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观察:伦敦城里的中国经济话题和视角(5)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 18:01 《全球财经观察》 | |||||||||
倪祥玉的选择 午餐前的最后一项议程,演讲人来自天津。首先展示的是一则广告——一条被放置在浴缸里的鲸鱼面对一个问题:“你是否觉得当前的环境受到太多的拘束?”
倪祥玉知道,并不会有很多人知道他背后的“泰达”,这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副主任,在当地负责重大项目的推广和社会发展事务。主办方提供的介绍中,称他曾在天津市政府工作过多年,英文很流利。按照倪祥玉的说法,招商并不是他的目的。他所在乎的,是通过这样的场合,他可以听到这些国外企业真正的想法。他的两周欧洲之行,就是奔着这个目的来的。 主办方给定的15分钟时间里,他只用5分钟的时间走马灯似地播放了一些介绍开发区的幻灯片,然后是请下面的听众随意提问。所有的内容与《经济学人》给定的主题“中国制造业的成功要素”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站在演讲台前,他直截了当地对盖保罗说,“这是我的选择。” 在越来越被公认为一个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国家的时候,中国也力图寻求在公共讨论中,表达自己的声音。倪祥玉的策略似乎是一个信号,中国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而且明确表明,它不会受人摆布。 下午1点正式开始的午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赞助方。沙拉、三文鱼、通心粉、布丁、奶酪和咖啡,中国人的慷慨,让一个上午消耗下来饥肠辘辘的西方人的胃口,得到了经典西式套餐不错的抚慰。在倪祥玉看来,这种让对方觉得舒服的沟通方式还有很多,比方说约那些跨国公司的总裁们一起打一场高尔夫。 “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关于在当地的投资利益,”汉高集团执行副总裁克劳斯莫文德对《全球财经观察》谈起在中国与一名中国政府高级官员曾经的见面,“若放在以前,你能相信这是在中国吗?” 出于对中国的持续性关注,下一步,《经济学人》将直接移师上海。从3月14日到3月31日,4场关于中国问题的圆桌会议在那里召开。 对于在中国的投资者来说,上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中国最前沿的商业信息和最多的外国公司多数都集中在那里——这正是跨国公司们希望获得的资源。 无论是《经济学人》集团的形象,还是会议材料封面上显眼的中国国旗,此次伦敦“中国商务峰会”会场内外无处不在的是红色的元素。红色也是《全球财经观察》杂志的标志色,在与盖保罗交换名片的时候,双方不约而同地发现了这样的巧合。 “看起来,我们两个国家,有着共同的兴趣和喜好。”这个英国人认真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