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四清:从实体经济做起 让股市成“慢牛”

2015年06月25日 10:55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2015中国未来经济论坛”于6月25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5中国未来经济论坛”于6月25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5中国未来经济论坛”于6月2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出席并演讲。

  在谈到股市时,陈四清称,股市有股市的规律,金融也有金融的规律,需要从实体经济做起。“让我们国家的股市成为慢牛,而不是大起大落的W型或者V字型”。

  在谈到经济转型时,陈四清表示有三个关键点,第一,中高速增长是实现平稳转型的关键。第二,内生增长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方向。第三,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

  陈四清认为应以金融创新支持经济转型。一是从总量扩张向成熟市场体系转变。二是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协同发展转变。

  以下为演讲实录:

  陈四清:我来自实践工作战线,没有多少理论,所以我的时间尽量缩短。

  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加快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这实际上也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钱这么多、股市这么火爆,可是GDP增长速度并不大,钱都到哪里去了?很多人都埋怨,钱是不是在实体经济里面循环,到股市利用好不好?在座很多人都买股票,好不好?也好,但是股市有股市的规律,金融也有金融的规律,所以我们还得从基础做起,从实体经济做起,让我们国家股市成为慢牛,而不是大起大落的W型或者V字型。

  非常高兴今天参加这个论坛,与各位专家一起讨论我们国家的远见,十三五的编制,同时重新定义未来中国。这是事关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方向和动力的重大课题,对于我们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把握未来趋势,发挥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围绕这样一个主题讲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全国经济已经进入“两低一高”的新常态。所谓“两低”就是低增长、低通胀,所谓“高”就是高债务。2015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八个年头,全球经济的形势有所缓和,但是由于没有走上稳定复苏的轨道,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分化,美国经济增长动力相对强劲。

  美国是金融危机爆发地,但是美国金融制度的安排、美国开放式经济的体制,使得他2008年积累的金融危机所形成的风险分批量的转移到欧洲、转移到新兴国家,包括转移到中国。所以美国实际上已经渡过了这个危机,他的经济增长相对强劲。欧元区经济温和复苏,日本经济陷入困境,部分新兴经济体受到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及国际油价下跌因素,经济增速放缓。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大概是3.5%,应该说危机以后这个增长速度是不错的,是一个温和复苏的状态。

  另一方面,通货紧缩困扰着全球经济,除了美元以外,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大家知道过去美国老逼人民币升值,这次中美战略对话没有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主要问题,而是南海的问题、网络的问题。为什么他不压人民币升值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有一个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认为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就已经超过了美国,这个当然也是可以讨论的。

  但是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又重新进行一个评估,虽然不是针对购买力平价的,他说人民币币值反映了它本来的经济价值,不存在高估和低估的问题。这样一算,实际上中国GDP究竟是多少,按购买力平价算,中国经济究竟是什么水平?我们很希望在短时间内超过美国,很重要的就是算一算我们GDP什么时候超过美国。实际上大家不要为这个第一位和第二位过分的去争论,为什么?第一和第二只是一个排序,他之间相差很远,我们关键的是要做好自己的事,第一要把经济结构调整搞好,第二要把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好,形成我们基础的力量,这样第一和第二差距有多大都不重要。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慢于全球经济增速,2014年经济增速还是可以的,但是商品流速明显放慢,经济全球化这个格局引导我们思考,事实上全球化进程当中是充满着矛盾的。

  从未来趋势看,全球经济将进入低增长、低通胀、高债务的新常态。第一,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增速低于危机前的水平。这一次危机使西方各国重新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开始推进再工业化战略。我们中国推出来的是“工业2025”,德国是工业4.0版本,美国是再工业化。

  新能源、低碳经济、“互联网+”等行业作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焦点,整体看新的领先产业还没有大规模形成,商业模式创新缺乏实质性突破。预计2016年到2020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速在3.3%左右,高于过去五年的2.9%的平均增速。但是低于危机前五年3.7%的平均增速。

  第二,全球贸易秩序和规则正在重构,治理结构已经碎片化,风险在显著上升。大家都知道全世界谈了很多年,谈出一个WTO[微博],这个挺好的,但是这个WTO还没有运行一段时间,现在TPP、TTIP等等各类双边、多边和区域性安排正在推进。

  第三,主权债务风险上升,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经济运行不稳定性因素增加。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为了防止危机蔓延,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救助措施,像中国的四万亿,这些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应对危机,在当时是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也留下很多后遗症。IMF[微博]做了一个预测,2015年美国、欧元区和日本政府债务率将分别达到106%、96%和245%。分别比2008年上升了,大幅度上升。地缘政治冲突也在加剧,巴以冲突进入新阶段,伊斯兰国恐怖主义很猖獗,这些都为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复苏提供了不确定性。

