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经济学家》:发展中国家增加“横向”投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09:49 经济参考报 | ||||||||||||
摘自英国《经济学家》周刊5月 印度、巴西、马来西亚、南非和中国企业加入了其他国家企业的行列,忙于在世界各地投资。 世界银行4月初公布的年度《全球发展金融报告》显示,包括马来西亚等中等收入国家
这些投资没有全部流向富裕国家。世界银行经济学家迪莱克·艾库特和迪利普·拉塔认为,过去10年间,流向第三世界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中超过1/3来自同样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国家和地区。 多数穷国政府渴望得到外国直接投资。可它们发现,尽管宁愿资金留在国内,如今资金却在流向国外。像富裕国家的企业一样,第三世界国家的跨国企业之所以在海外投资,主要是因为它们认为资金可以在海外得到更妥善利用。 一些企业或许有意逃避不方便的税收;也有一些企业之所以跨国经营,是为了规避市场限制;例如,南非最大的零售商佩普克扩展到了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这种经济学家称之为“横向”外国直接投资的做法使企业可以越过许多穷国之间的贸易壁垒。这些新加入竞争的外来者可能会取代当地竞争对手,而当地竞争对手也常常理应被取代。 还有一些投资者对特定国家的劳动者、而不是消费者感兴趣。“横向”外国直接投资使企业得以把不同生产阶段安置在最适合的地方:在消费者唾手可得的地方展开销售,在劳动者聪明能干的地方着手研发,在劳动者廉价的地方组织装配。 联合国贸发会议说,正如中国低薪劳动者吸引大批富裕国家跨国企业一样,中国企业也急切地想利用其他地方更为廉价的劳动力。中国企业在加纳投资生产自行车,在东南亚投资生产录像机。 第三世界跨国企业在穷国的业绩常常好于第一世界竞争对手。它们的资金不如第一世界跨国企业雄厚,但日常开支较低。它们的技术或许不那么先进,却更适用于东道国。它们在地理和文化上常与东道国比较接近,更了解在政治不可预测、经济不稳定国家投资的风险。(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