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隆:生态治理必须靠国家力量

2015年05月08日 17:02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2015中国智库论坛暨综合开发研究院北京年会”于2015年5月8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资深研究员龙隆。(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5中国智库论坛暨综合开发研究院北京年会”于2015年5月8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资深研究员龙隆。(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5中国智库论坛暨综合开发研究院北京年会”于2015年5月8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资深研究员龙隆。

  以下为演讲实录:

  龙隆:各位前辈、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我的题目有点跟大家不一样,我觉得中长期发展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我想了一个剖面,中国经济发展下面一个重要的剖面,我想表达我观察这件事情的一些结论和看法。

  今天从上午到下午听了很多专家的发言,其实也在丰富我的思想,我一直在考虑我的讲稿怎么讲的问题,因为我试图采用生态演化的观点来看这件事情。

  讲到生态演化,我们现在讨论“十三五”,前面有十二个五过了,就是一个甲子过了,或者一轮过了,一个循环过了,“十三五”我们要开始新的发展了,实际上现在讲的主题转型和改变发展形态,或者大家现在讲“新常态”。我们讲新常态就是之前的那个“态”已经撑不住了,或者维持不下了,或者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态,这个新态能够稳定下来,在时间上有持续,我们才能够叫新常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考虑态如果从生态演化的角度来说至少有三个生态之间要相容,一个是社会生态,一个是产业生态,再一个是自然生态。前面祝宝良教授主讲的这块讲到了产业生态,从他讲的来看,我们现在要降到6.5%以下,现在还有很多说法,如果前提条件不存在的话,我们可能要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那就是掉到另外一个态上去。

  从产业生态来说,我们实际上已经过剩了,要淘汰,要把大量的垃圾生产淘汰出去,这就出现两种可能性,一个是经济增长掉了一个台阶,在下面稳住,或者是跃上去。丁元竹教授讲了社会生态的问题,当讲到公共品的服务、公共品的提供时,这是社会生态非常重要的,就是国家之首、政府之首,怎么来做这件事情。社会生态还有很多要做的,现在制度的问题也是让很多学者非常关心的,我们的制度下一步往哪里引进,能不能真正建起来还不清楚。当然,我是尽可能希望抱良好的预期。在这两个态上面,下面有一个最底层的就是自然生态,前面两个态是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形态,但我们都是在自然生态下面发生的。如果自然生态再出问题,我们能不能实现新常态,这就对我们的“十三五”规划以及更长远的国家发展规划要有一种新思维。

  在“十三五”之前最热的一块提出来了,就是长江经济带。国务院去年已经发了文件,文件主题是黄金水道的长江经济带,在我们国土空间上是这样一个示意图,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甚至借鉴了国际经验,我们都要从沿海,沿着长江纵深往上面走,沿着水道走到上面去,上边是中西部不发达的地区。这个不发达地区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首先要获得新的增长动力,然后要解决地区的不均衡发展。

  国务院去年发的长江水道规划里面的战略目标,这里面有一句话提了长江生态环境,而且中央这几年也提出来要建生态文明,甚至在今年出的“水十条”里面,总书记今年说了水安全是中国当前很严峻的问题。我们看,这个战略意义和战略目标是一个新的战略发展规划,其实它在一定意义上还解决地区不均衡和获取新的增长动力的。这个概念一出来,现在资本市场上马上这个概念就起来了,资本在找这些概念,不管能不能赚钱,先投进去,因为现在大家都很清楚,实际上在实体经济当中要找到新的投资已经很难了,资本收益快速递减。但是我们大量的资本要出来,往股市走,要找到新的概念炒起来再说,这是我们看得见的。

  回过头来看,长江经济带的自然生态对中国的意义在哪里,现在重点讲这件事情。中国水资源总量的分布,这些数据是中国水资源报里面2013年的数据(图)。我们的水资源总量分布是在西部地区占53%以上,我们的用水分布大体均衡,东部地区占了35%,中西部地区稍微少一点,中西部地区主要是农业用水比较多,但是可以看出来。

  从空间分布来看,水的主要来源是西部地区,(图)这是中部的水系的行政区域图。我们的长江流域现在做的就是这个,在国务院的报告中说它集中了中国人口和GDP的40%以上,我想告诉大家,中国的水源产水西部地区占53%以上,长江流域产生的水量要占1/3以上,而且这个水量主要在中上游地区,这个水质对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和我们建小康社会、过什么样的生活的承载就非常重要了。

