人都不是饭店内部员工,而是专门公司输出的。
如果大学毕业生不能以实习的方式留下来,又想在公司继续做下去,我们就帮他找家派遣公司,让他还留下来继续做。去年有个部门派遣的人员特别多,裁员时反而裁的是正式员工,有些派遣员工就转正了。
如果是我面试,我会更倾向于派遣员工,我们有个高级主管的职位就给了一个派遣身份四五年的人,我认为这样的人经受过磨练,他们的目标更明确。
反对方
百度HR总监 鲁灵敏
我们公司职员90%以上都是正式雇用,全公司只有几十个人是委托派遣来的。随着企业拥有自主用人权,派遣的数量会越来越少。人才机构对雇员没有法律责任,企业自己雇用会减少法律风险。
★名词解释
劳务派遣是指劳动者被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聘用后,派往用工实体从事阶段性工作的就业形式。其操作方式为: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务协议》。劳务人员与实际用人单位只有使用关系,没有劳动合同关系。
派遣公司实质就是短期就业的中介机构,与众多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劳务代办合同,为其输送急需或所需人才。派遣就业又分两种形式:
一是雇用型派遣就业。劳动者与派遣公司签订就业合同,属派遣公司的正式员工,不断地被派往公司的客户单位,为其提供相应的劳务服务。这种形式派遣公司虽成本较高,但为了能及时满足客户单位的用人需求,派遣公司必须手中握有一定人才。
二是登记型派遣就业。劳动者不是派遣公司的正式员工,但登记在册,当有合适工作,被公司派往客户单位时,按用人单位的使用时间与派遣公司签订就业合同。这虽也是一种临时性的短期就业,但劳动者在派遣公司登记备案,就业概率大。
以上两种类型的派遣就业,劳动者皆与派遣公司发生劳动雇用关系,派遣公司按法律规定对其承担雇主的大部分义务,主要是工资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非生产性义务。
本报记者 石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