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前驻法大使吴建民作客新浪谈西班牙烧鞋事件(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 18:30 新浪财经

  

前驻法大使吴建民作客新浪谈西班牙烧鞋事件(3)

  2004年10月20日,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前任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吴建民和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博士作客新浪畅谈西班牙烧鞋事件的研讨和反思及中国企业如何利用外交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图为吴建民在回答网友问题时尽显外交官风采。
前驻法大使吴建民作客新浪谈西班牙烧鞋事件(3)

  2004年10月20日,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前任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吴建民和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博士作客新浪畅谈西班牙烧鞋事件的研讨和反思及中国企业如何利用外交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图为王忠明在聆听网友问题时若有所思。

  网友:请问吴院长,如何看待杨小凯先生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问题?

  吴建民:后发,天下的事,总是有好的,有差的。我们后发有优势也有劣势,这一点我想已为国际经济生活当中大量的事例所证明的。关键是优势和劣势都有,就看企业家和经理人如何抑制它的劣势,发扬它的优势。碰到这样的问题,我的观点要举一反三。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小孩都会这样办。聪明的办法是把它化解掉,中国人的智慧在于防患于未然,有这个苗头我把它化解掉。这个损失是不是小?是小,当然要花费一定的代价,我们要在这方面发挥我们的作用,发挥我们的智慧,我想中国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我们现在的资源没有整合,分散,各干各的。

  刚才王主任讲的这个观点,这一把火要使得我们警醒,我赞成,要烧走落后的观念,要整合资源,中国各方面资源分散,形成不了合力。成功的企业到处讲合力,怎么样形成这种东西?我们现在痛定思痛要考虑这个问题。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要整合资源,确实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可能在整合资源过程中还要防患于未然,用聪明的办法化解这种冲突,我们首先要有一种预见。请王主任谈谈,咱们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哪类问题,西班牙烧鞋和首钢这个问题。

  王忠明:刚才吴大使也分析了,因为大量的企业走出去,需要本土化这么一个过程。走出去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国际化的进程,但是你要在哪一个国家落脚,非常切实地遇到一个本土化的问题,跟当地的企业,当地的公众的利益有一个协调的问题。在这方面,中国企业今天遇到的问题,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要有非常长期的准备;也只有经过这么一个必然过程,中国的企业才有可能真正的生长出真本事。靠封闭的方式,把自己闭锁起来的方式,在今天这么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显然是不可取了,是落伍的。我们所谓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我们可以规避先行国家已经走过的那些曲折,少支付一些他们已经为我们先行支付的代价。比如说环境污染、掠夺资源、贸易壁垒诸如此类的问题。

  自然,也由于我们是后发,原来它就有利益格局,有既定的利益格局,我们一旦进去之后,对于这种现有的利益格局就可能会产生冲击,就出现一个协调的问题,在这个协调过程当中,怎样很好的利用外交资源,就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需求。

  主持人:刚才王主任谈到后发优势,很多事情如果有预见性,应该可以避免。像刚才说西班牙“烧鞋事件”,应该说是在日本、韩国已经经历过类似的事件了,吴大使您在作为驻外大使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类似的事情多吗?

  吴建民:在法国没有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但是出现了一些华做得比较成功的华人,他的汽车被烧掉,这种情况曾经出现过。所以王主任讲的要有预见性,我是非常赞成这个意见。

  比如讲我们现在中国人走出去,人家是怎么考虑的,我们讲,中国走出去是好事情,外国人是不是觉得是好事情?不一定。我在公元2000年,法国每年都有一个华人搞的春节彩装大游行,在巴黎所谓唐人街13区举行。公元2000年我看这个游行的时候,旁边有巴黎的市长,巴黎的领导,13区市长都在那。一个记者问我,吴大使,有人说公元2020年,巴黎是中国的第二首都,你有何评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反映一些人的观念问题,认为中国人入侵来得这么多。我跟他讲,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法国人去中国也很多,没有人说巴黎变成中国第二个首都。中国旅游者来了,中国人来给你们带来一些商品,中国人来买你们的东西,这不是很好的吗。

  我觉得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居安思危,不要一厢情愿。我想中国崛起的过程,是一个经济重生的过程,不要以为我们出去人家必然会前呼后拥、夹道欢迎。没有这回事,后来者必须冲破利益格局,必定会使既得利益者受损。但是你怎么去解释?我觉得我们解释不要讲大理,要摆事实;讲道理,没有事实不行,这个道理就是空的。

  法国人曾经做过一个国内产业空洞化调查,因为法国人担心国内的产业空洞化,你不能不面对这个问题。我今年6月份在法国,出席法国展览局的一个会议,当时法国一个大企业家邀请大概100多名法国的企业家政界人士要我介绍中国情况,回答他们问题。我说中法关系很好,但是我们这些问题也要考虑,法国人觉得空洞化,企业搬到什么地方?搬到中国去,他就有意见,怎么对待这个问题,要解释。

  他们问我。我是这样解释的:我在市场里面做了一点调查,发现法国人做的积木,平均成本是二十几欧元,而中国制造的积木,智能性的积木,小孩玩的,原料成本1.2欧元,中国人的手工费0.8欧元。我摆了这个数字之后,法国人大吃一惊。我说,你们法国的劳动成本是中国的20倍到30倍,做不过中国人,但是你进口积木来卖,不只是为中国的制造业创造了机会,你们的流通业也创造机会,而且流通业创造的是附加值更高的机会。我说我多希望中国人处于你这个地位就好了。这样一讲,他们说有道理。

  所以我说,和外国人沟通,要举一些具体的例子,不要讲很多复杂的道理。刚才这个案例就非常具体:大钱不是中国人赚去了,是你们赚去了,我就赚0.8的手工钱,苦力钱。法国人懂了:“大头是我们赚取了。”你想他心态会不会比较平和一点?而不会只是看到一个方面。

  同样你看中国人,中国现在出口增加这么快,我们今年肯定要进口超过五千亿美元的产品,它的产品附加值比我们那些企业高得多。我在新闻司工作的时候,当时李岚清,那时是外贸部长,他出去跟人家常讲这个例子:他说你光说中国每年向法国出口六千万双鞋,这才多少钱?你法国美国向中国出口一架空客飞机多少钱?这个道理一讲,他们懂了。我向法国提供价廉物美的鞋,另外一方面我买你空客飞机给你创造机会,这是很好的事情,解释工作要做大量的事情,但最终能让他们明白,中国人总体上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中国人一定要觉醒,中国人的崛起不会是非常顺当的,没有任何困难的,大家都三呼万岁,鼓掌欢迎的。要充分估计到困难,这样我们就能有思想准备,我们去迎接这些困难,我们去研究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这样一来我想中国同外部的合作会更加深入,更加互利互回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外交学院新闻 全部吴建民新闻 全部国资委研究中心新闻 全部王忠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