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宏:中国应重视知识产权和成果保护

2015年07月05日 17:35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中国制造2025暨德国工业4.0峰会”于2015年7月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德国弗劳恩霍夫制造与信息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穆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中国制造2025暨德国工业4.0峰会”于2015年7月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德国弗劳恩霍夫制造与信息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穆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中国制造2025暨德国工业4.0峰会”于2015年7月2日在北京召开。德国弗劳恩霍夫制造与信息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穆宏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穆宏:首先,谢谢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今天邀请我来这儿做汇报。

  刚才听了卢大使在德国生活这么多年,对德国人文等方面的经验,我感触颇深。1994年-2002年在德国待了八年,2003年回到中国在代表处做首席代表。

  今天协会跟我说,希望讲一讲弗劳恩霍夫怎么和中小企业进行合作的,另外也可以谈谈关于工业4.0以及技术创新,我考虑了一下题目,我觉得可能从技术创新角度,以及工业4.0,包括弗劳恩霍夫简短介绍。在过程中有一些和卢大使的共鸣,等一会儿可以介绍。

  首先,为什么要创新,18世纪物理学家作者说了一段话,人为什么要创新。生物自身发生改变,事务发生改变时人无法控制,可能往好的方向和坏的方向改变。如果要向事务向你需要的方向改变,你必须要主动改变它。但是不能说结果像你想想的一样,但是你必须主动做这件事情,才能得到你需要想做的结果,这就是创新。

  企业创新有这么多的影响因素,第一,国家层面。国家层面有国家秩序,国家是否有动乱,在经济过程中是否有腐败现象,国家层的竞争力怎么样等等。国家调控能力。国家行政能力。行政能力就是条条框框,盖章是否太多,都是行政能力的表现,还有政府导向上的投资。第二,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分两部分,道路、通讯等等,另外就是所谓运输方面,火车、船运和空运。第三,知识层面。人力资源、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的环境。第四,是资源。包括资本资源和能源资源。第五,成本。第六,市场环境。

  对于欧洲国家做了这么一个调查,中国在最近这几年,在吸引投资上应该还是属于名列前茅的。在成功企业,其实还有一个不同的方向,这是对德国企业的一个总结,德国企业假如已经满足可靠性、机动性,满足快速性,满足你的质量,也满足了你的性价比,一个企业这些都满足,以什么获得市场,获得客户。德国35%企业基本以技术,技术永远是领先,从这个角度达到市场份额。还有45%的企业是通过和客户之间量身订作,为客户着想做的市场领先。剩下20%是利基战略,就是有一些市场空白要填补。中国企业在目前来说,在技术上有些达到,大部分都没有达到。用户特质很多方面正在做创新,但是没有满足更多,还是满足于低成本,市场有这些份额,我看别人做得好,我占领人家份额做竞争。这种竞争空间会越来越小。

  回到刚才说的,有国家的关系,有市场、成本、交通等等,中国实际上的情况是什么样。棕色是德国,蓝色是捷克,捷克介于西部发达国家和中部发展中国家中间的一个界面,这三个国家作为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在人员成本上,在市场,在能源都属于相当不错的。另外,我们在运输上也属于和德国持平的一个角度。但是我们哪方面弱呢?我们首先在国家层面上,比如我们政府行政能力属于很低。我亲身举两个例子,因为我手上有一个代表处,有一个公司都是小型,属于都是德国投资,属于德国代表处,都是为了发展业务,公司很小,没有专门人员做任何的行政,昨天我就遇到事了。有一个老外到我这儿工作,突然发觉我们代表处,突然发现两年前代表处要有信誉,要自己上网填。最少我们从来没有收到过信息,只有我们自己交罚款,自己补证件,我个人认为就是行政能力问题,政府觉得这里有企业违法违规他做了线,但是做了线以后要企业自己跨线,这就是问题。如果有这个我就要有人跟踪,我就要增加成本,其他可能就没法发展。

  公司也是一样,像我们这种小微公司做得跟大公司一样,除非在科技园有科技园人员管理,但是像国外,很多公司都在一个很小的农村。我们每次访问都是翻山越岭到一个小公司参观,技术很高。但是从来没有任何的壁垒。壁垒并不是国家特意限制,但是确实有一定行政能力的问题,这是我个人的一些亲身体会。

  这里有一些偏见,比如说我们的宏观控制能力,中国这方面有些地方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基础设施,咱们的交通各方面比较好,真正的基础设施,为什么德国企业都在农村,可能一个小村子就几千人,20%都在一个厂子,有运输问题很好。中国还都在大城市和科技园发展我们的工业,这也是污染其中的原因,这可以从这张图上做一些比较。

