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3年重启 特别国债如何落地?|金融战“疫”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并首次提及“发行特别国债”,市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信号。
特别国债服务于特定国家政策,本质上属于政府债务融资工具。此前,特别国债在我国历史上只发行过两次,均有特殊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是在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期限为30年),用于向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补充资本金。这次发行特别国债的历史背景是: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国有企业改革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加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低,不良资产比例高达20%。
第二次是在2007年,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期限为10年和15年),用于向中央银行购买外汇,从而注资成立中投公司。这次发行特别国债的历史背景是:由于加入WTO之后连年的“双顺差”,我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快速积累。2017年这笔特别国债到期后,国家对其中一部分进行了定向续发操作。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指出,特别国债特别之处在于规模巨大、筹集便捷、利率很低。从当前需要看,特别国债规模可能要扩大到3万亿;从迫切性看,可能越快越好;从利率上看,显然要关注负利率场景在发达经济的蔓延趋势。而采取传统国债发行的方式利率较高、单次发行规模有限,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目前,我国正积极推动复工复产提振经济,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疫情拐点尚难以预测。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海外的疫情扩散或造成国内企业出口骤停,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在骤停效应下,企业没有了订单,却还背负着刚性成本支出。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出手,增加企业现金流,避免成本刚性将企业拖垮。李奇霖认为,本次特别国债发行,财政部大概率会出台消费补贴政策,同时向中小企业提供减税、降费等流动性支持。
一般而言,特别国债的资金来源由央行提供,体现为央行对政府的债权(如2007年),或由央行通过降准向商业银行释放资金购买(如1998年)。此次特别国债的资金来源,分析认为仍将由央行提供,但会与之前有所不同。
李奇霖认为,本次特别国债仍将由金融机构来参与,同时央行也可能通过定向降准、定向投放流动性等措施来承接部分资金,防止挤出效应。张岸元认为,相较于2007年发行的1.55万亿特别国债,此次特别国债发行主要用于财政支出,因此不能简单复制当年模式。
业内专家对特别国债的发行已有共识,究竟发行多大规模,尚有许多不同观点。
原重庆市市长、清华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主席黄奇帆撰文建议,今年受疫情影响,可以突破财政赤字不超过GDP 3%的常规限制,提请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和对疫情地区进行转移支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也撰文指出,为了应对政府收入下降支出大幅上升的财政缺口,特别国债其低成本、长周期的特点是为财政收支缺口融资的较为理想的方式。由于受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需求升高与通货膨胀的影响,必要情况下可考虑发行2万亿左右特别国债。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特别国债应直接投向受疫情冲击较多的中小企业及失业人群。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吴晓灵等多为专家认为,发行特别国债应不少于1万亿元,可用于疫情防控及扩大公共卫生等短板投资,以及重点物资保障企业、小微企业税费、五险一金缓免、失业救济、贷款贴息等。张岸元则认为,特别国债应主要用于灾损严重行业、中小微企业直接补贴或贷款贴息,面向居民的现金和消费券发放,以及重大民生领域项目贴息等。
特别国债资金如何传导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消费?李奇霖指出,促进消费最简洁的办法,就是以消费券的模式把钱发到中低收入群体的手中。“我认为这样的模式可能是特别国债发力的重点方向之一,带动消费,进而打通线上线下的消费脆弱链条。”
责任编辑:陈鑫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