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陈秀玟:IBM里的候鸟(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6:21 《商务周刊》杂志

  “我把IBM当目标客户”

  ——访ibm.com大中华区总经理陈秀玟

  《商务周刊》:似乎很少有人能在26年里效力于一家公司而仍然保持热情,您是如何做到的?

  陈秀玟:这里面有一个过程,我在把IBM当作一家目标企业来观察时,其实不完全把自己当作它的一名员工的。我从一开始就希望把IBM了解清楚,我觉得IBM能走这么久,从1911年走到今天,没有几家公司可以做到。在这么长时间里它如何转身?所以这个过程中我常常有很多动力,我觉得很有兴趣。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比较喜欢人,我很乐于和人互动。当我发觉有机会在经理的岗位上可以帮助更多的人,那个过程可以让我产生另外一个动力,就是我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我不需要离开一家公司就可以实现我自己的愿景。我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当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公司的理念和我自己的理念是吻合的时候,我就比较容易做下来,而且我觉得这个事情是有价值的。

  作为一个管理者,实际上是需要我对工作很投入,但是我也要在适当的时候跳开具体的事务来思考问题。当然在IBM工作是很忙碌的,所以我常常需要刻意提醒自己一定要抽出一点时间来思考,这是一种自律。当我想完了以后再投入到其中,我会看到一个结果,来印证我之前的想法,这会让我很有成就感。

  《商务周刊》:在一家公司里辗转这么多部门和岗位,应该需要很强的适应力和学习能力,您在这方面是否有一些天赋的过人才能?

  陈秀玟: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我的个性是希望接触新的东西,我很关心在一个过程中我能否改变它,我常常鼓励我的同仁“走过必留下痕迹”。IBM在招聘时就会专门挑选那些勇于迎接变化、渴望学习的人。在高科技行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如果我们不变的话,对客户提供的价值就停止了。所以IBM员工对于变化一般都会有准备。就我的经验来说,我平常比较关注公司到底在发生什么,而不只是埋头做事。公司一些大的变化不一定马上与我们有关系,但我会比较敏感,比如觉得最近好像我们内部谈这个事情比较多了,那么对我来讲,我跟这件事情怎么样才能发生联系。我本身的个性上面的确希望出现变化,使得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商务周刊》:那么换了如此多的部门和岗位,是您主动的选择还是服从公司安排?

  陈秀玟:多数都是被动的接受公司安排吧,但我的方向感也是有的,比如我在接触很多公司内部的工作之后,对IBM的转型就会很有兴趣。我经常会和我的上司沟通,说我有一些余力可以贡献,我认为如果我能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对公司也是好的。所以大概一年半我就会找经理谈,说我觉得我还可以做一些新的贡献,我也会阐述我对哪一种工作比较有兴趣。我蛮幸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刻意去争取。

  《商务周刊》:在您多年的职涯中,有没有特别艰难的时刻?您是如何走过来的,有哪些收获?

  陈秀玟:在第一次当经理的时候,对于怎样带好团队和员工,你会发现之前所学的很多理论,从别人那里知道的一些技巧,都没有真正内化,所以会比较生涩。我自己一开始接触新的东西时都有一些挑战的,因为没有人告诉我路应该怎么走。我能做的事就是两件,一是我了解我们现在在哪里,二是心中有一个愿景,我们要去哪里,这个目标是公司和客户想要的,然后就一步一步走。这些不是我们自己想的,而是客观的去看一下环境,跟我相关的人和部门是否也认可,这很重要,当我们在两端达成一致的时候,中间那个阶段就容易达成一致。所以在帮助公司做转型的过程当中,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两端想清楚,然后切成几个段落我再来做。中间我大概有三年时间不再任经理,而是帮助IBM大中华区做业务转型,要和两岸三地许多部门的总经理和主管合作。那是我第一次练习怎样做一名“有影响力的管理者”的阶段,而不是完全利用职位权力去和所有的团队合作。那个过程对我来说以前是挑战,但今天会很受益,因为IBM内部空前的强调协同作业。

  第一次转型的时候是很辛苦的,当时要把所有的人通通换牌,部门之间要横切,所以在切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说,我现在的工作会被你切成什么样子。我必须讲究技巧和发挥沟通能力,以使大家接受我们共同的愿景,否则中间就有很多阻碍。第一次做的时候是比较不成熟的,过程蛮辛苦的。所以沟通很重要,不需要职位权力的沟通尤其重要,因为一个团队要成功,绝对不仅是领导人成功,而是有很多人进来帮忙他才会成功。

  《商务周刊》:那么您最满意或最愿意去回忆的经历是什么?

  陈秀玟:我很喜欢我现在的工作,我也很喜欢之前企业转型的工作。要说印象最深的工作经历,我记得2003年我在亚太区做ibm.com市场总监时,我们建立了一个TeleWeb模型,针对市场的非IBM客户启动了一次名为“Blue Thunder”(蓝色霹雳)的市场推广行动。我们让整个亚太区,包括澳洲和日韩,在同一天,通过IBM电话和网络市场部门,IBM亚太所有的业务代表一起合作,和IBM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发布一起配合,以同一个节奏发出同样的讯息,结果在一天之内收到逾10万个市场反馈,我看到市场的反应像海浪一样一波一波地回来,非常高兴。由于节奏掌控得当,所以对市场的震撼非常大。之前IBM没有做过类似活动,那次经验来自于我在接触市场部门之前有ibm.com的TeleWeb经验,所以我进到市场部门之后就想,ibm.com能够帮市场部门什么,两者一定能创造一些新的结合点,这次活动后来被评为IBM亚太区的一个“最佳表现”(Best Practice)。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