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15:3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17年11月17-18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他表示,要对金融、对市场、对项目有一定的或者相当的容忍度,允许犯错,要有纠错机制,允许有风险。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

  李吉平:金融风险,我认为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新时代2018年展望我们金融、银行怎么办,这个问题非常广泛,也很大。现在总结了十年的金融危机,好像基本偏向于总结到一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都在谈这个题目。而且好像谈到就基本为止了,还是风险。我们发现金融风险不是金融风险的起因,它有许多因素,风险只是一个表象和结果。

  第二,我们单纯防风险是防不住的,老说守住风险底线是目标,单纯防守是守不住的,打仗靠进攻才能防守。另外,防范风险应该是一个手段,好像现在成了目标了,对于我们银行来说,要把风险防范作为生命线,我有时候也在想,银行的生命线,那么银行的目标在哪里,所以防范风险永远是个手段而不是目标,我们应该寻求目标,防范风险是为了发展,为了支持在座的各位把事做出来,“走出去”。

  还有一点,在这个事情上,好像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都在求稳定,但是最大的不稳定是我们的心理不稳定,比如利率波动一点,高一点低一点,油价降一点升一点,市场人民币走高走低一点,我认为都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行为,没有那么大的必要去惊慌,今后也是。

  所以由于我们发现这几点,就在想,银行本身、金融本身说是金融的核心,实际上它是皮上之毛,没有经济发展,没有企业发展,金融谈何而来?所以我们的结论就比较简单地总结,把金融风险十年后总结到防范风险上,怎么样能够防范风险。

  那么我们怎么办?我们通过学习十九大的精神和文件,感觉到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和重新审视的角度,十九大,包括习近平7.29讲话有一条我理解为很深刻地强调一点,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中国的最大国情和实际,一切要从此出发。我们中国GDP好像已经在世界第二位了,据说还要往前走得很大,但是我们的人均GDP,实际上我们在一些非洲国家之后,因为我们的人口太多了,就是习主席讲的我们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道理。它的本质是,因为我们还在发展中,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面对的是一个需要发展的市场,面对的是一个需要培育的市场,这个状态解决不好,现在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的金融经济怎么支持经济发展,现在由于我们不能深刻地认识总结金融危机,结果就出现几个问题:一个是现在越来越脱实向虚,银行金融钱生钱,因为它把风险做成自己的问题了,围着自身转,包括大银行不给民企贷款,这都是当前已经引起高层关注和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也出现了一方面拿着钱到处找项目,另一方面拿着项目到处找钱,钱多钱少并存,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扩大,所以十九大说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目标要明确,明确到我们两个一百年,明确支持经济发展。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讲,怎么发展,我点几个题目:

  第一,要对金融、对市场、对项目有一定的或者相当的容忍度,允许犯错,要有纠错机制,允许有风险,昨天国际红十字会的一个裴先生(音),他是首席,我非常赞成他的说法,到处躲着风险走你就没有机会了,而银行就是干风险的事情,我们的本事不在于说我们告诉你这儿有风险,而在于怎么把它控制住。

  第二,恐怕要重新设计一些指标。现在银行包括监管基本就看财务指标,盈利多少、是否友好,这次会上我看到颁奖的企业,CCG定了企业考核的指标,我认为应该高度重视。除了财务指标以外,企业应该有更多的考核监管指标,包括社会责任。由此引起监管,监管也要重新审视,目的是为了大家健康发展,不是管住。以后我们各方面,包括监管部门都在沿着这个思路来考虑。我记得当年龙部长在入世之后的一个讲课讲到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说美国等等国家说要中国加强监管,否则入世之后会如何如何,龙部长的意见是中国不是要加强监管,我们是监管过度。这不是一个度的问题,是手段、理念和目标的问题。

  以上是我这么多年做的事情,在别人都去摘熟桃子的时候,我们还要培养青桃子,没有青桃子哪有熟桃子,如果都不去做培养工作,那么这些工作实践永远得不到好的发展。谢谢龙部长,谢谢各位!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思阳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