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介和:我不需要金蝉脱壳 我没有包袱(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01:51 现代快报

  【话题:国企并购】

  “严介和收购二三十家亏损的国有企业,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融资渠道。太平洋集团并没有多少现金。”

  ——这是某媒体2005年刊登的一篇报道中的内容,剑锋直指太平洋大规模并购国有企业背后的“猫腻”。有人说,太平洋并购困难国企其实只不过是为了和政府做交易,换取工程订单。

  “太平洋投给国企并购至少20亿”

  快报记者:你在全国各地收购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你自己还记不记得,太平洋最鼎盛的时候旗下一共有多少家企业?一年最多收购过几家企业?

  严介和:现在也是100多家近200家企业。但因为种种原因,通常我们说的都是省内的企业。记得省里有关部门带着我们很多家民企到苏北去,参与苏北特困国有企业的兼并、收购,视为光彩事业。除我严介和没有第二个收购,苏北就收购了19家。第一站在宿迁,我就收购了3家:宿迁玻璃厂、双洋酒业、东辰公司。宿迁就耗了2个多亿,收购成本不是“零收购”吗?没错。但要知道,收购成本是没花钱,可那些都是半死不活、濒临倒闭的企业,你没有真金白银投下去怎么做啊!等米下锅:工资、福利、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材料供应商、技改……都要投入!不投入,你收购它干吗呢?

  快报记者:太平洋收购了这么多国企,投入的资金究竟有多少?

  严介和:我现在不敢说30个亿,保守一点,最起码也20个亿以上!

  “我不是侵吞国有资产的大鳄”

  快报记者:你说的20个亿是……?

  严介和:这些钱还不都是真金白银投进去的?可我们欠银行不也就3个多亿吗?其他不谈,光谈这一点,是不是事实?唉(摇头)——但是有人还说,“严介和才是侵吞国有资产的大鳄”。

  “并购国企不是为了和政府做交易”

  快报记者:我们也注意到,这些国有企业都是些困难企业,而且很多和太平洋集团的主业基本没有什么关联,换成一般的民企可能不会去玩这样的并购。有人说你这样做是在和当地的政府部门作交易,是为了打进当地的建筑市场,你承认这样的说法吗?你在这些交易中,究竟得到了什么好处?

  严介和:我跟你说句知心话,不是为了和政府做交易,我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形象,不要认为严介和是个做工程的,是个包工头,目的告诉大家:严介和是个苦命人,是做企业的。以前我做了十年的国企,做得也很扎实,也很成功,但是人们都不清楚。所以我就是出于这个想法,“没人要的都给我”,百分之百就是这个想法,绝不存在某些人说的“我收购国企跟政府做交易、政府再把工程给我”。有的城市我收购了很多国企,但工程一分钱没做;也有的城市我做了工程,但是任何国企没收。这不很正常吗?这是媒体的误解,搞错了。就是改变自己的形象,彰显社会责任。我让将近10万国有企业职工重新再就业,工资比原来高。我现在到工厂去可以说随便哪个职工看到我都笑容可掬地面对,我去山东或是哪个天南地北的企业都是这样。

  “一家国企我也没卖”

  快报记者:你收购的这些企业现在发展得怎么样?

  严介和:都很好!可以说发展得都是越来越好。

  快报记者:那究竟有没有被卖掉的企业?

  严介和:一个都没卖!我们这么困难,一个企业都没卖。要卖了我相信有一部分人心里肯定要滴血,肯定落泪,而且社会形象受损,政府对我的信任度也下降。

  关于“景德镇打包”——

  快报记者:就在你荣登胡润百富榜“榜眼”、声名鹊起的时候,江西景德镇打包托管计划却搁浅了。使得各界对你的质疑一起爆发,这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

  严介和:关于景德镇的托管计划本来应该是成功的,但因为当地的意见不统一,我们就停下来呗。这要讲政治的。

  关于“ST纵横”——

  快报记者:但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是不是因为发展过快,很多问题来不及处理,才使得出现了今天的危机。例如ST纵横?

  严介和:这个我轻易不敢说了,不然上交所又让我做检查。ST纵横现在主业做得很好,历史遗留问题太多了。我不想做,很多部门又说,“你不做现在谁做?”也就慢慢做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