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40岁前冲刺美丽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15:16 《全球商业经典》

  40岁前冲刺美丽人生

  你无法决定一生中换岗的次数,但却可以提高人生转舵的胜算。

  40岁──不惑之龄,在事业和健康即将迈过又一坎之际,学会投资下一个人生高峰,就能实现年少追寻的成功自我。

  策划主持:何晓鹏 视觉设计:杨飞童

  40岁前冲刺美丽人生 我们就这样被改变 并影响中国 ──溯源这一代的时代图景

  文:何晓鹏

  1984年 深圳改革 1984年1月24日,正在欢快地倒卖玉 米的王石骑车途经深圳国贸大厦,突然 看到很多警车、警察和聚集的人群,一 打听,原来是邓小平到大厦顶层俯瞰特 区全貌,公安局正在清理现场。“我好 像感到干大事情的时候到了。”王石后 来回忆。 一年前王石辞去公职来到深圳。 比王石晚到两年的任正非,不甘替人打 工,用两万元的全部家当,创办了华 为。同时间,深圳特区的成立,也拉开 了沿海城市改革的大幕。 不用再惧怕被割资本主义尾巴,惧 怕再背上投机倒把的罪名,在人还无法自 己主宰命运的那个年代,深圳和稍后的海 南岛成为胸怀梦想、不甘平庸的有志青年 改变自身命运的仅有的两个大舞台。 百万人才大军南下深圳,原来一辈 子只嫁一家企业、一潭死水的用人制度, 开始逐渐被搅活。十年之后,不管是自觉 还是被迫,人们手里的“铁饭碗”都变成 了“泥饭碗”。

  1988年 “闯海” 1988年的一天,海口市沸腾起来, 整座城陷入欢乐的海洋中,第七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海南建省。 曾经的孤岛一下子成为全中国的聚 焦点。一时间,四面八方的人们,背着 行囊、各怀希望与梦想成群结队涌向海 南。最热闹的当属位于雷州半岛的海安 码头,每天从早到晚,琼州海峡的每条 渡船都挤得满满当当,尽管码头售票处 挂出“票已售完”,可密集攒动的人头 仍在不甘心地向前拥挤……史称“十万 人才过海峡”。西北人潘石屹也是这闯 海大军的一员,“初到海南,感觉就是 热闹。街道上谈恋爱的、作诗的、弹吉 他的,什么都有,每个人都有梦想,就 是没钱。” 潘石屹回忆。 不过,海南未能继续当年深圳的辉 煌。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其 他产业并无发展的空间,于是所有人都 把发财的梦想寄托在土地开发上。因为 疯狂投机,1993年,地产泡沫破灭后, 留给海南的是一座座烂尾楼,和数百亿 元的银行坏账。伴随楼市一起破灭的, 还有人们的发财梦想。

  1990年 开发浦东 “我们说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 啊!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 区时没有加上上海。”1990年,在上海 过春节时,邓小平这样自责。 彼时的上海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让这个昔 日的“冒险家的乐园”活力尽失。不改 革,就没有出路。 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浦东。十余 年浦东发展的成就显而易见。依靠浦东 开发,上海重新开始崛起。浦东开发十 余年来,已累计吸引了30多万海内外精 英。浦东开发和上海的崛起为无数人提 供了又一个放飞理想的舞台。

  1992年 姓社还是姓资? 1992年,小平南巡至上海。2月 10日上午,一行来到上海贝岭公司,在 一台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前,邓小平停下 了脚步。听着讲解,他沉思了一会儿, 出人意料地指着离子注入机问:“你们 说这台设备姓‘社’还是姓‘资’?” 这一年,中国仿佛也走到了改革的 十字路口。历经89风波、东欧剧变,否 定改革的论调一度甚嚣尘上。在“姓资 姓社大讨论”中,《解放日报》连续刊 载了“皇甫平”的署名文章,为改革鼓 与呼,但却遭到猛烈的抨击。邓公此言 一出,改革派最终奠定胜局。

