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海外市场难言见底 危机与救市成为主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02:4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董凤斌 

  在经历了由美联储减息激发的报复性反弹之后,海外市场昨日再度全线走低,美元的反弹及由此引发的商品市场的暴跌拖累全球股市,在这种背景下,轻言海外市场已然见底恐怕还为时过早。

  危机与救市成为主题

  近期海外金融市场呈现出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剧烈波动,欧美金融机构的财务危机和以美联储为首的监管当局的轮番救市措施则是这场股市大震荡的总导演。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救市措施取得的成效仿佛并不明显。

  以美股为例,进入3月份,次贷风暴再度来袭,索恩伯格抵押贷款公司和私人股本巨头凯雷集团旗下的凯雷资本均传出拖欠银行保证金的消息。更令人不安的是,美国劳工部宣布2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下降6.3万,连续第二个月下滑,这是迄今为止预示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的最清晰讯号。受到上述消息拖累,道琼斯指数于3月10日跌至11740点的2006年9月以来的收盘新低。美联储随即于11日宣布与欧洲各国央行的联合注资救市措施,在此刺激下,道指当日大幅飙升3.55%,但这并没有令其迎来反转。上周末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财务危机的爆发再度令美股和全球股市陷入次贷阴霾的笼罩之中。虽然美联储减息75个基点的举动令道指又一次出现单日逾3.5%的涨幅,但在商品类股的拖累下,美股于本周三的再度急挫令减息效应消失殆尽。

  后市走向仍不乐观

  那么,在欧美各国连番的救市措施下,能否认为目前的海外市场已经稳定下来了呢?问题恐怕并没有这么简单。做一个简单的统计,道琼斯指数自2007年10月11日创出14198点历史高点以来,截至3月19日收盘12099.6点,累计跌幅仅为14.8%,这与高盛、雷曼等权重公司业绩动辄逾50%的降幅相比,仿佛并不对称。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股仍然面临巨大的风险,而一旦美股再度出现破位下跌,欧洲区和亚太区主要股市必将受到拖累。另外,随着美元的反弹,全球大宗商品及大宗商品类股份的泡沫性特征体现得较为明显,这与前期大幅炒作之后对冲基金的平仓套现不无关系,不过除非美国经济和美元能够转势,否则我们宁可相信商品市场的牛市还不会结束的这么快。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