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潍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18:02 《商界》杂志 | |||||||||
在中国,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并不鲜见,但国有企业以这么低的起点、在这么短的时间、从这么艰难的行业和险象环生的人与事中做大做强,堪称凤毛麟角。 在非垄断状态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领域,没有MBO、没有银行巨额贷款、没有国家特殊的政策及资源注入,短短7年从亏损3亿、年销售5·7亿做到年销售170亿,老树开花而能开得如此耀眼,如此无可挑剔,中国仅此一家,谭旭光仅此一人。
潍柴的故事,是中国国企改革一个难以复制,而又难以忘却的经典案例。 发现潍柴 文/本刊记者 刘旗辉 李彬 第一次见到谭旭光是在2005年11月,有关方面组织的“财经媒体企业行”把目的地放在了山东潍坊,潍柴动力在饭店设宴款待我们一行人。董事长谭旭光姗姗来迟,话不多,举杯敬酒彬彬有礼。显然,他并不习惯同时面对这么多挑剔的媒体同仁。 第二天安排大家参观潍柴展览馆,谭旭光亲自讲解。展览馆里陈列的都是一件又一件的“潍柴宝贝”,谭董事长的兴致也似乎超过了前一天。“这就是‘蓝擎动力’,我们潍柴未来5到10年的饭碗!”指着显要处的一台样机,他的山东腔普通话开始提高分贝。 在企业界和新闻界,“蓝擎动力”都堪称大名鼎鼎:据说它是我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欧III排放柴油发动机,率先改变了中国汽车长期组装“外国芯”的历史,并标志着中国柴油机制造从此迈入了自主创新时代。它的研制成功,甚至让这一年先后前来视察的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都予以高度评价。 但最令我们感兴趣的还不仅仅是“蓝擎动力”。展览馆墙面的图片资料告诉我们,这是一个7年前还亏损3个亿的老国有企业,在经过短短十几幅图片、几百个文字的墙面跨度后,变成了中国第一家销售过百亿、第一家实现海外上市的柴油发动机企业;而就在不久前,这个企业还斥资10亿元,成功地收购了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配件企业“湘火炬”。 那么7年前,眼前这个看上去40出头的年轻企业家,是怎样变着戏法,把一个破破烂烂的潍柴厂梳理成今天的模样? 带斧头的人 在潍坊,风筝的轻盈与企业的沉重,常常形成巨大反差。 1998年这里最沉重的企业,要数当地首屈一指的老国有企业潍坊柴油机厂——厂里已经拖欠了工人6个月的工资,一年以上的水费、电费和养老保险。全厂不停地被断水、断电、断原料,管理崩盘,人心思散,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厂长召开干部会议说:同志们,我们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虽然企业很困难,欠了几个月工资,但和XX厂欠了一年的工资比,我们还算好的吧? 一句话,说得几乎所有干部的心都凉了。 1998年4月,潍坊市政府、山东省政府同时坐不住了:一万多名员工、数万名家属的潍柴厂一旦倒闭,对地方稳定的影响巨大,那是谁也担不起的责任。两级政府对潍柴的母公司中国重汽联合施压,要求迅速换班子。 换谁呢?有一个年轻的“培养对象”进入他们的视野。此人37岁,时任潍柴厂副厂长,兼外贸公司总经理——谭旭光,一个地地道道的老潍柴子弟。 检索谭旭光的简历,可以知道在此之前,他曾是这个企业的风云人物—— 1961年出生,父母都是潍柴人。1977年参加工作进入潍柴,被分配至研究所搞产品试验。这个年轻的阳光男孩颇有悟性,而且对产品研究执着坚韧富有创意,“最大的兴奋点就是拿第一得表扬”。长达十年的研究所工作,谭旭光如愿拿了一大堆奖状,同时他对柴油机产品也渐渐有了完整系统的认识,和前瞻开阔的视野。 1987年潍柴厂组建外贸小组,谭旭光成为业务员。一年后小小的业务员大爆冷门:他代表企业前往北京主管部门递交申请,居然破天荒从机械工业部争取到了一个政策:潍柴被允许在广交会上单独设立自己的展示厅,从此成为全行业第一个越过进出口公司,直接和外商做生意的企业。 厂长对他颇为赏识,将他派往印尼,任首席商务代表。喜欢天马行空的他乐颠颠地踏遍了印尼每一个有市场的岛屿,一年时间里潍柴发动机在印尼的销量增长了十几倍。挟业绩回国后,谭旭光出任潍柴外贸处处长、外贸公司总经理。从1992年到1997年,在他的带领下,潍柴的外贸出口从弱到强,出口总量从30万美元做到了4000万美元,不仅占据了潍柴年度总销量的半壁江山,而且还一不留心打造了当年中国机械行业出口的第一名。 十年外贸生涯,前后跑过30多个国家,耳濡目染,谭旭光形成了常人难以具备的系统的市场经济理念,令他本能地倾向于国企改革应该“找市场而不是找市长”;而且他在潍柴工作时间长,对人与事的现状了如指掌,对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有着天然准确的直觉……其中更重要的是,这位有着特立独行的思考和行为方式的年轻人,并没有被老国企的人事环境所扼杀,他意外地破土生根,意外地成材了。 上级领导决定找谭旭光谈话。尽管他太年轻(当时大中型国企的一把手大都在50岁以上)、太有个性,但反正这个企业也不行了,换一名年轻人上来,带两把斧头一顿乱砍,也许被砍死也许被砍好,但总比这样拖死强。 没有任何一个老潍柴人愿意潍柴就此垮掉,谭旭光也不例外。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亲人赞同他出任潍柴厂厂长:那是为一万多个饭碗寻找出路的事情,一旦搞砸了,全家人在潍柴都是历史的罪人! 不过历史却容不得谭旭光稍作犹豫。1998年6月,上级对谭旭光的任命书正式下达;他同时被告知,此时此刻企业账面上的全部资金仅有8万元,内债外债高达3个亿,负债率达98%,面临破产的边缘——这组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数字,意味着此时此刻的潍柴,要从“愚公移山”开始起步。 6月19日谭旭光上任,定于6月27日召开千人大会发表就职演说。谁知6月27日凌晨,潍柴厂一条主要的生产线——KW铸造线又被一把大火烧毁了。消息传出,全厂职工对前途的绝望达到顶点。也有人从谭旭光的名字上寻找解读:旭光不正是九日发光吗?看来这一把火,烧掉的是潍柴多年的晦气,预示着企业红红火火的未来。 上午10点,谭旭光仍然平静地走上讲台,面对全厂干部职工发表了那场著名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公开承诺:15天内补发两个月工资;从今天起工资一分不欠;一年内企业扭亏为盈。同时约法三章:第一,不当老好人,不做太平官;第二,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允许职工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第三,恳请广大干部职工,对厂领导的每一个决策和行为进行监督。 “只要我们信心不死,潍柴就不会出局!”谭旭光说。 大家拼命地鼓掌,仿佛要把多年的沉重和压抑用掌风吹走。站在台上的谭旭光数了数,半小时之内共12次之多。 他突然发觉自己很幸运:在一个快要散架的企业里,人们对变革的渴望,竟然会如此强烈而真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