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鞍钢是怎样炼成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 15:13 《中国商业评论》杂志

  从1994年底濒临倒闭,到2005年全球钢铁企业综合实力排名第8,鞍钢上演了奇迹。

  一种对大公司生存的深刻理解,一种二次创业的精神,左右了鞍钢及其鞍钢团队。

  文/ 秦鸣 首钢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义无反顾的二次创业精神,往往产生于一无所有的小公司或者那些频临死亡的大公司。

  1994年,鞍钢经历了惨重的“死亡”。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积压、销售困难、资金紧缺,鞍钢被迫停了两座高炉,没停的高炉也放慢冶炼速度。公司靠向全体党员们借资7000万元买煤才勉强避免陷入停产的绝境,职工工资被拖欠两个月,800多万吨钢养50多万人。当时有人断言,白给50个亿也救不活鞍钢。

  1994年岁末的一天,在

鞍钢科技馆召开的干部会议上,一个气质儒雅的中年人,坐在了主席台上。对于鞍钢人来说,这张脸和刘玠这个名字都是陌生的。从中组部的领导宣读了任职命令的那一刻起,鞍钢的命运和刘玠的名字就连在了一起。

  刘玠孑然一身来到东北。此前,时任武钢第一副总经理的他放弃了到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当院长的机会,毅然选择了担当这个50多万成员的大家庭的当家人。

  在刘玠看来,鞍钢陷入困境的症结在于“两老”(设备工艺老,产品质量老)、“四难”(机制转换难,债务解除难,冗员解决难,社会负担难)问题,这也正是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通病。

  “等死”与“找死”

  1995年前后流行一种说法:企业不技术改造是等死,而技术改造是找死。

  对鞍钢而言,此时面临的正是在“等死”与“找死”间抉择。此时的鞍钢,代表落后工艺的平炉钢占钢产量的62.97%,占全国平炉钢产量约40%,连铸比仅为24.88%。当时鞍钢最大的成材厂,轧机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产量不算小,但品种和质量都满足不了用户的要求,价格比国内相同轧钢厂每吨要低300~500元,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6%。这样的装备生产的产品,计划经济时不用愁,因为有国家包销,但到了市场经济就不行了,没有人愿意要,销售非常困难,库存大量增加。

  刘玠心里很清楚:当时鞍钢两个钢厂一年亏四五亿元,能否迅速淘汰平炉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按照通常的思维,平炉改转炉只能易地重建,这需要斥资51个亿,而且10年才能收回成本。以鞍钢当时的境况,不要说拿不出这么多钱,就连能否生存到10年以后都很难说。刘玠没有等死,“平炉改转炉”的技改项目成为他上任后的“第一把火”。

  当时,全国正掀起一股学邯钢的热潮。一次,刘玠去邯钢参观,主人介绍的是降低成本的经验。起初刘玠并不太在意,但走到转炉前时,他忽然不走了,问这问那,眼睛幽幽闪亮,就像发现金矿一样。他跟邯钢要来了转炉的各种技术指标,拿自己的平炉指标一项一项地做比较。就在那天夜里,刘玠人还在邯郸,就毅然做出平炉改转炉的决定!

  刘玠发现:邯钢使用15吨小转炉炼钢,也能做到成本低、不烧重油,这对刘玠的启发简直难以名状!一般来说,平炉高度18米,转炉则要30多米,所以改转炉,厂房就得重建。但邯钢的小转炉,完全可以放进鞍钢18米的厂房去,这样原来的厂房、钢水包等设备就都能用得上!

  刘玠既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又是鞍钢总经理,所以,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双重身份使他比任何人都对这个超常规的改造有信心。一回到厂里,刘玠就把设计院、炼钢厂的主管都叫来开会,研讨在平炉厂房建转炉的思路并开始大胆实施。

  平炉改转炉在一、二炼钢厂原地实施,原有的厂房、吊车、铁水罐、钢锭模及风水电等设施都得到充分利用,只有工程的PLC控制和电动传动系统这样的关键技术设备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氧枪、锅炉、烟气净化等重要参数全部实行计算机控制,同时采用了二次除尘、溅渣补炉、脱硫扒渣、LF精炼炉等大量的新工艺。从1997年10月28日开始,鞍钢改一座转炉、停一座平炉,技改过程中不停产,也不减产,用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和5.2亿元的投资,将原有12座平炉全部淘汰,建设成6座现代化转炉,比异地再建节省40多亿元。

  转炉钢每吨成本比平炉钢节约100元,原来一个炼钢厂亏2个亿,改造后能赚1个亿,全部转炉改造完成后每年降低成本11亿元。平炉的迅速淘汰成为鞍钢改造的转折点。

  技改之初,刘玠深感高科技人才的匮乏,而这正是企业保持长久生命力的保障。所以在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刘玠开始有意识地从工程当中去选拔、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让知识分子“有为”、“有位”,实行科研项目效益工资制,科研骨干的工资达到鞍钢最高等级。同时,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机制,使专业技术人员“中间抬高,两头出局”,即大部分位于中间阶段的员工水平不断提高,而位于前面的员工将得到特殊的嘉奖,位于末位的员工将被要求进行培训学习。通过这种激励机制使人才处于合理的位置。

  点评:紧扼要害,超常规地变革

  如果企业不能准确抓住自己的关键问题,就会走许多弯路而始终走不出困境。鞍钢认准了困扰企业的“两老”、“四难”问题,且把技术设备的陈旧列为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集中全部力精力快速将陈旧装备全部更新,抓住了为走出困境的要害。

  如果采用常规的方法,鞍钢根本没有可能快速地将陈旧装备全部更新,但鞍钢用超常规的举措把别人不敢想的事情变为现实。在平炉改转炉项目中,鞍钢突破传统思维,创造性地在平炉厂房里建转炉,而且不停产、不减产,由此形成鞍钢技术改造新模式,并成功地应用于以后的所有技术改造项目。

  一位善于捕捉时机、发现机会的企业家对鞍钢的改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全国众多钢铁企业到邯钢参观、学习时,惟有刘玠独具慧眼,发现了平炉改转炉的机会。偶然中寓含必然,因为鞍钢资金极度匮乏,技术改造又迫在眉睫,刘玠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少花钱多办事。所以,企业家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现外在的机会,首先源于他有一个内在的观念,超常规的二次创业观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