  在这张图上能说明的是我们在创新方面,下一步大有文章,这是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想法所在,怎么能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怎么把这条线往上提,另外就是产业链。后面谈工业4.0时可以谈到。中国生产过程产业链还是在低端产业链,而不是充满整个产业链条。

  这是属于我个人的分析,因为在中国工作十年了,我认为中国有几方面优势。人员优势、资本优势、运输优势、市场优势、能源优势、成本优势、决策优势,刚才那张图上说中国资本优势也处于后阶,但是以我对企业的了解,资本优势还是很靠前。创新优势有资本优势和人员优势,人员优势不是我们有创新思维,而是在工业领域大学生比例比德国高得多,我们有很好的受教育的人员。

  德国真正发展不是因为有大的跨国企业做支撑,而是90%都是中小企业,他们属于是后台冠军,只有他们创造了德国60%、70%的就业,以及70%左右的国家财政。德国创新的优势在于有创新思维,刚才卢大使也讲了,这种思维和他们文化有一定对应性。另外是系统思维,刚才也提到了一些。从技术角度上来讲,德国考虑问题,他首先总是这么说,首先要先从上往下考虑怎么搭建体系。搭建完了,这个体系是理想化的体系,然后底下考虑怎么建。建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问题,我要解决问题,守住线就可能会成功。中国到现在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最后成什么样,有时自己也不是很清晰。

  我个人认为,中国企业创新中有这么一些考虑的问题,或者因素和问题。首先,创新理念清晰不清晰的问题,我从2003年回国到2010年这段时期,企业问我就是拷贝,有时我去一个企业拿一台咖啡机过来,说这台咖啡机是意大利的,我们同样做了,但是比他差,问我能不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有一些问题,他是做创新性的研究,不会引进成熟有的。后来我们很客观的说,如果我要做,我还是花一样的钱,因为我不可能拿他的专利做,我要重新想原理。等我给你做出来花的研究经费是一样的,所以这件事不好做。

  另外就是系统性,还是刚才我说的,咱们很多事是从上到下的,领导说这个东西挺好,并没有说一个很好的团队去组织以后把它构建起来,一步步做系统化的研究。

  第三就是意志。中国很多的项目基本都要一年两年解体。解体完了以后你必须要达到什么标准,这也是对创新的理解问题。

  第四,组织。比如说德国大学主要是国家给钱,所以要做基础性研究。必须把大学一部分技术拿出来做应用技术研究,弗劳恩霍夫不允许自己开公司。企业要拿钱进行投资,要进行研发,要如市场。这种该做什么很清晰,但是在某些国家,比如说中科院系统,我曾经做过一次竞争,后来我们失败了。企业很信任我们,我认为你们比中科院所好,我给你们同样的钱你们做,两个月以后钱。我们的钱很少,两个月以后我们把我们以前经验积累做了模型,给他看看。中科院是做什么,教授带五个研究员每个月了解一下情况,不好的原因是缺少自己思路,每天问企业想做什么,没有高端思路。到最后企业说,如果真给你们你们肯定做得好,但是我还要跟中科院合作,但是中科院,他们和我们成立一家公司,不用我们拿钱。出来以后大家利益分成以后奔入市场,种竞争关系我们肯定马上退出。那时候我们就说,我们不会再和中科院进行企业的竞争。我个人认为是组织不清晰的问题,包括现在很多大学教授已经超出研究精力,全部在做企业。

  最后是成果保护的问题。因为我是来自德国企业,我可能有一点点偏向,但是大家可以用另外一方面想,我们遇到什么问题。也是在零几年新的所长来了中国很兴奋,到了一个城市,城市很热情,说企业有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挑一个很好的企业,晚上一起座谈。企业工程师过来说得很具体,我们这儿有问题,但是我们所长拿出白纸讲说这么多,然后频频点头。完了以后所长很高兴说这单下来,说肯定能成,因为没提任何意见。当时我心沉下来,我说这单完蛋了。后来真的没信了。这个所长很生气,回去说我再也不做这个生意了。我说为什么,他说我在德国作为我的身份这么讲,我讲了就要给讲,他看了我不提反对意见就要给我初期尝试阶段,不管几万块钱,先给我尝试机会,然后再拿回来。中国是货比三家,能学就学,学不了就扔了,这是中国的角度。知识保护和成果保护对咱们来说,确实有这么一些弱点。