  我们还有一个主题讲京津冀一体化,大体是海河流域,再下面是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和淮河流域,长江、黄河、海河、淮河,这一块几大行政区域占中国将近10亿人。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地方的水生态问题解决了,我们中国的水问题大体上可以解决。

  我们从这里看,建长江经济带的时候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让我们的水环境承受相融非常重要。(图)这张图是想说明,其实整个中华民族从黄河文明开始,后来人口经过多少次战乱,然后人口逐渐繁衍起来,当人口超过一定数量时,其实7000—8000万人口时黄河流域就不行了,黄河就承载不了,就是去往长江水轴了。准确地说,到了宋代,在中国的版图上基本上中国的经济、文化和人口主要是往长江水轴,长江水轴实际上是驱动了中国千年文明的一个水轴,现在依然是这样。

  刚才用了长、淮、海,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解决了,淮河、黄河和海河流域是抽光、喝光、污染光,现在北京这些地方地下水占一半,但是我们抽测,水质四类到五类的,不能饮用的占77%以上,所以我们现在没有南水北调是不行的,南水北调要靠什么调度,要靠三峡大坝,要靠长江中上游,我们现在还要往纵深建城市化,以前已经出现了很多污染了,我们中下游已经不行了,还要逐渐往上游,这个生态是很危险的,是维持不下去的。问题是往上面走了以后能不能解决我们的经济空间不均衡的问题,我告诉大家,因为我们院是到处做产业规划的,我到中西部地区去,包括到长江流域远一些地方的县级市去,包括今天上午说到了留守儿童的问题怎么解决,现在很多地方说产业转移,让它重新发展起来,领导人也有这样良好的意图,很残酷,现实是非常骨感的,做不到。

  举两个例子。一个地区一个县,其实这是普遍的。比如有一个县,38万人口,在西部地区,而且还是不错的地区,现在每年的本级财政收入是4个亿,公共开支这块每年需要花18亿。另外一个是580万的地区,也还不算太差的地区,本级财政收入是40亿,一年现在需要花360多亿。我大体算了一下,假定他现在的公共开支不增长,GDP的含水量保持等比例增长,他要满足今天的财政开支,不需要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了,这两个都需要20年9.8%的增长,可不可能做到?我们往上转什么,都过剩了,把过剩的转上去还有用吗?

  所以,我觉得现在对中国来说,下一步的发展除了我们讲的产业生态和社会生态以外,恐怕我们要建立在以生态为纲的一个发展思路来,否则什么态都建立不了,这个态承担不了,垮下去了,怎么办?我们现在如果讲自然生态,大气、环境不用说了,土壤,现在的水生态问题,当然要建立水生态,恐怕还有很多非常专业的工作,而且必须要有国家的力量,靠地方政府做不了,还不说地方政府体制的问题,我们是跨流域的,我们做过很多课题,到重庆去我也说,凭什么让我们不发展?污染到下面去,大家互相污染,中国为什么在我们这个版图上是大一统的国家?史记一开始就讲治水,治水必须跨区域,必须有一个统一强大的力量来统一、调度利益。

  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文章关键词: 软科学奖第五届中国软科学奖智库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李克强:开证明“你妈是你妈”是天大笑话
  • 体育公牛猛将当选NBA进步最快球员 沃尔重伤
  • 娱乐欧弟布拉格娶仙妻 天天兄弟惊喜合体
  • 财经报告称中国房价增长不算离谱
  • 科技张勇出任阿里CEO 释放强化电商业务信号
  • 博客亲尝:肥皂、鞋油、火柴头哪个更难吃?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小学生遭班干部勒索 不给钱被逼吃屎喝尿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谢百三:股市十字路口 向各方讲几句
  • 杨红旭:再降一次息 房价肯定憋不住
  • 董登新:征资本利得税 国家倒贴股民
  • 郎咸平:药改后老百姓买药会不会更贵
  • 易宪容:A股不会现2008年那样暴跌
  • 徐斌:中国或成全球资金避风港
  • 天天说钱:国家牛市一说暗藏陷阱
  • 水皮:牛市清仓是为啥 我PK巴菲特
  • 李光斗:普京和奥巴马如何秀肌肉?
  • 钮文新:股市治病需要一鼓作气