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玛拉特”教训 中方如何抽身合资泥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4日 11:26 《财经时报》 | ||||||||||
从以往经验看,中方收购外方股份的情况并不是很多。而中方如果选择脱身而出,特别需要注意,一定要在与外方谈判中谈好妥善安置员工的问题 本报记者 王英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最近陷入停产的南京奶业集团正是一条被无辜殃及的“池鱼”,而“城门失火”者,则是意大利著名乳业公司帕玛拉特——这家因财务丑闻而深陷破产困局的意大利公司,使其在中国的几个合资伙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 灾难从天而降 帕玛拉特在中国的天津和南京有两家合资乳品企业。天津的帕玛拉特乳品有限公司是帕玛拉特集团与天津农垦集团公司于1995年合资建立,注册资金1200万美元,帕玛拉特持有70%的股份,中方持有30%的股份;而南京的帕玛拉特则是在2001年与南京奶业集团合资建立的,帕玛拉特占65%股权。 自帕玛拉特意大利总部陷入财务丑闻以来,帕玛拉特在华两家合资公司的前途也引起众多媒体关注。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所张岩贵教授对记者评论道,如果海外子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现金流较大,业务独立性较强,那么,母公司的变故对其影响不大;但如果子公司的业务十分依赖母公司,则影响较大。 以南京帕玛拉特为例,这家公司在帕玛拉特丑闻发生之时刚刚组建两年多,业务还没有上轨道,正要大展宏图;而帕玛拉特意大利总部的丑闻危机对中方投资者南京乳业集团来说,可谓从天而降的灾难。 去年2月,处于漩涡中的帕玛拉特撤出了在南京的意大利一方的所有管理人员,而将自己控股的南京帕玛拉特正式托管给南京奶业集团代为管理,期限三年。当时南京奶业集团的副总经理卜卫兵曾非常自信地告诉记者:在南京奶业集团管理下的帕玛拉特公司经营状况很好。 但到了2004年7月底,忽然有媒体报道南京帕玛拉特早已停产的消息。而南京奶业集团的董事长蔡敬东告诉记者,目前,南京奶业集团正就此事在与意大利方紧急联系,估计会在一两个月内有结果。 出路何在? 南京基地曾是帕玛拉特在华东、华南布下的一颗重要棋子,按照帕玛拉特当初的计划,这家公司年产5.5万吨高档乳制品,主要销往南京、上海、武汉、重庆、宁波、深圳等大中城市,但帕玛拉特总部的变故显然改变了这一计划。 7月中旬,意大利政府批准了帕玛拉特公司的重组计划,计划出售现有的“非核心战略”部门,集中经营牛奶制品和果汁饮料等,并将全球的加工企业从132个减少到77个,南京乳业目前的状态与帕玛拉特总部的动向显然息息相关。 南京奶业集团的董事长蔡敬东对《财经时报》表示,南京乳业集团与帕玛拉特的谈判正处在一个关键期,涉及诸多涉外经济案件的难题,因此,此时不希望过多地被媒体关注,以免引起意大利方不必要的误会和猜测,使本就很困难的谈判进程更加被动。 蔡敬东没有透露双方如何处置各自的股份,是中方接收还是意方接收。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双方的这次合资都因来自总部的危机而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可能中途夭折。而南京乳业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谈判中将中方损失降到最低。 从泥潭中脱身的经验 因外资自身问题而使合资的中方公司受到牵连的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早一点的有日本八佰伴公司破产案例;近一点的则有2002年的安达信事件。 跨国企业战略研究专家古天勇对《财经时报》评论道,合资企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形式,在发生像安达信和帕玛拉特这样的事情时,它们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就陷入很被动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又完全是不可预测的危机。 从以往经验看,中方收购外方股份的情况并不是很多,因为不少合资公司建立时,中方主要看重的是外方的技术、品牌和资金,如果中方收购之后变成自己独资,则可以依赖的技术、品牌和资金也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中方收购外方股份的意义就不大,因此,如果是这种情形的合资,中方收购外方的股份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中方如果选择脱身而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安置问题,一定要在与外方的谈判中谈好妥善安置员工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那么一旦发生事情,员工也好,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好,按照以往经验看,往往都是给中方施加压力,最后,中方很可能要在与外方已达成协议之后,来单独解决员工安置问题,独自承担因此而带来的经济和信誉方面的损失。因此,这个问题一定要在与外方的谈判中解决,使双方共同承担责任与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