  1993年 自主择业和自费留学 1993年,国家开始改革高等学校毕 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 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国家安排就 业,多数学生“自主择业”的制度。自 此,中国大学结束了包分配的历史,大 学生也逐渐从“天之骄子”跌入凡间。 同一年,原国家教委印发《关于自 费出国留学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次向 国内青年打开自费出国留学的大门。在随 后的数年里,自费出国留学成为风潮。

  1999年 大学扩招 这一年,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黑色 的7月变得不再那么黑了。不用再千军 万马过独木桥,从1999年起,中国大学 开始了“疯狂”扩招。短短几年时间, 国内在校大学生规模就从扩招前的341万 人(1998年),激增到2006年的1739万 人,中国大学也迅速由精英教育变为平 民教育,中国的高等教育用几年时间, 走完了西方高等教育要几十年才走完的 历程。高等教育的普及给中国青年带来了 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过速扩张 的副作用也显而易见,如今,中国大学 生的平均起薪水平已经与进城务工人员 薪酬相当。过去考上大学就拿到了铁饭 碗,今天我们必须花上一万分的努力, 才能谋个好前程。

  2000年 纳斯达克上市潮 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好年份。新 浪、网易、搜狐跑步前进,分别于4月、 6月、7月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受他们 的鼓舞,一时间,各种各样的网站如雨 后春笋般涌现。不过,好景不长,由于 缺乏有效商业模式,靠烧钱支撑的互联 网行业很快步入低谷。2001年,纳斯达 克崩盘,新浪、网易、搜狐股价先后跌 至1美元以下,面临摘牌的尴尬。 时过境迁,互联网的冬天早已过 去。熬过冬天的互联网生命力更加旺 盛,它给无数人提供了施展抱负、成就 梦想的舞台,也成就了无数像张朝阳、 丁磊、马云一样的互联网英雄。 十年以来,互联网一直是求职者最 希望进入的热门行业之一。数据显示, 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站数量已经达到 131万个,从业人员以千万计。

  2007年 通胀来临 从这一年下半年开始,物价开始疯 涨,从肉价到牛奶农副产品、油品、旅游 支出……除了工资巍然不动外,似乎什 么都在涨, 2007年底,在用一个字来总结2007的 活动中,天涯社区网友经过评选,一至同 意选择“涨”字为2007年年度汉字。 通胀时代来临,年内六度加息,职场 中人必须努力工作、赚钱才能抵销通胀 带来的开支增加带来的压力。 2001年 入世和外企 “黑发人都已谈白了头。”2001年, 在经历长达15年的谈判之后,中国正式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逐步、全面放开 对外资准入的限制。国内企业开始在国 内市场上直接面对外资企业的竞争。一时 间“狼来了”的呼声一片。 但同时,外企的增多,也给求职者 带来了更多选择机会、更高的薪酬和福 利待遇以及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以人 事经理一职为例,据上海市外资企业协 会去年初公布的《2006上海外企人事职 位薪酬调研报告》,2006年上海外商独 资企业人事经理平均薪酬23.06万元, 远高于合资和内资企业同岗位的薪酬水 平。其他行业同样如此,有效的薪酬激 励机制和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是吸引 求职者流向外企的主要动因。 2005 毕业即失业 “人才市场的停车场里,横七竖八 停着各处来的自行车……那些毕业生大 清早骑自行车出来,穿越了半个城市,到 了人才市场,早饭也不吃一下,便来到 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重点本科 1500,普通本科1200,大专不要。’招 聘单位的HR小姐有气没力地回答他 们。‘什么!’毕业生朋友几乎不相信 自己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 会儿大家都呆了。” 这是几年前网上流传甚广的“多收 了三五斗”的大学版本。大学生找工作 变得愈发艰难,从2003年扩招后第一批 大学生涌向职场开始,大学生就业的压 力开始凸现。

 [1] [2] [3] [4] [5]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