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度争议人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5日 11:58 《环球企业家》杂志 | ||||||||
郎咸平 单以影响力而论,性格张扬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朗咸平无疑是去年风头最劲的经济学家,他在质疑德隆、三叩TCL、四问海尔、七敲格林柯尔,连续批判了这些明星企业后,突然
郎在这场2004年最为激烈的“口水战”中,把矛头指向了一点,即“国退民进”的过程,实际是掌握资源的政府官员、企业高管与民营企业家合谋瓜分国有资产的过程,虽然这个结论并不具有百分百的说服力,而郎在论证的过程中也并非滴水不漏,但由于这类话题戳中了老百姓最为敏感的神经,而得到了几乎有所民众的支持。一些痛恨自由市场理论的经济学家和学者也加入进来,纷纷表示,愿意和郎教授一起来阻止在“国退民进”狂欢盛宴上获利的资本家。 而那些一直以主流自居的经济学家,以及正在参与“国退民进”的企业家,甚至一些媒体人士,察觉自己的观点有可能遭到颠覆、自己的利益有可能受到侵害,于是立刻发起了反击,虽然他们的论据在某种程度上看起来和朗咸平同样缺乏严谨性。 正是这种带有全社会性质的辩论,让郎咸平的形象变得清晰起来,他同时拥有“斗士”和“疯子”的绰号,在行事风格上,他自言希望通过犀利的观点引起社会的注意,甚至当有人批评他在哗众取宠时,他也认为这是学者谋生的正常手段。 然而就在民众对郎的学术造诣越来越津津乐道,也希望他能进一步担当起“防止社会分化”责任的同时,这位在台湾服过兵役,也当过记者的中年人却选择了“有漂亮开局,但后劲乏力”的表演方式,在猛烈地向国内公司开火之后,他却没有提出一个行之有效,或者逻辑严谨的解决方案,在冷静的观察人士看来,他最擅长的公司治理制度是在英美普通法的框架下完善起来的,而这套模式,实际并不完全适合目前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因此他提出加强监管,但是同时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思路,依然缺乏对经理人的有效约束。 真正的寂寞还是留给了在这场争论中声音最为弱小的大众,他们并没有看到争论带来的国有企业产权进一步的改革。而对郎咸平——这场论战的挑头人,你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他的言论,但是不管如何,你都必须让他发出声音。 (文/《环球企业家》□ 出自:2005年2月 总第107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