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2018:老牌公司折戟 黑马营收猛增

2019-04-30 10:28:54 作者:杨希 收藏本文
A- A+

  消费金融行业方兴未艾。2018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波动大、差异大,有黑马营收猛增,也有老牌公司业绩折戟。

  2018年年报季接近尾声,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去年业绩如何?

  目前国内共有2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开业23家,其中有17家能够公开查询到业绩。

  从已公布数据来看,捷信、招联和马上消费金融净利润排名前三,稳居消金公司第一梯队;第二梯队是紧跟其后的中银、中邮、海尔、湖北消费金融,这四家公司净利润均达到亿元以上;锦程、哈银、苏宁等八家公司净利润均未突破1亿元,为第三梯队。

图:持牌消费金融公司2018年净利润、营业收入情况(注:捷信“营业收入”一栏为主营业务收入)图:持牌消费金融公司2018年净利润、营业收入情况(注:捷信“营业收入”一栏为主营业务收入)

  净利润三甲:增速骤降 捷信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

  从盈利指标来看,净利润前三甲公司内部仍有较大分化。2018年,捷信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13.96亿,招联消费金融净利润为12.53亿,相比于紧随其后的马上消费金融8.01亿的净利润,前两家头部公司保持一定优势。

  从利润增速来看,2018年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增速均大幅回落。数据显示,2017年招联金融净利润增速为266.97%,而马上金融则高达8792%。而到了去年,招联消费金融净利润增速骤降至5%;马上金融净利润增速也出现“脚踝斩”,回落到39%;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增长37%。

  从营业收入来看,三家头部公司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由高到低依次是马上消费金融(77%),招联(67%)和捷信(41%)。其中,捷信消费金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亿,是唯一一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持牌消金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捷信消费金融的触角已伸向了海外。据捷信官网披露,截至去年年末捷信共有活跃用户1400万,为全球10个国家的1.11亿客户提供服务。

  “亿元俱乐部”:海尔增长凶猛成黑马

  净利润紧随第一梯队之后的,是中银、中邮、海尔和湖北消费金融,去年净利润均达到1亿元以上。

  海尔消费金融和中邮消费金融分别成立于2014年12月和2015年11月,去年净利润已经超过了首批成立的锦程消费金融和北银消费金融。

  中邮消费金融净利润为2.03亿元,同比增长199%。海尔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252%;实现营业收入10.48亿,同比大增314%。净利润、营业收入双双猛增,在17家持牌消金公司中最为亮眼,成为去年业绩黑马。

  值得注意的是,有别于消费金融行业普遍发力于场景应用,海尔将目光投向了年轻社群。据海尔消费金融官网,该公司锁定“年轻人群信用消费”这一细分信贷需求,推出了最快1分钟可放款的信用借款。

  中银、华融、苏宁业绩下滑明显 净利下滑背后各有隐忧

  中银消费金融实现净利5.60亿元,同比下降59%,在净利过亿的7家消金公司中,中银是同比净利负增长的唯一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内中银消费金融三度被罚,合计罚金近300万,成2018年罚单数额最多的消费金融公司。被罚原因有“存在以贷收费的行为”、部分消费贷款业务存在三项违法违规事实,包括“借款人收入情况贷前调查未尽职”、“未严格执行个人贷款资金支付管理规定”、“未采取有效方式跟踪检查贷款资金使用”以及因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

  苏宁消费金融净利润为0.45亿元,同比下降79%;华融消费金融净利润为0.17亿元,同比下降87%。

  华融消费金融由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持股55%,而华融赖小民案,或许也已波及华融消费金融。据报道,2018年10月,华融消费金融董事长贾传宝、总经理邹新亮双双被免职。而2019年初始,华融消费金融迎来了年内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首张罚单。今年1月,华融消费金融因违反央行征信管理相关规定,被央行处以罚款5万元。

  中小消金公司:展现增长动力 长银五八首度盈利

  在净利润1亿元以下的消费金融公司中,部分后起公司业绩颇具看点。

  首批成立的北银消费金融,去年实现净利润0.35亿元,全年投放个人消费贷款40.54亿元,存量客户111万。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和幸福消费金融成立于2017年。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去年首度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0.11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6%,达1.07亿;幸福消费金融去年亏损缩小,为0.13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4%,达1.41亿元,距离盈利只有一步之遥。

  成立于2016年末的河南中原消费金融去年实现营收5.22亿,累计放款237.37亿,贷款余额86.54亿,累计放款569万笔,客户数204.01万。

  同样成立于2016年末的长银消费金融未明确公布盈利数据,但其股东广汇汽车在2018年年报中确认了951.77万的投资收益,按照25%的控股比例计算,长银消费金融去年实现了0.38亿的净利润。

  仅从数据来看,新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展现出一定的增长动力。

  消费金融行业方兴未艾。2018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波动大、差异大,有黑马营收猛增,也有老牌公司业绩折戟。面对扩张和监管,各持牌消金公司或许只有建立差异化的竞争、获客优势,通过金融科技和场景融合,方能维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责任编辑:陈鑫

文章关键词: 毛利率 持牌 消费金融

作者

杨希

杨希

新浪财经高级编辑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