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工业4.0与中国制造

2015年06月11日 17:02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上图为圆桌论坛:工业4.0与中国制造。(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顾国爱 摄) 上图为圆桌论坛:工业4.0与中国制造。(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顾国爱 摄)

  新浪财经讯 由宁波国家高新区(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宁波市商务委员会、飞马旅、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华人企业家领袖峰会暨全球创新服务业峰会”于2015年6月11日在宁波举办。本届峰会主题为:产业与互联网+的新方向。上图为圆桌论坛:工业4.0与中国制造。

  以下为对话实录:

  冯晞:谢谢各位嘉宾,我发觉这个环节有两个不太好,第一个告诉我时间要缩短十分钟,第二我发现吃的东西送上来了,我们就没时间吃。只能坐到台上。牺牲一点。

  今天早上我们碰了一个头,在讨论今天的话题,我们怎么讨论,其实我们觉得工业4.0,最近太热太热,所以我们决定,太冷太冷太冷地来讨论它。为什么?我们怎么样冷静地思考这样一个话题。

  刚刚王铮女士也介绍了德国,谈到工业4.0肯定跟德国脱离不开。我直接切入到话题,我想问今天在座的嘉宾,假如我们有向德国工业4.0,或者是要学习什么,学习的那一点,是什么?我只要求一个答案就可以。

  郭昕:大家好,其实中国和德国之间还是有差距的,比如说刚才王铮女士也讲到,德国的整个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传承性是很强,我们基本上属于是一个跟跑或者是慢慢的在急跑,德国通过几百年的工业发展,有序从1.0、2.0、3.0、4.0过来。我们1.0基本上没有。2.0刚刚做,现在就谈4.0。所以我们需要更好的一边学习,把我们自己1.0、2.0做好,同时需要补课,把3.0、4.0集合到1.0和2.0,对我们挑战非常巨大。工业4.0认为中国可以很快的上,那是幻想。

  冯晞:谢谢,我总结一下,学习、补课,别幻想。

  下面范先生。

  范卫国:我觉得我们更多要学习德国人的严谨。主要我们现在更注重于产品的品质,是在一些研发上,核心技术上我们稍微要慢下来,最终经历十几年,慢有时最终是快。

  冯晞:我觉得是严谨。特别提出了一点,其实中国人都喜欢快快快,快上加快,他刚刚说到了慢,其实可能是快,就是我平常所说的事半功倍就是这样的道理。

  尹镟博:对德国而言我们要学对整个产品的一致性,对我们整个营运管理就是流程的标准化,从设计、生产到营销,所有都要制定一个标准化,确保每个环节一致性,也呼应刚刚范总所谈的整个品质管理。

  冯晞:谢谢,非常重要,讲到产品的一致性。

  下面有请白总。

  白戈:我感受最大想学习他们的专注精神,磐石资本也是合作伙伴之一,我们在年初跟王总也具体看了一下德国这边的企业,学习到了很多他们这里的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但其实这个底层,我个人感觉,最深还是他们的专注精神,几十年专注于一个产品上的专注精神。

  冯晞:其实我听到了洪平先生的留言里面也提到了一个精神,一个是讲精神,一个是真正是从底层做起。好象我们有没有这种现象,一下子想从中层和高层?这里讲这一点。

  下一位是来自于学院的,或者是研究的我们请周先生讲讲,学什么那一点?

  周怀北:首先要学习德国的教育,特别是他的职业教育,他们很多人首先上职业学院,然后上研究型大学,职业学院培育优秀的产业工人,技术员工。这是德国的技术能够领导世界最根本的核心,要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

  冯晞:德国大家都知道,职业学校毕业的,有可能比你的研究生比你的EMBA,MBA,博士还赚的钱多。我觉得他提出了一个教育的问题。最后有请张先生。

  张帆:从我们的角度是自动化企业,我们更关注的是制造,我们要学德国我觉得最重要就是师徒制,没有那么多的大学生,不管是数量还是相对数量,也不妨碍它有这么大的水平。师徒制反而有更大的价值。

  冯晞:这边其实刚才有企业家,有投资家,有研究机构,那么还有提供专业服务,还有研究院,从方方面面,来自于台湾和大陆的企业,我看了一下,郭昕先生我想问一下,成立中欧工业4.0研究院听说有很多的老外,是欧方的院长和研究家,我看你是中方的院长,你挺高大上,你这一点跟刚刚的学习,怎么结合呢?你们要干什么?

