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级业怪象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份文件显示, 2008-2010年,在债券发行人跟踪评级中,累计有388次评级上调,仅有13次评级下调,上调比例超96%。尤其在2010年,共出现了179次评级上调,与之对应的是3次降级。而这三年,正是金融危机期间,不少发债主体已暴露出危机。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分析师李建云今年3月撰文称,我国评级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评级公司间为争夺市场份额而降低评级等级标准,甚至出现“级别购买”等不良现象,评级机构的公信力一直不高。[详细]

公信力缺失成评级业短板

表面上我国发行人信用评级普遍上调,实际上市场信用水平在原地踏步甚至降低。

表面上我国发行人信用评级普遍上调,实际上市场信用水平在原地踏步甚至降低。

信用等级竟可买卖

一些评估机构以不正当的手段抢夺市场,采取按等级收费的方式,评估费用和信用等级成正比。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信用等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并造成了社会对信用评级的误解。

买卖现象频发 行业监管三无

评级机构之间恶性竞争及由此造成的评级费用竞价和发行人购买评级报告的恶劣行为,最为市场诟病。目前我国评级行业收费模式和赢利业务都比较单一,发行人付费的评级业务在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

@信用评级

[背景]信用评级是一种社会中介服务为社会提供资信信息,或为单位自身提供决策参考。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02年穆迪公司创始人约翰·穆迪开始评级当时发行的铁路债券,后延伸到金融产品及评估对象。

中国评级业突围任重道远

中国评级业面临公信缺失、无监管等问题。

中国评级业面临公信缺失、无监管等问题。

须减少政治和金钱等因素影响

中国的评级机构发展时间短,目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不奇怪。从长远看,中国要形成自己的有国际影响力的评级机构,除了需要形成一套独特、专业、公正的评价标准,还需要尽可能减少政治、金钱等因素对其独立性的影响。

公信力是核心 敢于负面评价

本土信用评级机构也要敢于批评,特别是敢于在事实的基础上对本土机构作出负面评价。 市场对信用评级的认可,取决于以诚信为核心的评级机构“声誉资本”。

小调查

微博热议

评论

登录: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查看全部往期回顾>>

近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