  包括现在企业参观,为什么你们现在去德国参观非常难,其实经历很多,原来很环境。包括我带的小团,我说学可以,进用眼睛看用心理记,尽量不要拿手机到处拍,一定要问。这种学习方法并不系统,系统学习并不是多摆一台机器就把产业提高了,其实是一个理念。更多是请一个专家做咨询,量身订作才能取得成功,而不是参观一个企业就能学好多东西,我的理念就提高了。这种其实只是一个简短时间的提高,对于长期来说其实是一个损害,我个人认为。

  企业发展大趋势为什么要创新呢,其实还是因为到2050年世界人口达到96亿,中国人口也达到15亿以上,16亿左右。这时大家缺的就是资源,到2050年做了一个统计,全球资源浪费率是目前的三倍。另外的结果就是说,我们各种资源就会紧缺,原油50年,铝100年,铜等都在50年内就会消失。这时我们能做的只有要进行产业创新,只能提高资源效率,降低资源使用。什么叫创新,从昨天到今天的这种生长模式,以最小投资获得最大的利润,从今天到明天什么叫生产呢?是以最低的资源消耗量创造最大的价值。所以说,下一步如果说世界级创新,工业创新或者生产创新都在能源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能源与资源的闭合式循环。

  什么是工业4.0,1.0、2.0、3.0大家很清晰,什么叫2.0、2.5,1.0是蒸汽机出来,有机械。2.0是有第一个流水线,3.0就是有雏形计算机有控制系统,有了电子等等,4.0是有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的智能产品。

  工业4.0和1.0是什么过程,或者说工业2.0什么过程。绿线表现了机动性,深蓝线是表示生产复杂性,咱们可以看从最开始,手工生产很多,所以它的机动性肯定很强,复杂性肯定很弱。那么从2.0到3.0的过程中,2.0开始工业化,咱们看过美国黑白片,所谓基建制,所谓员工在某一个岗位上一干就干一天,机动性很少,都是同一件事情做一天,但是慢慢机械复杂性就多了。现在到工业4.0,其实他的目标是让生产更加机动性,竞价量身订作。生产更加复杂性,这是他的一个目标。

  实现这个目标就有工业4.0平台,平台由三家协会推出,弗劳恩霍夫是其中唯一科研机构,也有各大公司参与,政府层是德国经济与能源部、经济教研部两部委做牵头,如果大家对工业4.0近期发展以及未来报告感兴趣,在这个平台上都可以看到。工业4.0首先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开发,也是利用信息物理系统进行工业上的应用。4.0其实是由几家企业,或者是协会他们考虑,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不同的东西,我们怎么能够创造新的价值链,怎么提升用户导向的生产,以及怎么能够把工业化还保留在德国,从底部往上推动,然后政府接受,接受以后变成战略。提供更新生产链里的结构和机会。

  什么叫信息物理系统,通过智能网络将人、机器、生产、目标及信息通讯系统连接在一起的体系。

  工业4.0是2013年汉诺威展上首次正式公布,为了灵活性、保证质量以及稳定性的平台,包括小规模用户定制,以及很复杂化的生产还能在德国进行连续生产的目标。工业4.0包括理论、技术、标准都是刚刚开始,在一步步进行完善。工业4.0德国曾经很多专业人员在讨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工业革命,如果说来还是一种创新。包括说西门子博士,他肯定说工业4.0整个链条都有了,我完全可以拿出基于4.0生产为你进行服务,但是其实工业4.0是一个更新,还会出现不同新的东西,但是确实已经有很多生产过程景象是属于4.0的范畴。所以叫革命就是为了扩大影响,使国际化进行认可。

  比如说这次我参观很小的一个企业,才40个人。他是做电子装配,其中有一条很小的链条,20米,链条是不同的准备进行焊接,这条生产线从来不端,按照不同的调温进行生产。这些也属于基于4.0小型的装配。

  工业4.0的目的,第一,提高德国企业的竞争能力。第二,真正增加生产链里新的资源。第三,也是通过开发基于网络能力的产品和商业模式。

  工业4.0首先要有实时能力,有智能化,有横向纵向的网络连接,这里有五个方面作为工业4.0的基础,第一,必须有嵌入式系统,对于机械进行信息捕捉。第二,肯定是智能共享。比如说虚拟方针,智能制造等等。必须有一个可靠性的网络,不能说网络平台一断掉以后信息化不能成。第三,云处理。第四,IT安全。通过五个方向扩展了不同的,云计算有数据处理问题,还有应用件及大数据处理等等。信息安全方面有数据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就是说我的数据不能丢,别到时一个生产包过来就没了。我现在全联网和外部就要连接,有可能受到外网攻击,信息安全也有有。嵌入式系统等等,都有不同领域的一些研究,或者是应用,这样生产链就会进行扩大。

