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图助国美邀天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 21:49 《财经时报》 | |||||||||
□ 本报记者 王旗 4月2日,以“家电大国到家电强国”为主题的“2006国美全球家电论坛”将在北京举办。不同以往的国美家电峰会,此次论坛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国美电器联合主办,博鳌
这是中国最大的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国美电器,第三次针对行业生计中的问题发起高端讨论。此前,国美曾分别以“商者无域、相融共生”和“共荣WTO”为主题,举办了2004年和2005年两届家电峰会。论坛组委会透露,今年论坛将有上百家中外著名品牌的CEO参加。 邀入央视和博鳌,显示出国美力图的诉求。增强论坛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国美希望将论坛推向社会,力求将其打造成为“行业的顶尖盛会”。 据国美电器品牌管理中心总监何阳青介绍,2005年是中国家电产业不平凡的一年,许多产业问题将在本次论坛上进行深入探讨,并谋求更高更长远的共识,达成更富有建设性的合作,推动中国家电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升级,实现厂商、行业及社会利益的共赢。 黄光裕说,为增强论坛的代表性,他本人还亲自向大中电器掌门人张大中、上海永乐电器的陈晓、苏宁电器的张近东发出英雄帖。尽管这几大巨头平时问候对方的方式都是价格和竞争。但在黄光裕看来,这并不妨碍他们一起坐下来谈谈,因为作为渠道,他们面临同样的问题,比如,上游厂商关于利润的抱怨。 实际上,时至2005年,无论制造业还是连锁业,都受到来自国外家电巨头,以及自身发展瓶颈的巨大压力。考量过去一年家电业的焦点问题和主要现象,记者对本次论坛话题有如下猜想: 话题一,厂商关系仍是焦点。“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家电厂商从来没有停止过利益博弈。 目前主要现象:厂家抱怨受到商家利用场地资源过多“盘剥”,在与零售卖场合作中交纳费用过多,付出过多成本;抱怨商家积压供货商利润空间;抱怨商家利用账期占用供货商资金。商家则认为场地资源也是资源,有收取合理费用的权利;认为供货商因为自己在打价格战导致利润率降低,非商家之过;认为在代销模式中,一定的账期是规避风险的合理手段,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并不能就此认定连锁渠道有“类金融”的性质。 话题二,家电业的社会分工是否必须? 目前主要现象:国美、苏宁、大中、永乐等家电连锁零售终端,近年来不断扩张,大量占据一级市场,并有向二、三级市场挺进的准备。由此形成的商业资本,在家电产业链条中形成了强有力的话语权。而在制造商方面,格力、美的、TCL等企业,也在筹建或已经建立了以产业资本为基础的流通渠道。两种资本力量统领的渠道之间,一方面是互为补充,另一方面也在争夺资源。 话题三,如何改变目前产业中有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目前主要现象:规模不经济在制造业和流通业都有表现。制造业和流通业的净利润率都在5%以下的较低水平,远远低于国外企业的平均状况。虽然制造企业已逐步加大技术研发和专利的保护,中国家电业专利申请总量虽然有很大发展,但多以外观、实用为主,核心专利技术较少。核心技术研发不解决,就会出现产业群大而不强,利润偏低的现象。 话题四,中国制造业何时实现从“制造中国”到“品牌中国”。 目前主要现象:中国家电产品出口,最好的企业自有品牌出口只占其出口量的10%左右,其余大部分都是代工(OEM)。中国家电市场对外开放,使得外资企业的产品占据中国家电市场的大量份额,而中国的品牌走出国门却遭遇诸如反倾销等各种标准、法规的限制,国际市场举步为艰。 话题五,家电业转身:如何从家电大国向家电强国跳跃? 目前现象:作为新的全球制造中心,中国家电业依靠庞大产能和低廉的生产成本得以生存和发展,然而连年不断的价格战、缺乏核心技术等原因,使中国家电企业徘徊在高利润市场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