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气魄华东荣德践行录之纵横四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 13:04 《中国商人》杂志

  纵横四海·财富天下·众志成城

  四海之大,让苍天为之动容,世人为之仰止。

  纵横四海,笑傲天下,这是所有壮志男儿的梦想。也是郑荣德的梦想。由是,他开天,辟地。以一种无畏的姿态奏响一曲关于生命与智慧的歌。

  激昂、热忱,并且毫无畏惧。这一曲,亦是一曲关于灵魂和力量的歌。这一曲的高昂,不屈。这一曲的雄浑。让天地为之动容,万物为之屏息聆听。

  这一曲,让多少的有志之士跟随了他稳健的脚步,奏响了一曲华东电器集团发展的交响曲。奏响了一曲关乎智慧、关乎勇气、关乎汗水的歌。

  这亦是郑荣德的生命之歌。华东电器集团的歌!

  纵观华东电器集团的发展历程,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引起了我们探寻的目光,那就是:“品牌效应”。

  品牌,用一句中国的古话来形容,便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华东电器集团是一个新生的企业集团,却仍然以很高的觉悟、很快的速度迅速地建立起了华东电器集团的企业品牌文化。他们提倡品牌特色,珍惜品牌荣誉的风尚,为“华东电器”这个迅速崛起的电器品牌缔造了良好的品牌发展势头。

  事实上,早在华东电器集团成立之初,郑荣德就敏锐地意识到,要在浩瀚的商海之中不断站稳脚跟,并在企业不断的发展、开拓的变幻过程中不至于“后院起火”被别的商家抢占市场份额,企业必须树立起自己的企业品牌,让人们一想到买电器就会想到华东电器。

  而要营造一个企业的品牌,不是说光在电视上播出广告那么简单。作为一个良好的企业品牌,企业必须在几个方面达到让顾客满意的程度,即:产品的质量、企业不断的创新、企业的高科技含量、企业的信誉度、企业良好的全方位服务。只有在这几个方面做好了,企业再去做好品牌宣传的工作,方是事半功倍。

  很显然,郑荣德与他的华东电器集团在企业品牌的树立方面一直做得很好。正如郑荣德曾经说过的:我们就是要创造出民族工业的品牌,一定要代表国际水平。

  正是因为华东电器集团一直秉承着这种创民族工业品牌,代表国际水平的企业品牌理念,他们才会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不断在企业品牌的提升上贡献出自己的辛劳汗水。

  付出会有回报。

  正是由于华东电器集团实施了正确的品牌战略,使得华东电器的品牌名扬天下。并且企业的发展规模也随着企业品牌的提升而不断壮大:

  在浦东唐镇征地85亩,10亩建立华东

豪宅别墅。构思新颖、风格独特的“华东山庄”的50栋高楼别墅刚开始经营便已经抢购一空;

  在北京,华东电器集团投资7000万元,与高新泰投资有限公司共建经文服装市场大楼,使华东电器集团成功进军京城。而其二期工程目前也已经开始进行;

  为了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真正承担起一个人民企业家的责任,郑荣德亲自带队,经过多次的实地调研,在西安新城区建设了“西北商务中心”。这是西部最大的商贸中心,成为了江、浙、沪等客商投资西部的桥梁和窗口,并进一步巩固西安作为西北经济中心的地位;

  为适应集团新一轮经济发展, 2003 年元月经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上海科腾文化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2004 年初,集团成立“上海华东电器集团智能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紧接着,华东电器集团于 2004 年 7 月成立了“青海焦煤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 1 亿元人民币,总投资 4.6 亿元人民币,开发青海省江仓木里煤矿。该项目的建成是华东电器集团参与西部开发的又一重大作为,也是华东集团首次进入能源领域,以经营能源产业服务全国、发展企业的重大举措,它对于华东集团扩大支柱产业,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005年4月,经过华东电器集团与上海市金山区政府多次协商,华东电器与金山区政府达成了征地431.5亩土地的协议,投资兴办了“华东电器集团金山电器产业基地”,基地主要生产输、变、配电产品和其他电气产品。并以绿色、高效、高科技、集成化、自适应,研、产、销一体化为目标。