  郭昕:我们想做成高大上,能不能做成还不好说。起码我们有这样的立意,其实中国和德国是互为师长,也就是我们在互联网,互联网应用上比德国要强。德国在制造,制造的管理上比我们要强。所以中欧工业4.0研究院其实想作为一个结合起来的产物,把未来的工业4.0或者是中国制造2025在中国落地,我们有三大任务。九个字可以概括,第一个是出理论,未来的产业是什么样的发展,目前还没有一套经济学的理论,管理实践的理论指导它。在互联网+的情况下,怎么样把管理工业和互联网结合起来。需要理论,我们希望成为一个理论的研究者。

  第二个我们更希望成为国际化的平台,促进中德企业,中德制造的交流。

  第三个是重实践,我们希望出中国的最佳实践,我们的工业制造的最佳实践,互联网应用的最佳实践。

  冯晞:我没记错应该是出理论,国际化,最后说的是重实践。

  张帆作为一个企业家你也会排第一个是理论。

  张帆:我们讲实践的东西是第一位。

  冯晞:实践也来自于理论。

  张帆:您说的很对。现在我们感觉4.0是专家们在讲,国家在讲,老板在听,员工在看,落地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也不清楚。

  冯晞:领导在说,员工在看,没人干。

  张帆:所以教育很重要,我们认为真正中国在缺失的不光是技术,真正缺失的是中低端人才的需求。

  冯晞:周先生也提到了教育。

  周怀北:是的。

  冯晞:中方院长先说是理论、国际化,重实践。那边是说先干,您这边说是什么?

  周怀北:知道两个参数,中国制造业两个元素是它的芯片和核心软件,中国芯片的进口额度是2500亿美元,中国石油进口是2300亿美元,我们大部分的芯片都是进口,我们基础软件数据库没有是中国制造,所谓工业4.0互联网+最核心几个要素,我们缺失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些研发,自主知识产权,而不是跟着人家跑,而不是做应用层面,炒作一些概念比如4.0,真正看到实质,中国核心技术的缺乏,核心技术积淀需要时间,不是说出来而是做出来的,需要漫长的积累,大家不要急躁,不要浮躁,慢慢做,一步步做,像德国积累了一百年才有今天,中国才积累了多少年?

  冯晞:我想问问磐石资本的白总,他刚刚说不要急躁,他刚刚讲了几个基数,你在投资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基数或者是标准来避免这些东西呢?

  白戈:我想从两个维度来说,第一个维度就是说和中德产业资本的合作,国内大型的国有企业包括大型的民营公司已经走出国门跟德国的企业,通过资本为纽带开始在技术、产品和市场方面有合作。这是第一个维度。

  第二个因为我们也做早期投资,会看很多创业型公司,创业型团队,刚刚提到了在2.0、3.0方面我们有自己的不足或者是缺失。在4.0和智能硬件这块,我们觉得有可能会有缩短这个差距。

  之前我们看了一个项目,打印机这块被国外三大家垄断了,现在在创新的智能硬件这块,国内已经有团队开始把打印机,摄象头,包括面板,三位一体结合起来,在结合微信,就是移动端的APP应用,组建成为新型的智能硬件提供给消费者提供这种服务或者是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作为投资机构来讲我们还是非常高兴能够看到有这种情况。所以从我们角度来讲,可能我们这个参数会设定在一个维度就是大型企业通过资本的纽带,走出去,第二个就是对于初创型公司可能创新能力,就是这么两个维度。

  冯晞:刚刚他提到了他投资肯定是投给某些企业,我想问问两位企业家,因为你注意到在德国谈到很多中小企业起到的作用,如果大家注意到,德国有一本书是隐形冠军,很多你都看不到,或者不知道那么多,但就是隐形冠军。我想问问范总,你这边机器人在中国,我们针对4.0应该怎么办?中国这种隐形冠军多吗?应该有吗?

