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20:0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17年11月17-18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波兰前副总理、CCG国际顾问Grzegorz W.Kolodko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他表示,除了政治之外我们还有商业,另外我们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波兰前副总理、CCG国际顾问Grzegorz W.Kolodko波兰前副总理、CCG国际顾问Grzegorz W.Kolodko

  以下为演讲实录:

  Grzegorz  W.Kolodko:我的研究方向是以主要政策为基础的,曾经担任四次的财政部长,波兰是中欧最大的一个国家,当然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波兰是一个小国,我们非常希望跟中国进行合作,我们对于全球化也有很多的争论,看到全球民粹主义的出现,尽管如此全球化是一个不可抵挡的趋势,习主席也曾经说过,全球化一定会继续,因为他带来了新的机会,当然业带来了新的风险。

  因此,为了推动全球化的发展我们需要采取合适的战略还有策略,无论是对于中国来说波兰来说还是对于欧洲来说,还是对于全球来说。

  另外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的领导人说全球化还有跨国的合作是不可抵挡的,而且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全球化就意味着融合,我们需要把各个国家的经济融为一体,因为各个国家的经济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的,我们存在一个共同的全球的市场。

  我们知道中国常说全球化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看一下经济的理论,以及发展的理论来讲,我们需要的是平等的、包容的以及可持续性的全球化。但是,可能是因为一些缺乏监管的原因有一些全球化的进程在世界上面没有获得成功,现在我们也看到了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出现,另外还伴随着腐败,我觉得从知识界来讲,或者理论上来讲,都是值得探讨的。

  在中国的十九大上面,中国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其实这个也是跟全球化的进程一起发生的,我们跟中国一起合作很多年了,我们知道中国一共有14亿的人口,它的经济的增长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在欧盟国家我们是跟欧盟是结为一体的,所以我们一直都希望能够跟中国合作,我们叫做16+1。

  其实这个16+1是“一带一路”的一个部分,这个1就是中国,这个16就是中东欧的国家,这个16个中东欧的国家也都是欧盟的国家,他包括比如说阿尔巴尼亚,还有巴尔干半岛的欧洲国家,我们这些国家期待着能够跟中国有更多的接触和合作。而且这种合作是以双赢为基础的,这个也是中国一直在强调的,所以我们想在这种16+1的放假下进行双赢的合作,现在中国对外的经济活动比以前更加的活跃了,我是坐波兰航空的飞机从波兰飞到北京的,现在国航也已经开了这个航线了,而且用的也是波音梦想家的机型,而且每个飞机上面的乘客都是满的,这个显示出来了波兰跟中东欧国家的联系多么紧密,所以我们觉得16+1的框架其实是有益于“一带一路”的,他非常有益于推动目前正在进行的全球化,有助于全球的和平,有助于建立更加平等以及可持续性的关系。

  而且,全球化一定就是要基于再一个非常合理的经济理论的机制下的,而且中国有提出了要建立新机制,其实这个也就意味着全球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相应的要采取一些经济上的政策,我们考虑到未来的时候我们采取一种新的务实主义的态度,这个也就意味着我们其实各个国家都面临着各自的问题,我们应该一起来面对。

  中国是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如果中国没有参与的话很多世界上的问题都没有办法得到解决,很多中小型的国家他们都希望能够跟中国进行合作来解决那些问题,所以不仅是这些中东欧的国家,还有其他的一些小国都是这样。所以非常高兴今天这样的一个聚会,我们能够对于中国以及全球化的这个议题来进行交谈,我们可以相互倾听、相互学习,我们可以倾听到不同意见,坦诚的交换想法。

  我们还有一些峰会,比如说像APEC的峰会,还有东盟领导人的会议,中国的领导人都有去参加,我觉得这个是政治,但是除了政治之外我们还有商业,另外我们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有通过交流我们就可以去探讨怎么样解决在那些政治的框架下所出现的这些问题,这样我们也可以建立起友谊,而且我们有一些也是学者,我们之间也可以交换我们的研究成果。让我们一起为这个新的时代找到答案,这个新的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他将是什么样的,中国对于全球化的未来会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怎么样去打造一个平等的、包容的、全球化的进程。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思阳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