  为了成功地操作“华东电器集团金山电器产业基地”,华东电器集团总共投资8亿元,利用金山区丰富的土地资源、23.3公里的海岸线和建深水港的天然条件,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环境优势和经济辐射优势。

  据笔者了解,金山电气产业基地项目建成后的生产能力为年销售收入10亿元人民币,年销售利润率为11%,每年上缴税收人民币5000万元,项目投产后还可以为社会提供500多名就业岗位。到那时,华东电器集团将拥有自己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可节约大量物流成本,达到规模效益。

  一艘华东电器集团的航空母舰,终于经历了漫长的筹备阶段,开始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全速前进!

  华东电器集团成立十年以来,郑荣德始终将产品的质量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多年来,华东电器集团始终秉持着“顾客第一,质量第一。”的理念,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道路,号召全体员工“勤奋工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铸造诚信”。

  为了坚持质量第一,郑荣德特聘了20余个专管质量的电器工程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引进国际质量管理理念和体系,积极吸收国外质量管理的精华,建立起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在华东电器集团,产品从零部件开始把关,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规定操作,每一个零件都经过严格检验,直到为客户安装完毕,企业仍然以统一的标准进行全过程质量跟踪。

  应当说,华东电器集团执行ISO9002:1994质量体系标准运作已然获得了很大成功。然而郑荣德清醒地意识到,要将产品打出国门,必须实现生产、供货、服务全过程体系化质量管理。

  于是,2001年,华东电器集团又开始着手申请ISO9001:2000标准质量体系认证。

  6月,华东电器集团向AJA提出来申请。经过集团周密部署,全体职工全行动,按照标准制定ISO9001:2000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各级文件,人人参与体系管理,层层抓落实。经过四个月的努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日趋规范,

  紧接着,AJA国际认证服务有限公司特派的认证审核组对上海华东电器集团的质量体系的管理运作,进行了全面审核后宣布:“上海华东电器集团有限申请ISO9001:2000标准质量体系认证第三方审核合格”。这标志着上海华东电器产品质量持续改进实现质量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

  通过了ISO9001:2000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并不意味着华东电器集团对产品质量管理的松懈。于华东电器人而言,这不过是他们在进行以质量为企业生命的过程中第一步。

  为了体现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这一宗旨,2002年,华东电器集团始终把认证和质量体系运作结合在一起,通过一年的努力,认证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是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复查工作顺利通过,同时通过了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证书。二是DZ47-63小型断路器的产品获得了CE欧共体认证。三是CCC认证工作全面开展。

  由于华东电器集团产品质量优秀,售后服务又是全方位的体贴顾客,华东电器集团的产品开始打入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如三峡工程、宝钢、武钢、齐鲁乙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原油田、大庆油田等都纷纷慕名而采用了华东电器集团的产品。

  2001年9月,华东电器集团投入资金,自主开发研制了“蓄电池智能化管理系统(BIMS)”,并申请了软件著作权。该产品经过电力工业部华东地区低压电器质量检验中心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经过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技术鉴定,该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采用了多项国际领先的IT领域新技术,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该产品为实施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消息一出,上海滩业界极为震惊。一个民营企业,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恐怕,是许多人都无法想到的事情。

  而2002年4月,该产品更是通过了上海市高新技术认定办公室产品认定,具备了充分的产业化推广应用条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功成名就,更非朝夕的努力可以达成。事实上,华东电器集团自组建以来,便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与全国多家企业和院校都建立了合作关系,以联合开发更多的高新产品,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多年来,郑荣德积极从全国基础设施建设大扩张的大背景出发,在成立华东电器集团不到五年的时间内,以全资、控股、参股等多种联营形式,组织了断路器、接触器、电源产品、电器成套设备、电线电缆、仪器仪表等高低压电器的规模生产。据统计截至2002年,光是高低压电器产品,华东电器集团便已经有150余个系列,68种多规格的产品销往市场。