  范卫国:我的理解我们已经隐性冠军,应该是有的。现在几乎没有了,因为我们经历了,我们的政治原因或者是什么原因,这个传承断了。其实不是我们缺少这种传承的理念,同时作为一个在整个2025年或者是2045我们基本上是参与者或者是实质者,我觉得4.0的理解就是对于中国的企业制造业来讲,更多的是借鉴或者是更多的是参考,我们有自己的国情,有2.0、3.0有4.0,其实还有1.0,不同的局面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我们这么做,目的不是做4.0,而是最终提供自己中国企业的产品的竞争力,这是核心,4.0或者是互联网也好,我想更多的是工具是手段。

  冯晞:我觉得非常好的观点,说不一定还有1.0、2.0、3.0都有,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有自己的优势。主要是能不能对自己的企业提升,不论是哪个地方起步。

  请问郭昕在理论上面我们能够做什么样的研究呢?因为很复杂。

  郭昕:关键一点,其实我们大家不要见物不见人。过去的产品,就是从人类的历史以来,一直所有的东西所有的理论都是围绕着产品来做,我们产业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生产线都是围绕着产品来做,现在开始我们要围绕着人来做,基本上两个大的东西,过去的经济学理论,基本上一谈就是供应链供应链供应链,未来最重要的,就是刚刚邮轮公司的老总也讲了,最重要就是需求。我们未来最重要的应该是需求链管理超过供应链的管理。换句话,未来没有一个产品是先生产出来再去卖,都应该是我要一个东西,然后才有人给你生产,在哪儿生产你不一定知道,才有人生产。你什么时候要,为什么要,什么时候送到你这儿。这实际上是需求链和供应链结合的,谁掌握了需求,谁就掌握了未来。从这个角度人类未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希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管理的革命能够产生新的管理的理论。

  冯晞:真的要看需求,刚刚也讲到了产品思维,我觉得真的是学习4.0,挺复杂的一件事情,我觉得不能一锅端,我也想问问来自于台湾的尹总,我刚刚问了中国的企业隐形冠军,他说在中国很少,几乎没有,我想问问台湾是什么样的情况?如果针对这个话题?

  尹镟博:事实上台湾也有相关的数据,在调查这方面的讯息。的确都有一些隐形冠军,只是不被大家所知道。

  冯晞:一般隐形冠军就是不被人所知道。

  尹镟博:是。以我们公司来看,像台达虽然是在环保节能的产品上像电源或者是散热,广为人知,但我们私底下默默做了相当多的不为人知的事情,我们盖的每个建筑物都是拿到了LEED的认证,都是绿色的建筑。以工业4.0,供应链怎样做到绿色供应链,这也是工业4.0很重要一环。台达电子过去十几年默默的打造绿色供应链,希望最低成本最低能耗来塑造我们产品供应。

  冯晞:刚刚讲了绿色供应链,我觉得这个可能是非常重要一点,因为他也讲了台湾隐形冠军好象很多人并不为所知。其实他谈到了一点挺关键,我想问问张帆,很多企业都在默默无闻的做事,他在静悄悄的做事,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他。但是国内很多企业还没做多少事就考虑上市了,众筹了,就要考虑了新三板,创业板,A股。你要说你的企业,你是把你的企业,你认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是一个喜欢隐形冠军那样的企业,还是我们国家需要更多这种默默无闻的扎扎实实做事的企业?

  张帆:现在的4.0这么热,应该也是说一个好的事情,起码重新对制造业有更新的认识,也在回归。这是好事情。

  我们还有一个网站的连接,我们做了八年,做自动化人才培养的事情,机器人的教育,职业技能鉴定,我们默默做,默默培养了很多人,我们希望稳扎稳打真正为这个行业做一点好事。

  我们做自动化,台达或者是新松都希望这个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我们很怕这个行业会不会成为光伏行业。

  冯晞:那我想问一下害怕,磐石资本作为投资人?他们害怕,你们是投4.0还是投了未来的一个光伏产业?

