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状元张謇经营城市的现代启示 建设一新世界雏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11:24 北京日报

  一个人何以改变一个城市?状元张謇这样总结其心得:“借各股东资本之力,以成鄙人建设一新世界雏形之志。”

  宋培军 张秋霞

  张謇与1905年在南通创办的资生铁冶厂

  最近一段时间,城市经营颇受媒体关注。经营城市的理念可以上溯到状元张謇经营南通的实践。如果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语),张謇在地方自治的政治框架内着意经营南通,则无疑是“中国城市经营的先驱”,他不仅运用股份制创办大生纱厂,而且把股份制导入传统农业,既倡导银行股份制理念,又实践影视股份公司运作,还开长三角商埠股份开发先河。张謇不愿做“为有限股东之牛马”的“众仆”,要做“开投资合群之风气”的“公仆”,时时叨念着“儒者应尽的本分”、“士大夫之责”。他说:“甚愿天下凡有大业者,皆以公司为之。”又说:“农工商业之能否发展,视乎资金之能否融通。”张謇就是抓住了“资金融通”这个牛鼻子,盘活了城市经营这盘棋的。新近出版的《中国近代化先驱:状元实业家张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书,运用现代产权理论,检视张謇在南通的股份制经营实践,意在寻求某些或可借鉴的经验,这些经验为今天经营城市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895年张謇从筹办大生纱厂起,开始了工业股份制的探索与实践

  张謇真正开始股份制的实践要上溯到1895年筹办大生纱厂。张謇以“介官商之间,兼官商之任”的“绅”的身份,奔波于沪、通、宁之间,最后与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议定,以南洋商务局闲置机器2.04万锭折合25万两官股入股。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开工。在44.51万两原始资本中,官股占56.17%,地方公款占9.41%,真正的商股并不占大头(官僚6.49万两,商人、厂董2.95万两,社会团体1.2万两,地主0.3万两,其余为私人散股)。到了1903年,官股增至50万两,商股也扩到63万两。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产权份额大小与对企业的控制权并不成正比。官股代表并没有决策、管理权,举董招股以及年终账目,均由张謇掌握。关于股东选举权和议决权,大会决议:“自一股至一百股每股一权,一百股以上至无限股,每二十股加一权”;“官股不得分析,多占股权。”对于普通股东,张謇要求他们不要干预企业经营,即“不得干预办事之权”。随着榨油厂、磨面厂、印书局、铁冶厂、轮船公司等多家企业的创建,形成了以纺织业为核心的大生企业集团。新企业创建的资本来源是以招股为主,除此之外还有三种:一是大生纺织公司以自有资金参股新企业;二是将本应分发给股东的余利,转为股份投入新企业,大生纺织公司的股东自然转为新企业的股东;三是新企业通过大生纺织公司向银行贷款。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没有援外资为股份呢?这与张謇对外资的民族主义立场不无关系,须知民国初授命担任实业总长的他,就是因为反对临时政府以汉冶萍公司为抵押向日本借款而辞职的。

  张謇主张:“集公司而兴农业。”他仿效西方国家,将股份公司的形式导入传统的第一产业

  张謇主张:“集公司而兴农业。”他仿效西方国家,将股份公司的形式导入传统的第一产业。张謇、郑孝胥等发起招股,于1901年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围垦沿海荒滩,进行植棉,建成了纱厂10万亩的原棉基地。其后又办了多家盐垦公司。在各垦殖公司,张謇实施了一套公司加农户的经营体制。公司集中财力、物力负责总体建设目标如水利工程、农田基本建设、道路、仓储和商业等。除极少一部分土地为公司雇工自垦外,主要仿照传统的招佃经营方式,实行议租分成制,并将公司自垦和租地农场主制度结合起来,使得佃农与公司共享开垦成果。

  他在《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中提出:扩充棉产,奖重大农,非大农不能有此扩充能力。改良棉产,奖重小农,小农之致成绩也难,而开通风气也普。故个人之奖,每亩二元;农会、农校等之奖,每亩一元五角;至公司则专事于此,成绩更易,故每亩奖一元。影响所及,苏北地区1914-1920年间先后约有40家农垦公司成立。他们的经营方式,或由公司统一雇工生产,或将土地分划租与包工头组织生产,或将土地租给佃农耕作,或将垦熟的土地出售。他们的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出售产品、牟取利润,其经营种类包括植棉、蚕桑、茶叶、牧畜、粮食、养蜂等。

  张謇认为:“银行之性质,纯然一私家公司”,呼吁政府将银行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并强调银行发展必须专业化

  20世纪初,清政府准备仿效美国的银行体制,设立户部银行,企图控制国内的民办银行。张謇对这种做法异常反感,他向清政府极力推荐英、法、德等国的金融体制,因为这些国家的“银行之性质,纯然一私家公司”。张謇在《劝业银行条例》中明确表达了“劝业银行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理念。他呼吁政府将银行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治理权操于政府之手,而其所有权,则属私人。”这可谓一举两得,既解除了民间资本的后顾之忧,也解决了银行资本短缺的问题。

  张謇强调银行发展必须专业化,倡导设立劝业、盐业、农业、治淮、实业等各种银行。张謇建议中央政府注入现金,地方政府认缴股款,参股民营银行。除政府参股之外,银行资本多由民间自筹。他建议北洋政府效仿日本做法,允许农民以不动产作为抵押,“定低廉之利息,贷以现金,并准其按年份还”,以开发和改良农业。张謇在筹备通州储蓄兼

商业银行之初,首先成立了大生纱厂储蓄所,吸收工人工资存款,既减少了企业抵押贷款,又将工人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兴衰捆在一起。实际上,这取得了与工人入股企业同样的功效。

  由于中国财力有限,张謇的融资范围并不局限在国内,而是放眼世界。他提出以“合资”、“借款”、“代办”等形式,设立合资、合作银行。张謇亲自参与了中法劝业银行、中美联合银行、中美治淮农业银行的谈判工作。他花了近10年时间,与法方讨论合资建设银行事宜。他筹划中美联合银行的目的,是要打破外资银行对中国外汇市场的垄断。

  张謇把公司股份制经营所得,很大一部分用到南通的

城市规划和建设上,使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张謇思考南通,既脚踏实地地结合南通的条件,又不局限于南通一地,可谓高瞻远瞩:“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今日我国处于列强竞争之时代,无论何种政策,皆须有观察世界之眼光,旗鼓相当之手段,然后得与于竞争之会”。

  张謇把公司股份制经营所得,很大一部分用到南通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上。1895-1925年,在他的推动下,南通开辟了新工业区和港区,构成了以老城为中心的“一城三镇”的空间格局,旧城内辟商场、兴学校、建博物馆、修道路,进行了近代市政建设。1920年他又与荣宗敬等有资产实力的企业家合资创办左海实业公司,收买沿浦滩地,筹划吴淞商埠开发。虽然未及成功而身退,却是当今

长三角都市带发展的先声。他在通海垦牧公司第一届股东会上对此做了很好的概括:“借各股东资本之力,以成鄙人建设一新世界雏形之志。”

  (作者分别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5,3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