  同时,全球经济的新常态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这个重要影响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也很难独善其身。

  第二,以新能源、互联网+、战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要求我国更加程度、更高质量的融入全球分工体系。

  第三,全球贸易规则的变化,加大了全球贸易增长不确定性,对我国对外贸易带来冲击。这一轮金融危机,对我国三个经济拉动力——投资、消费、贸易来讲,冲击最大的是贸易,我们国家经济增长为什么会放缓?过高的投资会导致产能过剩,消费拉动正在形成过程中,但是贸易这块下降非常快。所以这三架马车,现在找不到一个核心驱动力,使得中国GDP增长处于一个持续增速放缓阶段。

  第四,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虽然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投资,但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我们如何利用现在这个状态来整合我们的资源,加大对外投资,这是我们的一个调整方向。

  第二个观点,我讲讲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动力。今天是讲国家的远见,国家的远见、人民的远见、民族的希望,最后归结到一点是看我们国家的经济,最后找一个什么方向去努力。

  第一,中高速增长是实现平稳转型的关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高增长之后的换挡是必然的趋势,十三五时期人口红利在减退,劳动力成本在升高,资本投入边际效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遵循这个趋势性后果将不可避免。

  因此,随着人口红利的减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也有所变化,未来经济增长的增速到底应该在哪里?以什么样的速度和方式变化?中国将保持中高速度增长,中国仍处在城镇化、工业化持续推进过程中,区域发展并不平衡,这些因素为中高速增长提供发展空间,通过对潜在增长率研究表明,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在6-7%的增速。

  这个预测和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预测有点区别,他预测要更乐观一些。同时保持中高速增长有利于经济平稳过渡,防范系统性风险,也有利于避免经济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从各国经济转型经验和教训来看,经济增速断崖式下跌,会造成经济崩溃,这个例子不少。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以后,进行休克式疗法,这个休克式疗法使得它的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停滞甚至负增长。日本也出现了失去的20年,这都是跟国际经济、金融自由化政策有关系,我们在转型过程中汲取这个教训。

  第二,内生增长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方向。过去30年经济经历了全球化,为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随着全球经济持续放缓,贸易增长不确定性增强,要求中国从过度以来外部需求向依赖内生增长转变。从产业结构来看,要由工业向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并重转变。危机以来,全球掀起新意轮的新能源、低碳经济、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制造业革命,这些行业具有较强的知识外溢效应,也为我国提供了一定机遇,从消费结构来看,将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我们处于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时期,信息、网络、旅游和新型消费不断做大。从区域结构来看,将由城乡二元性过渡到城乡一体化的转变。由东快西慢到中西部举起的转变。今年一季度重庆、贵州、江西、安徽、湖北等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第三,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过去30年,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要素投入是中国经济实现后发赶超具备的基础条件,目前这三大要素已经面临了一个新的瓶颈,我们有必要实行创新驱动,我们要做大量工作。大量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潜力正在激发出来。

  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以金融创新支持经济转型。一是从总量扩张向成熟市场体系转变。二是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协同发展转变。中国经济是第二大经济体,未来五年对外投资年均增速将达到10%左右,将成为净资本输出过。要以“一带一路”战略为重点,加快推进金融创新,同时我们要以更新的产品创新思维来加大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同时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的关系,来使我们在金融创新过程当中保障我们的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各位嘉宾,在经济转型的形势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需要新思路,我们需要更好的期待促进我们国家经济向创新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我们中国银行业非常感谢新华社对我们的支持,也非常感谢北京大学队我们的支持,我们很多现在骨干都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毕业的,我们希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些高材生多多来入职中国银行,增加中国银行未来人才聚集能力。谢谢各位。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文章关键词: 中国未来经济论坛未来经济论坛经济转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网上骂人有风险:崔永元方舟子均名誉侵权
  • 体育勒夫JR跳出合同 近25年状元榜:姚明第9
  • 娱乐李威前女友晒旧照:我就是被你玩过的婊子
  • 财经五常勾兑大米官员充当掮客 销往中粮米业
  • 科技女子告苹果软件不可卸要求重设计系统
  • 博客揭秘:北京高考理科状元有点萌(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第四批虚假大学名单发布 高考分数线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肖磊:推动股市上涨的利好站不住脚
  • 齐俊杰:取消存贷比6万亿也出不来
  • 易宪容:A股暴跌后政府的维稳性
  • 马跃成:这几年楼市调控的那些成就
  • 董少鹏:改革牛与盲目看多不是一回事
  • 叶檀:中美妥协是进入自贸时代的钥匙
  • 凯恩斯:刘妹威不懂投资 乐视网低估
  • 郎咸平:用股市稳增长让经济更不稳
  • 徐斌:监管层不会逆牛市周期放大招
  • 朱大鸣:小城市房地产市场危机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