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征文】银行,未来还香吗?

2020-10-16 22:53:13 作者:新浪金融研究院 收藏本文
A- A+

  曾几何时,在银行上班是一份体面又稳定的工作。但如今,数不清的年轻人却在逃离银行

  2015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对商业银行产生诸多影响,主要就是存贷款利差收窄。在贷款需求减少、竞争加剧的格局下,银行必须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吸收存款,同时降低贷款利率贷款,一升一降,利差收入自然缩减。同时,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银行业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倒逼银行机构快速转型。

  聚焦到个体层面,银行还是那个银行,可银行的工作已然不同。在大环境影响下,银行业的门槛越抬越高,KPI也日新月异,员工的薪酬却雷打不动。晋升路径的失效,令底层员工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枯燥的流水线作业。对于当下银行里的年轻人而言,激烈却无效的竞争,正在逐渐蚕食着他们对工作的信心与热情。

  银行这个金饭碗,它到底还香不香?那些逃离银行的年轻人,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新浪财经启动“你为什么离开银行?”征文活动以来,收到数十篇来自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投稿。他们有的正在筹划离开银行,有的已经离开银行。他们都用手中的笔记录或回忆着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向读者诉说他们在银行工作的故事。新浪金融研究院本期刊登郭映江的投稿,题目为《银行,还香吗?》。

  银行,还香么?

  郭映江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围城》

  前段时间,新进银行员工拒喝酒被领导打耳光的新闻刷爆网络,银行行业又被媒体推到了风口浪尖,银行酒文化、潜规则招聘又一次成为社会公众酒足饭后的谈资。

  不知何时,银行变了,变得如此之快,变得让人措手不及,变得让800多万银行从业者迷失了方向,我们不禁要问银行未来的路在何方?银行,未来还香吗?

  大变革:逃不掉的周期

  当用周期的视角来看经济发展变化和行业变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银行具有顺经济周期性,经济环境的好坏与银行发展密切相关,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银行业也难以逃脱周期变化的命运。

  放眼世界,经济仍然低迷黯淡。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走向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包括美国和中国等均显示出复苏的迹象,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刚刚在其新的经济展望报告中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增加1.5%。此前,由于各国同时实施控制Covid-19疫情的封锁措施,OECD 在6月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至少下降6%,解决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头等大事。全球经济疲软叠加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和贸易摩擦,低迷的全球经济中银行业首当其冲。面对危机,裁员、关闭网点、缩减扩张规模、调整战略布局已成为国际银行业惯用手段之一。2020年,全球银行业宣布的裁员总数将达到67844人,逼近7万人,实际裁员总数可能更高,因为许多银行的裁员并未披露。今年全国已有超过1600家线下的银行网点停止营业,疫情加剧了银行网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步伐。

  回看国内,银行业发展史充满艰辛和坎坷,走过不少弯路,同样也积累了宝贵经验。2003至2013年10年间,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濒临“技术性破产”到利润过万亿,更像是经历了一场“涅槃重生”,商业银行资产重组、公司治理和改革不断提速,不良资产处置取得决定性胜利,银行由行业周期底部走上了辉煌发展的时期。

  经济金融周期并不是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3年到2017年之前,随着金融科技兴起,创新性的金融衍生品大量出现,银行业开启扩表的“野蛮生长”模式,影子银行泛滥,交叉金融风险逐渐暴露。2017年一行两会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措施密集出台,银行业经营开始出现分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重大政治任务,包商银行被接管、打破同业刚性兑付成为标志性事件,一大批金融贪腐案件被查处,2017年成为金融监管元年,以“强监管、严监管”为主要特征的金融产业清算周期拉开序幕。完善公司治理成为银行加强内控管理的重要手段。

  银行从业者:生存现状及自我评估

  白领、高收入、高学历、体面工作环境是社会公众对银行从业者的普遍印象,996频繁的加班和学习培训、完不成的KPI指标任务、被拉低的工资收入成为银行从业者的真实写照,见面不谈工资,已成为银行从业者还能一起玩耍的最低底线。根据2016年相关报告,49.7%的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工作时间为46到55个小时;39.2%的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工作时间为55到65个小时;12%的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工作超过65个小时。金融业人员常年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加上对饮食等方面不够注意、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有抽烟喝酒等习惯,因此肠胃疾病是这些人群的易患疾病之一,甚至成了职业病。

  当你初入职场,选择人生中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当你决定从事银行金融职业的时候,我劝你做好生理和心理双重准备,开展自我评估,以下问题能否得到内心的正面回答:

  1.银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目前的技能、专业能力能否胜任银行岗位?

  3.能否持续输出能力?创造价值?

  4.能否具有抗打击能力?完成考核指标任务

  5.能否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

  自我评估的目的不是在于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坚持,在于能否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准确的定位适合自己的职业。当你做好准备的时候就勇敢的作出选择吧,毕竟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有大把试错的机会。

  展望:未来银行

  未来银行,可能没有银行。

  当金融科技公司突破性的推出支付宝、各种“宝宝产品”的时候,当银行网点不再人满为患存钱缴费的时候,当刷脸支付成为消费常态的时候,银行是时候作出改变了。畅想未来,银行或许没有了物理网点,线上交易和数字化货币普及,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未来银行依然很香。

  未来银行留给金融从业者一个思考的命题:面对未知的变化,与其探知银行未来的路,不如走好脚下的路,持续输出的能力决定了自己职业发展的长度,持续学习,精进自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鑫

文章关键词:

作者

新浪金融研究院

新浪金融研究院

新浪金融研究院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