  白戈:我们的角度理解,其实刚刚王总那边有一张图,中德对于先进制造业工业4.0企业的分布,德国上面有大型的跨国型的领军企业,下面有家族式的分布在每个细分的产品或者技术,国内相对来说是比较混乱,无论是最上面的,就像是新松机器人,国内最领先的机器人企业,还是张总这样的底层的创新型企业,从我们两方面都比较看好。

  最重要就是建立一个非常好的制度,或者是流程体系,使得我们现在整个的竞争格局能够形成优良得分层级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特殊的特长或者是一些典型性的企业,无论是真正的巨头也好还是隐形的冠军也好,其实都是需要的。

  冯晞:提到了几个关健词,真的是一个系统,一个体系,刚才你看到,其实汉德你看到里面介绍,也看到了一些体系。再回到台湾的企业,他提到了一个绿色供应链,提到了一个能耗的节约,这方面怎样做到最好。大家还记得刚刚一张PPT,里面讲到每一度电产生的GDP是多少。中国是1.6,美国4.0,德国是6.7,我想问一下,在台湾的情况是怎样的?这个差别很大,德国是遥遥领先。

  尹镟博:对于整个台湾区域的数字,我这边没有数字,但就以台达数字。

  关于我们公司过去不遗余力在环保做自身的改变,我们有很多工厂,工厂的能耗也相当的可观,从2008年到2012年我们整个台达全球工厂的能耗,能源密集度,足足降低了一半,这也是当初我们董事长对我们的要求。我想能源是不可再现的。我们所有人谈跟网络相关的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你的能源多少,能源消耗完毕再多的储存都没有用。对于企业而言,环保节能相当重要。这也是我们不遗余力在中国这边倡导的一个新产品。

  冯晞:说了环保节能,我想问一下,我们现在做的这么多,我们现在谈4.0,真的是,今天各行各业的,金融的,服务的,我们怎么能跟中国金融服务怎么结合起来,因为刚刚讲到中国制造2025,我们做哪些事情,我想先问问周先生,就是我怎么能把我们现在所说的东西,跟我们的服务,金融,各个方面能够融合起来。

  周怀北:刚刚说的一度电的产出1.6,或者是德国6.7,其实后面就是人的素质的问题,人的教育的问题。工业1.0、2.0、3.0都是煤炭钢铁,半导体是我原材料,但在工业4.0是我们的人才,是人的智慧。我们自己做的事情,我们是中国最大的猎头,高端猎头,把全球1200万亿人的数据汇集在这里,不管是金融或者环保的角度,所有的东西都归集在人的问题,对人的选拔,对人的培养,对人的教育,培养中国最好的一所大学,中国目前最需要还不是最好的大学,而是把中国的职业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搞上去,我觉得这是根本性把1.6的产出,变成4.0或者6.7的产出的根本,人均的产出决定了一度电的产出,这是金融手段,但根本是在于人。

  冯晞:周先生很执着,从一开始就谈人人人。他认为假设我们有了人了,刚刚谈到了基础教育,在企业里面,他谈到的基础教育,从企业的角度你怎么来理解他所说的基础教育?

  范卫国:我本身的角度,我是因为从事制造业有25年的时间。我理解我们现在的周先生刚刚所说的教育,确实有点问题。这里面我觉得一个是我们确实是有国家的政策引导的方面,还有一个是我们社会宣传的方面,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确实本身办学机构确实也有考虑,刚刚您讲到,我们最终还要接地气,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从我的角度,我出去说的时候我说我们新松现在70%都是硕士研究生,其实这是一个逻辑,我认为这个是有问题的,并不我们一定需要硕士研究生。我们好的本科生现在的水平跟前几年,我讲这个不客气的话,一代不如一代,因为他毕业后不能马上就产生他的价值。能够创造财富。这就是培养出了问题。

  周先生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冯晞:刚刚说的一代不如一代。张帆你也是在企业里面,你的员工也有这样的现象吗?一代不如一代。

  张帆:确实是这样,我们更差一点,我们关注的真正干活的人,不用研究生,本科都不用,职业技校,中专就可以。真正读中专的人就是一茬一茬被筛选下来的人。

  一千个人就是一千个4.0。我们在中山跟飞马旅搞了机器人综合体我们希望能够把政策、技术和人才的创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做一个样本给大家看。