  而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郑荣德又在仔细研究国内外趋势的情况下,果断地判断国内电器市场产品过剩,国际大公司又将依仗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及高性能的新产品相继进入中国,在这样的内忧外患的状况下,华东电器集团要想有突破性的发展,路子只有一条,那就是:发展科学技术,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力度。

  于是,在郑荣德的倡导下,上海华东高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华东工业园正式成立。这是一个集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四位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公司科研设备完善,技术力量雄厚,其中高级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总共98人,占据了全员人数的一半。

  正是依靠着这样雄厚的技术力量,上海华东高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一成立,便开始对“蓄电池智能化管理系统(BIMS)”这一技术进行成功转化,用最短的时间为华东电器集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由于“蓄电池智能化管理系统(BIMS)”可以维护电池的最佳工作状态,保持蓄电池的最大容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使得使用“蓄电池智能化管理系统(BIMS)”的企业不仅仅增进了企业的财富,同时更是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增进企业财富的同时也增进了社会收益。

  也许,这样的企业财富与外部效应给予社会良好的收益,亦是郑荣德一手抓科技的原因之一。

  也许,这是一个企业家对社会、对人民、对民族的责任感的深情体现。他不仅仅将爱国、爱人民放到了嘴上,而更是放到了他行动的每一个方面,放到了他的心底。

  由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灵魂的不断升华。

  然而,不仅仅是这些。

  郑荣德对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坚定捍卫,不仅仅在于他不断地将企业带上科技发展的道路,不断地为企业研制和开发新科学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郑荣德的心底,有一个梦。

  他梦想着,能够将华东电器集团打造成为民营企业开发新科技成果的工业王国。

  由是,他不仅仅需要让企业研制出更多的高科技成果,他还需要将别人的高科技成果吸纳入华东电器集团这个大家庭之中来。

  有一个故事,在二战期间,有一位科学家发现了一项技术,他先去找了希特勒,然而希特勒却没有重视这个科技成果。于是,科学家找到了美国。最终,美国以这项发明技术睥睨天下,并以其在二战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奠定了美国大国地位。而希特勒却最终惨败。

  这一项技术发明,是核技术。

  从这个故事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除却自身不断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之外,也要善于吸纳人才和人才带来的新技术成果,将他人的成果引为己用。只有如此,企业方是真正地抓住了高科技兴国这一战略,将企业置于市场的制高点。

  很显然,郑荣德做到了这一点。

  为了迅速吸纳他人开发科技新成果,郑荣德推出了智力成果入股的办法。

  2001年,郑荣德听到了一个消息:一位工程师具有研制科技含量高、体积小、容量大、电控应用范围广,并能与电脑联网进行遥控的智能断路器的知识技能。

  郑荣德马上意识到这条消息的重要价值,马上联系了这位工程师,商议给他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投资合作开发。该工程师感动于郑荣德的诚意,也十分佩服郑荣德的办事效率。于是,很快便答应与郑荣德签约。

  签约之后,从添置生产检测时被,选购材料零件,到组织技术人员攻关,郑荣德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制成了样机,此后又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到2001年8月,这款智能断路器一投入市场就成为了抢手货。

  更让人惊奇的是,华东电器集团还积极参股国家软件工程研究,使得民营资本第一次进入国家级科研工程。

  民营资本进入国家级科研工程,也许,这是郑荣德向世人的证明,向更多的民营企业证明:要证明民营企业只要办的好,一样可以闯出一条路子来。

  于是,我们看到,随着开发新技术、落实技术创新工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华东电器集团的产品水准得到了整体推进。随着郑荣德对企业科学技术能力的要求不断增强,华东电器集团也不断向一个国际化企业迈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