  工业4.0带来的价值,刚才说了是五个方面,德国做了一个统计。机械工业、电子、汽车、化工、农业以及信息产业,6个分支里通过工业4.0新的理念新技术创新,在2025年能够为德国每年提高7%的增长率,也就是780亿欧元的增长,这是工业4.0非常重要的一个兴趣点。

  现在工业4.0有很多科研项目在做,比如说it is owl,是在德国东部地区,是一个很小的城市,我们那边有一个基地,所有工业4.0正确链在那边做了一个尝试。德国有三、四个地由科研单位做尝试。

  目前德国政府支持超过30个研发项目,进行不同角度的研发,以及也有很多标准机构进行工业4.0不同标准的制定。

  最后谈一谈我们弗劳恩霍夫。德国四大研究院,普郎克、弗劳恩霍夫、海姆何兹、莱布尼茨。一般弗劳恩霍夫各个所所长都是大学教授,以及大学某个学科专业的主任,有十几人或者几十人大学团队,他们可以做基础科学研究然后把技术带给弗劳恩霍夫,弗劳恩霍夫做应用技术研究为企业做研发,企业会把研发进一步推入市场,这是一个清晰的链条,弗劳恩霍夫在里面做技术转移链条。

  目前在德国40个地区66家研究所、2万多员工,财政是21亿欧元。它有1/3左右资金来自德国教研部,其他2/3来自以合同为导向的一些项目支持。

  弗劳恩霍夫研究院是在1949年成立,但是这个人是18世纪的一个科学家,首先他是一个研究者,太阳光谱是由他来发现,弗劳恩霍夫每年都能拿到国家级的大奖,这也是符合弗劳恩霍夫的理念,他要做研究。弗劳恩霍夫光学角度发明光学棱镜,弗劳恩霍夫每年都有2个专利在推出,他当时是德国皇家玻璃厂的厂长,他把棱镜用于望远镜所以他是企业家,弗劳恩霍夫75%都来自合同式的开发,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院符合这三个条件,第一,我们做研究。第二,我们做研发。第三,我们要推到市场。

  这也是弗劳恩霍夫的模式,模式可能是世界上专一的。各个所拿国家资金不能超过1/3,企业研发资金也不能拿到纯企业项目超过50%,如果超过就缺少研发动力,这些都是很细致的弗劳恩霍夫模式的一些理念。

  举几个例子,MP3技术是弗劳恩霍夫80年代开发出来,80年代末开始由企业认可进行进一步市场开发。到目前为止,专利应该还没有过期,每年一半以上的专利额都是来自MP3这个技术。弗劳恩霍夫有一些世界顶尖的研究所,比如说太阳能研究所一千多人,比如说中国所有去欧洲太阳能版都要经过这个所第三方认可才能进入欧洲。比如说能源转换的效率可以达到世界最好能源转化效率。

  前两年弗劳恩霍夫做了新的定义,从主席层面,各个所长层面考虑未来市场是什么样,我们分了六大领域。第一,健康、安防、通讯等。

  弗劳恩霍夫有一个调查,2012年雇员调查中最受雇员吸引的就是弗劳恩霍夫。

  最后说创新,弗劳恩霍夫怎么实现他的创新。第一,它是非盈利机构,必须通过创新得到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二,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必须通过创新帮助企业赢得市场的竞争力。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文章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转型升级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李克强访法过60岁生日 晚宴菜单曝光
  • 体育美洲杯-智利点球大战4-1胜阿根廷夺冠
  • 娱乐张靓颖公开12年恋情:上台! CEO男友拥吻
  • 财经专家热议稳增长政策:大王还在手里呢
  • 科技暴风科技回A股始末:神话是这么创造的
  • 博客叶檀:股市连续下挫是谁的阴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校“卖”毕业生:每位标价1千(图)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齐俊杰:强力救市后股民的正确姿势
  • 易宪容:救市总动员要把枪口对准做空
  • 张捷:彻底否定削杠政策是救市关键
  • 宋清辉:国家在市场危机时刻应救市
  • 姚树洁:这轮股市下跌最可怕的地方
  • 易宪容:为何政府救市政策失败?
  • 刘姝威:换一个角度看这次股灾
  • 谢百三:拯救中国股市何以这么难?
  • 朱宁:股市大跌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 刘姝威:不停止金融杠杆工具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