  冯晞:但是年轻人就想去清华和北大[微博],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张帆:收入分配来做文章。4.0我认为未来整个分配模式会发生变革,以后没有过去的雇佣关系,以后只有合伙关系,我们用技术,我就可以跟老板合伙,通过这样的方式,收入分配的方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个草根就会创业很有可能成为企业家,成为高尚的人。

  冯晞:问问台湾的尹总,一代不如一代,也不一定那么严重我想了解一下,台湾的现状是什么?因为台湾最近有很多谈年轻人,我还看那个电视,突然想不起一个词是思暖,还是什么。现在台湾,我记得有一个大学教授,他说他现在毕业的时候,他的学生跟他二十年前,十几年前那种冲劲好象不一样。差不多就行了,挺好的。台湾新毕业到企业里面,一代比一代强,还是一代不如一代,还是怎样?

  尹镟博:个人的技巧,新的一代更在行,对手机的操作性,对APP的理解能力。但回到实体经济,工厂管理运营各方面,我觉得他们领悟力,好象我们教的他们学不来。他们要的,我们不会教。这是有冲突。

  冯晞:他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教也学不会吗?

  尹镟博:我觉得两边都需要努力。就以台达而言,我们不遗余力在学校,在职业训练局跟他们合作,去办一些大学或者是技职毕业生,教他们怎么样使用像PIO机撰写,系统的语言撰写,因为他们不懂,老师也不会教,到我们这儿就会教他们,他们来台达工作也行,他去别的工作也行,最起码让更多人了解到什么是工业4.0,什么是工业自动化。

  冯晞:想问一下白总,谈到了工业4.0,谈到了怎样跟服务结合,你想想它怎样跟金融,来怎么能够高度融合呢?

  白戈:从我们角度来看,刚刚几位谈到了可能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是从2B,因为几位都是从事企业级服务的这块,而我们的投资,更多的是Focus在2C的领域,所以从2C的角度来讲,刚刚尹总说了,80后90后甚至00后他们在创业的意识或者是金融或者是资本的意识这块,再一个就是对具体移动互联网的这种理解,包括这种互联网化的文化的理解可能会更深刻一点。未来主流的消费群体都是80后90后,给他们提供这种需求只有80后90后才能够提供这样的需求和服务。我们的角度,资本不可能创造一个需求,只能顺势而为,符合满足匹配这种。

  冯晞:最后一分钟,我开场问了,我们应该向德国学什么?我想最后从张帆那边开始。十秒钟,每个人说一下从中国的角度,工业4.0我们应该做什么?就说一点。

  张帆:我觉得还是应该把4.0变成一个自下而上的运动,让底层人明白什么是工业4.0。

  周怀北:把资金从房地产抽出来从股市抽出来投到实体经济。

  白戈: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创新,能够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个人认为在这一波互联网+和工业4.0的风口或者是浪潮,我个人认为,我们的中国企业能够实现弯道超车我觉得比较难的,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去缩短这个差距还是大有可能的。

  尹镟博:从标准化做好,马步蹲好。

  范卫国:我们还是稍微要冷静下来,还要更多的去实干。

  郭昕: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的国策,必须坚决地做下去。

  冯晞:非常感谢。相信我们中国未来一定会做的更好。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文章关键词: 第13届全球华人企业领袖(宁波)峰会全球华人企业领袖(宁波)峰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河北牺牲警官之子目睹母亲坠楼身亡
  • 体育巴萨涉嫌踢假球被查 恐被剥夺西甲冠军
  • 娱乐主持人边策疑涉毒坠亡 身旁有冰毒2包
  • 财经我国将在2025年左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 科技中概股密集私有化:难敌A股高估值诱惑
  • 博客4名留守儿童疑喝农药死亡该谴责谁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就业红绿牌专业 高考查分 往年分数线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苏鑫:深圳房价涨是股市和楼市的博弈
  • 李山泉:为什么A股加入MSCI不会顺利
  • 冉学东:中国中车的天花板
  • 天天说钱:又一个“1万亿”来了
  • 马跃成:楼市又快到调控窗口期
  • 宏皓:许小年错在跟不上时代发展
  • 叶檀:智造时代消灭产能过剩
  • 金岩石:股市泡沫的生成与破灭
  • 朱宁:股市泡沫何时破灭
  • 姚树洁:股民灾难从神车复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